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開源:百度的撒手鐗,微信的軟肋

小程序開源:百度的撒手鐧,微信的軟肋

一年一度的世界大會上,廠長李彥宏又拿出不少黑科技,壓軸的副總裁沈抖披露的小程序數據和開源聯盟計劃更是語驚四座。

微信去年1月放出小程序怪獸時,大家都猜到這是個Big Business,至於怎麼玩都沒想清楚,微信自己也是3月27日才開竅,從那之後瘋狂迭代,玩家則是一直試探著平臺的容忍邊界,有蒼蠅小館用它來逃避外賣平臺高達20%的抽成,但微信對LBS監管很嚴,他們的小程序充其量也只能覆蓋鄰近幾個小區而已。

​支付寶在場景上很務實,我這幾天剛剛通過北京熱力的小程序繳納了今年的供暖費,附帶有電子發票,這確實方便,但一年用一次的剛需也談不上什麼粘性,當然優點是大家也懶得取關。

支付寶小程序這一路走得很堅實,但路上真的沒什麼風景。

最早推出輕應用的百度做小程序比較晚,發力卻最猛,到了今天的世界大會上,沈抖就高調宣佈百度的智能小程序月活用戶超過1.5億,並且正式成立開源聯盟,首批聯盟成員包括愛奇藝、Bilibili、快手、墨跡天氣、攜程、百度地圖、DuerOS等14個App和平臺。意味著智能小程序成為B、C端的連接器,一端成為App們的“技術底層”,一端成為開發者的“產品分發層”。

小程序開源:百度的撒手鐧,微信的軟肋

要知道微信用了快2年才做到4.7億,支付寶甚至不透露數據,百度小程序“急不可耐”且打造了業內唯一的開源模式,其核心訴求是什麼?無非是鞏固自身優勢,繼續充當移動時代的超級流量入口,而完成這項使命的兩個支點:一是內容分發,準確的說是基於大數據和算法的智能分發,用李彥宏的說法,“這確確實實比較符合百度的基因”;另一個是技術,不管外界怎麼看,百度還是有些壓箱底的東西,最核心的當然是AI。

所以智能分發和技術是百度大腦驅動的兩條大腿,將基礎能力和核心技術打包成完整的體系對外輸出,但百度還需要強有力的雙臂,可以與各行各業攜起手來,又能在必要時收攏十指變成鐵拳,現在來看,左臂是以百度App為核心的內容生態,右臂就是智能小程序開源聯盟,二者合一,才是李彥宏心目中理想的百度。所以,在智能小程序的佈局上,百度勢在必得。

但想要做成小程序這件事,百度就必須要與微信做同一件事,將自己演化為更核心的 “操作系統”或者平臺型應用,讓小程序依附在平臺上得到生長。

以小程序行業的目前態勢看,大家都認可微信小程序與蘋果iOS的相通之處,微信像小程序的落地終端,微信上的“小程序平臺”成為系統層去分發各類小程序,因微信寄希望通過提供各種服務將用戶持續封存在體系內,大致可以推斷其未來與蘋果iOS生態會極為相似。

每個平臺都將基於自己的基因長成不同的模樣,微信的封閉型“操作系統”不一定適合百度,因PC時代的百度通過搜索天然與各種信息、服務相連,所以開源的安卓操作系統反而是智能小程序發展的最優路徑,百度成立開源聯盟,也是在依安卓的發展路徑構建自己的開放生態。

小程序開源:百度的撒手鐧,微信的軟肋

互聯網的下半場,超級App都在向“操作系統”級應用進化,當然BAT各有巧妙不同。

騰訊iOS

微信小程序要做第二個iOS,對於小企業不失為低成本獲客渠道,但騰訊的目標是顛覆現有的App生態,所有人都是棋子,需要捆綁在微信的平臺之上,既吸收微信流量以期小程序有出頭之日,又逐漸模糊自己的App主權,成為微信的傀儡。

PC時代迅速逝去或許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百度本身仍然是超級App,以前主要依賴搜索,現在逐漸形成信息流、短視頻等諸多產品的內容生態,智能小程序類似一個底層操作系統,它不是像微信那樣只面對每一個具體的開發者,而是通過開源網羅其他App建立一個全新的生態。

仔細觀察,你能發現百度智能小程序的三個關鍵佈局:

第一步是建立一個有共同利益的聯盟。

這並不難,百度本身是成功的廣告平臺,嫻熟的變現機制不缺說服力,何況還拉上了很多企業一起站臺,這個聯盟目前已經有愛奇藝、Bilibili、DuerOS等14個App和平臺作為初始成員,騰訊系的快手也在其中頗令人側目。

這麼多流量大咖群集一堂暴露了百度的野心,就是要構建一個體量足以超過微信的流量聯盟,不僅改變微信一家獨大的局面,也讓移動互聯網具有更多的可能性。

第二步是在開源基礎上聚合資源。

所謂開源就是來者不拒,智能小程序接入的行業深入到政策、民生、娛樂、資訊等23個大行業,覆蓋262個細分領域,不僅能在手機端運行,還能搭載在DuerOS智能設備上運行,這意味著現在的車聯網以及未來的Apollo無人車都會有智能小程序的身影,也間接說明了百度開放核心技術資源的決心。

