樑冬對話佐藤悌二郎|松下幸之助:人類必須要有一顆坦誠之心

《生命・覺者》系列紀錄片

講述對生命解說最具多樣性的觀點

梁冬對話佐藤悌二郎|松下幸之助:人類必須要有一顆坦誠之心

本期人物:松下幸之助

日本企業家,松下電器創始人, 被譽為“經營之神” 。

“當時我的心境是:做事業在於人。如果不先把人培養好的話,事業是無法取得成功的。因此,雖然製作電器器具本身是極為重大的使命,但是如果別人問起松下電器是做什麼的話,我會回答說:松下電器是培養人的地方,培養人才的同時製造電器。”

——松下幸之助
梁冬對話佐藤悌二郎|松下幸之助:人類必須要有一顆坦誠之心

本期採訪對象:佐藤悌二郎

松下幸之助研究第一人,株式會社PHP研究所代表取締役常務,經營理念研究本部長。

被人尊稱為日本“經營之神”的松下幸之助,是世界著名跨國集團公司“松下電器”的創始人。他生於1894年,去世時享年94歲。他少年時代僅僅擁有小學四年級的學歷,也曾經兩度成為學徒,23歲白手起家開始創業。在世人的眼中,他的經營深如妙思,他的一生充滿了不可思議的色彩。

松下幸之助以一生的事業奮鬥經歷、優秀的經營管理才能以及世人矚目的業績,為自己贏得了無比輝煌的榮譽。松下幸之助經營事業的本質和核心是什麼?為此梁冬老師專程拜訪了松下幸之助研究第一人——佐藤悌二郎先生。

佐藤先生從很年輕就的時候起,就開始追隨松下幸之助先生。在採訪中,他介紹了松下幸之助先生的生平和創業史,還有松下幸之助先生一直信仰和推廣的PHP(和平、幸福和繁榮)理念。

“人類必須要有一顆素直(坦誠)之心。”而要得到正確的思考方式,就要堅守內心本來的樣子,不受到外在的影響。這是松下幸之助商業經營的信條,也是他為人處世的哲學。他認為,上天賦予的使命,就是要為人類的繁榮和平和幸福而奉獻。

  • 松下幸之助先生到底是一個聖人,
  • 還是一個普通人?
  • 他年少時有過什麼樣的經歷?
  • 是什麼促使他想要開始創業的?
  • 是什麼樣的信念在支撐他不斷努力?
  • 他如何完成個人使命與天命的連接?
  • 生命最後幾年他講的最多的一句話是什麼?

帶著這些疑問,讓我們一起打開今天推薦的《生命·覺者》系列視頻吧!

梁冬老師:

您大學畢業二十多歲以後呢,就一直跟隨著松下先生跟了四十多年,一直在他身邊跟隨他的工作,會不會出現一個情況就是你們不斷總結松下先生的精神之後呢,把他提煉成一個像聖人和一個完人一樣的人。但其實在現實生活中,他還是一個很普通的人。時間長了之後呢,會不會有兩個松下先生在你的心中?

佐藤悌二郎:

我們當然不認為他是一位聖人,他有這樣的一面,也有那樣的一面,我們會跟大家介紹他的方方面面。在瞭解接受他的方方面面的基礎上,在松下先生的生存方式、思考方式之中,根據他的想法,傳遞給很多他周圍的人之後,對這些人產生的影響,我們想要儘可能地把產生了積極影響的那些內容介紹給大家。

從這張表可以看出松下先生24歲的時候,他最小的姐姐去世了,然後到26歲的時候,他的最後一個親人,也就是他的大姐也去世了。所以松下先生26歲的時候,包括他的父母、兄弟姐妹,所有的親人都去世了。

梁冬老師:

那這樣的一個其實是挺悲慘的一件事情,因為相繼這麼多年,幾乎每一兩年就有一位親人(離世),對他的影響,最大的影響是什麼?

佐藤悌二郎:

在明治時期,是一個以男性為主導的社會時代,然後他的兩個哥哥都相繼去世,那麼這樣一來,他從童年時期開始就已經成為了家族繼承人。而且,他的父親在他11歲的時候也去世了,然後父親的財產就一下子全沒了。正是因為這些事情,所以他才有了要作為松下家族的頂樑柱、振興松下家族這麼一種強烈的想法。

死亡和疾病彷彿魔咒一般揮之不去,松下先生自己也未能倖免而患病,失去親人的痛苦和身體疾病的威脅,都未能擊潰松下先生的意志。他沒有向生活屈服反而拼命地努力做事。松下先生就是這麼度過青年時期的。

梁冬老師:

我感覺到了松下先生他身上有一種在絕處又求生的這種意願。你也講到了,他這個意願是和他的使命有關。他是如何完成個人的使命與天命的這個連接的呢?

