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敢承认,你难道没有间接性的产生过海洋垃圾吗?

摘要:在上一篇文章里,编者以塑料垃圾为第一人称阐述了它们对环境污染迅速扩张的进程,本篇文章将通过各项数据为大家揭秘,塑料垃圾的污染面积,到底有多广。

从上一篇文章里( ),我们看到,当塑料垃圾进攻海洋的时候,基本上是无声无息的,扩张速度也快到我们难以想象的地步。

但到底有多快?让我们从人类的视角,用数据说话。

你敢承认,你难道没有间接性的产生过海洋垃圾吗?

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有科学文献提到了海洋塑料垃圾问题。然而之后40多年,都没有文献较为严谨地估算和分析海洋塑料垃圾的数量与来源。

直到2015年,乔治亚大学的珍娜·詹贝克(Jenna Jambeck)博士与同事的研究表明,仅2010年,192个沿海国家和地区一共产生了2.75亿吨塑料垃圾,其中有480万吨到1270万吨进入了海洋。

有些人可能对数据不是很敏感,让我们来换算一下,按中位数800万吨来计算,相当于在那192个沿海国家和地区中,每一英尺(30cm)海岸线上就有5个塑料袋。

你敢承认,你难道没有间接性的产生过海洋垃圾吗?

据统计,迄今为止,人类已经生产出83亿吨塑料制品,其中超过63亿吨的塑料制品最后成为塑料垃圾。这些垃圾只有9% 被回收,12% 被焚烧,另外的79% 被掩埋或是散落到自然环境中。

这79%的塑料垃圾,又有多少进入海洋呢?

以2014年为例,中国海洋国家局的监测数据表明,中国91%的海面漂浮垃圾来源于陆地,9%来源于海上活动。

什么意思呢?可能我们随手扔掉的那些塑料垃圾,很大一部分都流向了海洋。不禁回想起以往的行为,不知道自己是否成为了这么多大数据的贡献者之一。

不说大件的塑料垃圾,说几个我们很少注意到的吧。不小心掉到下水道的瓶盖、顺手扔进去的隐形眼镜、海滩度假时遗留下的饮料瓶、塑料包装......

你敢承认,你难道没有间接性的产生过海洋垃圾吗?

而这些塑料垃圾,很大一部分会被鱼类吞食,但鱼并不能消化这些塑料垃圾,所以才会有“自杀”式搁浅在海滩上的鲸鱼。

毫不客气地说,也许我们每个人,都是海洋生物的刽子手。

自然界是存在平衡与因果的,我们多年前种下的因,到今年,都结果了。

2018年,爱尔兰国立大学的研究团队发现,生活在与陆地相距甚远的大西洋300-600米深海海域内的深海鱼,体内存在塑料微粒;

2018年,香港大学地球科学系和太古海洋研究中心助理教授Christelle Not研究团队发现,香港海域里,塑料微粒含量最高的样本,每平方公里海域可找到高达38万粒微粒;

2018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等组成的研究团队发现,对13国的调查显示,自来水中“微塑料”的检出率高达81%;

2018年,奥地利研究者在一项先导性研究报告中宣布,首次在人类的大便样本中发现有塑料微粒.(以上数据均来源于中国环境新闻)。

你敢承认,你难道没有间接性的产生过海洋垃圾吗?

当然,我们不会任由其继续蔓延,我们下一篇再来看看,面对塑料垃圾,我们是如何应对的。喜欢我们的文章请关注我们,优瑞卡环保,等着你的青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