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開財經:國家統計局發佈2018年收入數據,你拖後腿了嗎?

國家統計局於1月21日發佈2018年居民收入數據——

2018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8228元,比上年名義增長(下同)8.7%。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51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17元。

全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24336元,比上年增長8.6%,中位數是平均數的86.2%。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36413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13066元。

按全國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組,①低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6440元,②中等偏下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14361元,③中等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23189元,④中等偏上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36471元,⑤高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70640元。

顏開財經:國家統計局發佈2018年收入數據,你拖後腿了嗎?

從全國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28228元這個數據來看,跟我們在今日頭條和悟空問答上動輒十萬、百萬、千萬甚至上億相比起來,顯得太寒磣了。

在這裡有一個基本概念——可支配收入,是指居民可用於自由支配的收入,既包括現金收入,也包括實物收入,是可用於最終消費支出和儲蓄的總和。可支配收入也可以理解為,“應發工資”扣除“五險一金”等稅費後到手的“實發工資”。

所以,把可支配收入28228元轉化成年收入的話,大概是35200元。也就是說,3000元/月可視同為全國居民平均收入。

同樣的道理,如果我們把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24336元轉換成年收入,大概是30420元,即2500元/月可視為全國居民收入的中位數。

在此又涉及另一個概念——中位數,是指將所有數據按從低到高順序排列,處於最中間位置的數據。運用中位數概念,就可以理解為

全國有50%的人月收入超過2500元,另外50%的人月收入低於2500元。

顏開財經:國家統計局發佈2018年收入數據,你拖後腿了嗎?

國家統計局在公佈居民收入數據時,同時使用了“平均數”和“中位數”兩個統計量,它們二者的側重點不同。平均數既能直觀反映總體情況,又能反映總體結構,便於不同群體收入水平的比較,但容易受極端數據影響;中位數反映中間位置對象情況,較為穩健,能夠避免極端數據影響,但不能反映結構情況。

在《中國網財經》上,同時發佈了全國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組數據,把居民收入按照從低到高的順序為了五等份,其平均可支配收入為6440、14361、23189、36471、70640元,換算還原成月平均收入大約為670、1500、2400、3800、7500元。

通過五等份分組數據,居民個人更容易判斷個體收入所處的位置。比如錢先生月收入4000元,那他的收入就已經超過了全國80%的人。

通過五等份分組數據,我們還可以看出來貧富差距情況。比如,收入排序前20%的人,其收入佔全國居民收入的比例為46.75%,而收入排序後20%的人,其收入佔比僅為4.26%。解釋一下就是,全國居民收入的近一半由20%收入最高的人掙去了,而其他80%的人口瓜分了另外一半;20%收入最低的人群,只獲得了收入的5%不到。

顏開財經:國家統計局發佈2018年收入數據,你拖後腿了嗎?

對於居民個人來講,中位數與自己的個人感受更貼合一些,五等份分組數據更具有參考價值。So,對照中位數和五等份分組數據,你有沒有拖祖國的後腿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