第三步是做好開源後的運營。

智能小程序開源強調拉新、留存、沉澱、互動等精細化運營指標的提升,開源後賦予開發者的權限提高,平衡平臺、開發者和App主的三方權益就變得特別重要。

小程序開源:百度的撒手鐧,微信的軟肋

從流量上說,微信小程序全部來自微信本身,智能小程序除了百度的入口導流,還有聯盟App以及DuerOS以及Apollo的支持。從分發上說,微信小程序是開發者的被動擦邊,需要拼創意和運營,百度做的是智能分發,從千億級的主動需求中找到與之適配的小程序。從能力上說,百度提供了語音、文字、圖像和人臉識別組成的AI能力,微信追求的是極致輕量化,用完即走,無需註冊,不佔內存。

​對比手機生態這幾年走過的道路,安卓和iOS生態都取得成功,但前者的優勢在於組建了龐大的利益共同體,實現快速增量,從無到有拿走了85.9%的市場份額正說明了這一點,後者擅長的是挖掘高端客群的變現空間,是授人以漁和涸澤而漁的關係。

阿里的想法更單純一些。

支付寶小程序是淘系交易場景的縱向延伸,本質上是防禦性的,試圖用交易慣性和大數據封閉一些高頻場景與騰訊抗衡,但因為沒有社交加持,從用戶粘性上看不免吃虧。

螞蟻金服從交易到金融再到剛需服務有它的優勢,對小微商家的吸引力不下於微信,但沒有社交粘性只能被動觸發,適合鞏固已有的客群而不是產生增量,這個邏輯很像已經沒落卻仍有死忠的Windows phone。

“操作系統”是基礎設施,其後則是生態運營能力的比拼

可以預見的是,超級App形成的移動端“操作系統”會逐漸取代手機操作系統成為新的分發終端,如果說前期考驗的是超級App的流量與分發場景是否龐大,那後期則比拼其構成的封閉或開放的“操作系統”是否可以形成成熟生態,令各方獲益,其核心標準是運營能力。

從微信來看,張小龍覺得最好的產品是“用完即走”,他強調了小程序“輕”的一面,微信有流量,獲客不是問題,但走掉的用戶為什麼會再來,並沒有說清楚。

微信小程序本質上是騰訊前端產品邏輯的產物,騰訊做產品講究以面帶點,幾十個團隊鋪開,平行競爭,手足相殘之後得到一個最強者,我花開後百花殺,微信就是例子。副作用是封閉性,微信並不允許好容易聚集的流量紅利外洩,所以小程序代碼並不能複製到其他平臺,重新開發涉及成本,這就是當年蘋果iOS的邏輯:我建立了App生態,我就要壟斷相關的全部紅利。區別在於蘋果是一個封閉而不可替代的生態,加上用戶質量和轉化率的優勢,唯我獨尊的玩法才能橫行一時,在BAT同為流量之源的中國,微信並不具備這個條件。

所以你能看到,除了騰訊系的公司,基本上有相當實力的Hero App對於接入微信小程序都是謹慎的,拒絕開源也限制了他們在自己App上定製小程序的自由,這對微信的長遠生態是一種抑制。

百度敢於後發制人,是因為搜索用戶的行為屬性就是主動發現需求,何況百度一上來就拿出了包含搜索、百家號、信息流、語音直達的全域流量大禮包,但生態不是寄生性的,開發者可以把智能小程序拿到自己的平臺上自行定製,同樣享受百度的開源優惠。空談技術沒有意義,所以百度智能小程序講的最多的是變現路徑的問題。

第一是支持但不干涉。

百度智能小程序用了個人中心、搜索欄和信息流三個入口做引流,與主動搜索行為的結合比微信的聊天分享更合理,技術能力被封裝成組件,開發者寫幾行代碼就能調用,而且系統只提供了一個框架,剩下的你自由發揮。

第二是完善生態。

今年7月的百度AI開發者大會上,百度談的最多的是開放和平等,影射的顯然是微信,在百度看來,商家被割裂為一個個孤島並不符合原生態的互聯網精神。

至於平等,因為百度智能小程序可以在外部App上運行,所以對大家都是機會,愛奇藝貢獻過一個案例,類似熱血街舞團和新說唱這樣的綜藝節目有很多粉絲,假如你能用小程序迅速開發一款遊戲或是其他社交玩法,愛奇藝其實也願意在合適的位置幫助分發,而你也能從洶湧的粉絲紅利中分一杯羮。

第三,能用技術解決的就不求人。

百度當做案例來講的長隆AR動物園智能小程序就通過AI實現了人與野生動物的互動,AR交互、場景和三維感知、識圖觸發、AR渲染、語音合成等技術的運用,至少目前微信和支付寶還拿不出來,這當然還是能力問題。所以百度智能小程序其實更像是當年的安卓系統,提供了豐富的組件支持和完整的生態,怎麼玩、玩多大,取決於開發者的想象空間。

如果非要用一句話形容微信和百度的區別,前者是你幫微信完善生態,後者是平臺幫你建立自己的生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