4代Apple Watch是否值得入手

4代Apple Watch是否值得入手

經過一段時間的使用並且有過初代Apple Watch 和佳明等運動手錶等經歷,突然發現這次Apple對手錶的更新雖然沒有大肆宣傳,但是其對於智能手錶的理解已經到位了。

眾所周知,通常Apple的新產品線初代上市時,出現產品線定位不清晰,體驗不太流暢,需要經過一兩年產品迭代才會逐漸完善,個人觀點,從Apple Watch 3以後,其優勢逐漸明朗。

Apple Watch 初代面世的時候筆者曾入手一塊,其和iPhone的聯動配合功能當時無出其右並且安卓智能穿戴設備還沒有發力。但是其問題有以下:

4代Apple Watch是否值得入手

  1. 續航。是個大問題,每天一充是必然。而且最終讓我換掉它最主要的是一次跑全馬中,竟然在33KM處就沒電了。
  2. 性能。初代的卡頓和無響應,加之各大APP對於在Apple Watch上的優化也並不到位,除了iOS自身的短信電話和相冊可以勉強使用,其他APP在手錶上的聯動幾乎出在不可用的狀態。
  3. 抬腕點亮偶爾不靈敏。可能是個體因素,經常在跑步過程中抬腕看信息,但是總是抬了兩三次起來還是黑屏,需要我再次按動旋鈕才可以。
  4. 觸控。在運動過程中汗水浸溼的情況下對觸摸屏的操作也是難以言表。誤操作極其明顯。

在以上因素下,我決心換掉初代,購入具備實體按鍵的運動手錶。一番比較後,選擇了佳明中端的飛耐時3HR藍寶石版本。體驗如下:

  1. 實體按鍵對於運動中操作的便利仍然精準便利
  2. 運動模式豐富,運動指標精準全面,從跑步游泳到單車爬山定位應有盡有,但APP內容僅限於在佳明平臺上的開發
  3. 屏幕錶盤可選內容豐富,運動指標可定製內容較多
  4. 原廠錶盤下15天以上的待機
  5. 運算性能一般,點擊響應延遲比較大
  6. 與手機聯動功能極少,僅限於提示來電、短信通知,並不能對特定APP通知進一步響應
  7. 無法單獨連接藍牙耳機聽歌。

總結起來就是對於每天都在進行中量以上運動的使用者體驗較好,對於中度重度手機數碼使用者體驗提升不明顯。主要作用就是能記錄運動參數的手錶,能把其記錄傳輸到手機或者官網數據庫內,應該並不能算得上智能手錶。

而Apple Watch自3代以來的更新,加之4代上了全面屏使得屏幕達到了44mm,上手體驗後,發現早已不是之前的那個Apple Watch。

4代Apple Watch是否值得入手

  1. 之前42mm的屏幕升級到44mm後,觸控面積變大,誤操作明顯減少,縮短了和實體按鍵的差距
  2. 性能顯著提升,觸控敏感和系統響應達到了iOS級別水平
  3. 續航基本夠用,一整天正常使用下來基本電量消耗在30到40%
  4. 新的一批硬件錶帶、軟件錶盤,在審美和觸感上都有較大提升。
4代Apple Watch是否值得入手

以下是發佈會和廣告們沒怎麼提到的且體驗非常好的重點:

  1. 與常用APP聯動可用。微信、支付寶、微博、電話、公交卡、相機遙控等都可以由手錶操作完成。微信可以達到了回覆語音的程度。公交卡也很流暢,但是不能與配對手機使用同一張。而接電話除了變得流暢以外,在全屏遊戲過程中,來電可以直接轉到手錶接聽。
  2. Apple自身生態環境下聯動。3代以後的Apple Watch配合16年後的Mac,可以實現免密碼登錄,這個對於Mac環境使用者簡直是神器或者是裝X利器!雖然之前產品可以通過其他途徑實現,但是Apple就是在用新的科技讓你感覺不到科技的存在,新的產品直接可以原生支持。
  3. 抬腕喚醒之外,抬腕至下顎自動喚醒Siri。不用再喊“嘿Siri”,抬至嘴邊直接說就可以,上鬧鐘、倒計時、提醒、開關燈、打電話發短信都堪稱神器。配合上【捷徑】,除了配置時需要動動腦子外,我想不到還有什麼體驗更好的方式了。但不得不說明的是,抬腕至下顎功能目前並不是每次都能成功,不知道是我還沒有領會到技巧還是其功能目前仍不完善,我認為經過一段時間體感部件的深度學習以及系統算法更新,應該識別率會有所提高。
4代Apple Watch是否值得入手

總結一下,如果你是Apple生態用戶且沒有3代以後Apple Watch並且又在考慮智能手錶,強烈建議入手,3代用戶土豪隨意,只是提升沒有之前系列升級過來明顯。安卓近期的一些手錶也有不錯的,但是在軟件的整合上面和操作體驗上仍有差距,能在手腕上對常用軟件進行復雜操作的,目前還沒有更好的選擇。安卓系朋友們不用考慮,畢竟生態鏈不搭調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