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王爺到底是個什麼樣的角色?為什麼要給他供糖瓜和餵馬的草料?

評劇藝術家新鳳霞在《節日的吃》裡,描寫老天津祭灶時小孩子唸的順口溜,十分有趣:“臘月二十三,灶王爺要上天,好話多說隨風推船。灶王爺騰雲前面走,灶王奶奶緊跟在後顛。灶王爺點起一把火,灶王奶奶用小扇子扇。灶王爺上天言好事,灶王爺回宮降吉言。”

灶王爺到底是個什麼樣的角色?為什麼要給他供糖瓜和餵馬的草料?

其實,祭灶是我國民間影響很大、流傳極廣的習俗。在河北石家莊趙縣,臘月二十三的黃昏,家家戶戶都會在灶王爺神像前燒三炷香,供上水果、糖瓜和餵馬的清水草料。燒完香,還會揭下一年來煙熏火燎的灶王爺畫像焚化,祭灶人邊燒神碼便唸叨,祈求“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祭灶的事,通常由每家每戶的男人操辦,民間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說法 ,這是因為傳說中灶王爺長得像個小白臉,為避“男女之嫌”,才不用女人祭灶。

灶王爺到底是個什麼樣的角色?為什麼要給他供糖瓜和餵馬的草料?

灶王爺到底是個什麼樣的角色?為什麼要給他供以糖瓜和餵馬的草料?原來此公乃我國古代神話傳說中專司飲食之神,是家家必供的一家之主。對灶神的祭祀源於對火的自然崇拜,後來發展成祭祀先炊之神,漢代以後受神仙思想及道教影響,灶神成為專司監察善惡、掌管家庭成員命運之神。每年的臘月二十三,這位大人要騎馬返回天宮述職,向玉皇大帝彙報一年來人間的善惡,以便決策向人間降福或降災。所以,灶王爺行前,一定要為他備足坐騎的飼料,至於說供糖瓜就更加意味深長了。糖瓜咀嚼起來嘴裡甜且極黏,能粘住灶王爺大人的嘴,防止他見了玉皇大帝“滿嘴跑火車”,讓他少說為佳。

灶王爺到底是個什麼樣的角色?為什麼要給他供糖瓜和餵馬的草料?

糖瓜的製作很講究,是麥芽糖做的。把它抽為長條型的糖棍稱為“關東糖”,拉制成甜瓜形或南瓜形就叫做“糖瓜”。記得小時候,學校門口就有一位提著竹籃專門賣關東糖的老頭,糖軟化後可以隨意抻著玩。糖瓜,則是過年時才可吃到的稀罕物。隆冬時節,天氣嚴寒,糖瓜凝固得堅實而裡邊又有些微小的氣泡,吃起來酥、香、甜,別有風味。

灶王爺到底是個什麼樣的角色?為什麼要給他供糖瓜和餵馬的草料?

舊時,糖瓜在趙州的年集上隨處可見,有推著小車賣的,還有的就地兒鋪塊包袱,上面是山堆似的糖瓜,大人孩子圍成圈,擠都擠不進去,賣糖瓜的是年集上的一道風景。如今,趙州集市上糖瓜幾乎絕跡了,唯有城東楊戶村的賈令志老漢還在做這種原味老糖瓜。這些年,老賈一直在石家莊市賣糖瓜,他說:“特別是臘月二十三這天,好多人是看了我攤位上的牌子,才想起祭灶和小時候吃糖瓜的事。”

灶王爺到底是個什麼樣的角色?為什麼要給他供糖瓜和餵馬的草料?

民間供奉的灶君神碼各不相同。武強年畫裡的灶神像皆突出主神頭部,俗稱大臉灶,神案前設聚寶盆及雞犬,兩側有屬吏仙童,雖是小神,但卻相當有氣派。我在武強年畫博物館就曾見到過至少四種以上的灶君神碼。一種為灶神夫婦形象,神案前有寶馬馱著錢財珠寶,兩旁有門神侍立,畫面兩側又豎排繪有八仙形象。灶王府上方置當年節氣表,裝飾二龍升騰及快馬報事的使者奔向南天門的圖像。另一種雙座灶君神碼中僅刻灶君夫婦而無屬吏仙童,但神座下端有牛郎織女圖像,有祈祝農業豐收、豐衣足食及家宅和美之意。最有意思的是那種線墨版的灶君像。灶神兩側有兩位夫人,神案下方為大門,有秦瓊、尉遲敬德守衛,又有馬童牽著馬。

灶王爺到底是個什麼樣的角色?為什麼要給他供糖瓜和餵馬的草料?

在民間,灶王爺的傳說也很多,家鄉一帶流傳著這樣一段故事。說灶王爺叫張生,家大業大,媳婦李氏孝敬老人,持家有方,甚是賢惠,美中不足的是不生育。過了幾年,張生娶了第二房媳婦郭海棠,雖說貌若天仙,長得沒挑兒,但是個遊手好閒的角色,鄉下稱這種人是老鼠嫁貓——光吃不勞。

灶王爺到底是個什麼樣的角色?為什麼要給他供糖瓜和餵馬的草料?

張生娶了郭海棠後,對李氏橫挑鼻子豎挑眼,後來乾脆把李氏休了。李氏從此更勤勞了,沒日沒夜地幹,日子越過越好,不幾年就成了騾馬成群的大財主。再說張生和郭海棠懶惰成性,誰也不肯幹活,坐吃山空,幾年下來把個偌大的家業散淨,連飯都吃不到嘴裡,美人兒郭海棠硬生生地餓死了。張生無奈,只好拉上棗木棍子要飯吃。這年臘月二十三,他要飯要到李氏家,李氏隔著門縫一瞧是他,惻隱之心頓生,便叫侍女把他領進廚房,讓他盡著飽吃。張生正狼吞虎嚥地吃著,李氏進來了,兩人一照面,張生羞得臉紅脖子粗,一頭扎進了灶火裡燒死了。張生到了天上,向玉皇大帝認了錯,玉皇就封他為灶王爺,掌管各家禍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