佐藤悌二郎:

這個是松下先生晚年的事情,就如同剛剛所提到的,松下先生19歲時患上肺結膜炎,而且他的兄弟姐妹也都是因為患上了這個疾病而相繼離世的。所以他在面對疾病時,想著說是不是輪到自己了,並且做好了面對死亡的覺悟,如果真的死了的話也沒辦法,那也是一種命運。他會把它當做是一種命運來接受。

其實在那個時候,他想的是他必須要充分切實地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事情,並且實際上這種堅持影響他的一生。在他的晚年即將去世的時候,差不多大概90歲左右的時候,他回首了自己的過去,人生真是奇妙不可思議。在他26歲之前,他的父母兄弟都相繼去世了,但為什麼就只有自己活到了94歲呢?這也只能把它想成是命運使然了。

梁冬老師:

他總是在最糟糕的時候呢,一般的人就會消沉的時候呢,他反而是在最無奈的時候,長出了一種一定要活下去、一定要活好的這種願望。而且呢,是有一種信念去支撐他的。

佐藤悌二郎:

松下先生在回顧過去的時候說道:“人的一生最終會變成這樣,未來等待著自己的事情,大概有80%-90%都是註定的,都是命運使然吧!只不過人力如何戰勝命運呢?如何讓人生中已經定好了的80%-90%的命運綻放光彩呢?這些都是取決於你是怎麼利用怎麼度過那剩餘10%-20%的命運。”他那時候就是這麼一種想法。

當時松下先生已經開始創業做生意,當時松下電器主要是為更多的人提供好的電器商品,以提供便利、創造幸福為宗旨。但除此之外他常常覺得有所缺失,作為人的使命感到底是什麼?任何降臨於這個世間的人,都有著他與生俱來的天賦才能,對於人們而言,通過工作實現價值、發揮才能是非常幸福的一件事情,而且這樣才是真的成功

因此人們(的使命是)去發現自己的天賦和資質並把它們發揮出來。通過這一點,讓這個社會變得更加美好幸福。他希望大家在這個使命上有所覺悟。松下先生曾經說:首先,自己的使命這種東西不是那麼簡單就能找到的,不能輕易找到才正是妙趣所在。要是能輕易找到使命,反過來說人生也就挺無趣了的。

首先是要把尋找天賦或類似那種東西作為前提基礎,那麼最重要的第一點是本人要有迫切想要找到自己的天賦才能所在,這麼一種強烈的願望。此後會隨之發生很多奇妙的事情,而在這其中可能就存在那個能讓你發現自己天賦的契機。或者也有可能在某一時刻,你就能夠聽到自己內心的呼喚了。過了40年之後的現在,我覺得向世人傳遞松下幸之助的思想,其實就是我被賦予的使命吧!

梁冬老師:

所以到五六十歲的時候,才知道自己使命也來得及是麼?

佐藤悌二郎:

在那之前也沒有什麼特定的使命感。所有的一切事物都是為了人類的幸福,松下先生認為這才是根源。可能也有人稱這樣的使命謂之“天命”。一個人的能力是有極限的,所以彙集很多人的智慧,不斷地去發現他們各自身上所擁有的特質,這個才是我們人的真正使命。

松下先生認為,他認為這個世上有所謂的“自然的法則”在發生著作用。它本來就存在著,如果遵循“自然的法則”來做事情的話,那麼所有事情都將是順勢而為企業經營如是,我們彼此的人生也是如此,所有的事情都不外乎是如此。

梁冬老師:

最後的幾年你一直陪著他麼?那個時候的松下先生反覆跟你們講的最多的一句話是什麼?

佐藤悌二郎:

其一是必須要坦誠,要有一顆坦誠的心,還有就是松下先生晚年最為擔心的是日本的未來發展之路。他總是說,如果還是按照現在這個趨勢發展下去,日本就會遭遇很大的困難,或者說整個人類社會都會變得困難重重。

在松下先生晚年,為了使日本發展得更好,他設立了松下政經塾,開設了各種提議機構,聚集了很多有識之士,來探討日本或者是人類世界變得富裕幸福的意見和策略方案。

因此在94歲去世的松下幸之助先生,雖然已經創造瞭如此龐大的財富,享有了如此高的聲譽,但是我不認為他去世的時候是發自內心地感到圓滿的。他並沒有完成所有心願和未竟之事,他真的是非常非常地擔心,今後的社會將會變成什麼樣。

所以我們PHP研究所繼承了松下先生的這種想法和意志,代替松下先生去研究能讓日本、讓世界變得更美好的理念和策略。然後把這些內容儘可能地傳遞、普及、推廣給更多的人們。

現在我們PHP研究所就是抱著這種理念在開展研究的。但是可能我們做的並不是非常理想,對此還是有愧於松下先生的。如果松下先生還在世的話沒準他會對我們說:“你們都在幹些什麼呀?”但儘管如此,我們還是想要竭盡所能地為之奮鬥。

梁冬老師:

我在今天的訪談裡面,真正地感受到了你們的企業文化裡面“坦誠”的這一顆心。也許只有真正的坦誠,才能夠連接上蒼給我們的使命,也連接到我們要做的事業的道路。雖然每一個人都活在他的時代當中,但是他一定要有一顆堅定的和宇宙深處連接的心,穿越時代。


看《生命·覺者》系列更多精彩內容,關注此念敬請期待。

合作聯繫:[email protected]

梁冬對話佐藤悌二郎|松下幸之助:人類必須要有一顆坦誠之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