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養老不靠社保,靠降落傘

前段時間,中南文化的高管開始密集辭職,我還覺得挺可惜的。畢竟一個公司從傳統制造業轉型影視還是挺不容易的,更何況還聯合出品了

《我不是藥神》、《建軍大業》、《一出好戲》這些口碑不錯的電影。誰想到最近暴出來違規操作這麼多,不僅將上市公司的借款轉入高管的個人賬戶,還佔用公司資金3.4億元沒有歸還,再加上違規開具商業承兌匯票、違規對外擔保,好好的一個公司變成了私人提款機。

不過話說回來,今年上市公司高層離職的新聞一直沒有斷過,國內像經營不善的錘子、正在經歷汽車行業冬天的長安,國外的像資金鍊出問題的法拉第未來……很多都是因為企業經營問題紛紛離職。當然了,還有一些選擇不走尋常路,審計出現問題怎麼辦?不怕,找80後、90後出任董事長和董事,當個背鍋俠。老王不得不再次感慨,這樣看來,我們沒有設立董事會,也是良心啊。

這樣看起來,高管似乎還是個高風險職業,還需要關鍵時刻出來擋刀,那有沒有和這高風險匹配的高收益呢?當然有,除了收入之外,高管們就還有金色降落傘。

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紐約時報》曾經刊登過一篇文章,批評了當時已經倒閉的雷曼兄弟,說雷曼兄弟公司的CEO理查德·富爾德(Richard Fuld)是天字第一號的貪婪之徒。為什麼這麼說?咱們知道次貸危機的時候,雷曼兄弟破產了嘛。但是在這之前,其實英國的巴克萊銀行本來是想收購雷曼兄弟的。

出多少錢收購呢?17億美元,要知道那時候在雷曼兄弟已經虧損了25億美元。最終,雷曼兄弟沒有被收購成功,最後一根救命稻草沒有抓住,走向了倒閉的深淵。可是,你有想過為什麼沒成功呢?因為雷曼的八名高級主管要求支付給他們25億美元的紅利。你虧損25億,還要求我支付給你25億,我是不是傻?!要知道,1年前的貝爾斯登被收購也只有2.36億美元的價格,誰願意給這些高管再出這麼多金額呢?自然,最後這筆收購案就沒有成功。

為什麼這些高管會要求對方支付25億美元的紅利呢?能救公司肯定先要救公司啊,怎麼能這樣不明事理,不從全局角度出發呢?這就是金色降落傘制度(Golden Parachute),是指按照聘用合同中,如果公司控制權發生變動,那麼需要根據此條款,對高層管理人員進行補償。

這裡面“金色”指的就是豐厚的補償,“降落傘”指的就是高管可以避免因為公司控制權變動,帶來的損失、衝擊等等,實現平穩過渡。畢竟一般情況下,如果公司發生控制權變動,高管肯定會離開。比如:

  • 美團和大眾點評合併,大眾點評的創始人張濤就離開了。
  • 滴滴和快的合併,快的的創始人陳偉星就離開了。
  • 平安收購家化,葛文耀就被迫離開了。
  • 阿里收購餓了麼,餓了麼的創始人張旭豪就離開了。

但是這些是創始人,如果今天已經是經驗豐富的管理團隊在打理公司呢?他們沒有那麼多股權,怎麼辦?就需要這個金色降落傘。

通俗點說,就是在公司兼併收購的情況下,公司高管無論是主動還是被迫離開公司,都可以得到一筆鉅額"分手費",數千萬甚至數億美元。這種制度其實間接增加了收購方的收購成本,成為抵禦惡意收購的一種防禦措施,有點易守難攻的意思,說白了就是讓你多割點肉,心疼下。如果太疼,不收購了,那也挺好的。但是如果買方願意被割,那賣方也絕對不虧。

十全十美的制度肯定是不存在的,金色降落傘也有弊端。因為對高管來說,鉅額補償的誘惑力是非常大的,有些人會價出售企業。更重要的是,公司如果想要換CEO,那可真是要大出血啊。

比如雅虎,當年一直想出售核心業務,還打算換掉當時的CEO Marissa Mayer。但是在這之前,雅虎內憂外患,董事會是給了Mayer金色降落傘才把人家聘請過來的。現在如果想把人家炒掉就必須支付鉅額分手費:1.6億美元!更諷刺的是,雅虎要出售的核心業務,估值都不到這個數。

那雅虎就開始想辦法,他們發現,如果炒掉的原因不是因為出售業務,那要給她的補償就會少很多。雖然還是有不少股份,但總共加起來就3600萬美元。而且,當時雅虎的股價已經下降了32%,按下降之後的股價來看,分手費下降到1.08億美元;直接Fire,那麼賠償就只有2550萬美元。但這對雅虎來說,依然是個天文數字,Mayer當時對雅虎來說,真是一塊燙手的山芋,拿也不是,放也不是。

而且金色降落傘還衍生出來了一種針對公司元老的模式。很多發展時間比較長的企業,會有一起打江山的元老,但是他們的能力沒能和公司一起成長。這時,他們成了“昨日黃花”,難道直接解聘?這未免容易讓人心寒。但是繼續留任又會讓公司停滯不前,也不太好,左右為難。所以他們就給公司的核心人員追加限制性股份,也就是說在上市之前他們會獲得一定的註冊股份,佔公司股份的5%。授予之日會給他分紅權,但真正獲得股份卻要等到公司上市2年後,且這些人必須從現在的位置上退下來。

這個制度最早產生於美國,它其實是為了維護股東利益進行設計的。你要知道,股東和經理人的利益方向是不一樣的。

舉個簡單的例子,比如老王燒烤店要收購小露色拉店,市場聽到動靜了,小露色拉店的股價頓時大漲20%,這對小露色拉店的股東來說是好消息,但小露色拉店的CEO等等高管可能就失業了,從他們的角度來看是壞消息,雙方的利益目標顯然不一樣。現在如果公司被收購,高管們就能有一頂“金色降落傘”,可以平平安安跳出去。對一個職業經理人來說,你給他個800萬美元或者3000萬美元,看起來似乎不少,但是與股東所獲得的利益相比只是九牛一毛,畢竟,股東有可能獲得1億美元或者幾億的市值上升的收益。

就像當年的寶萬之爭(點擊查看),管理層以中小股東的利益給自己的控制權爭奪背書。雖然萬科最後戰勝了野蠻人,但卻暴露了他們氣定神閒背後的“假清高”。不過呢,夜夜想到千條路,早晨起來走老路。

就國內而言,金色降落傘雖然有,但是由於退市制度和併購行為還不像海外那麼多,整體來看,“金色降落傘”還是比較少的。可是,在這其中,不乏有一群人,一直在自己構建“銀色降落傘”或者“銅色降落傘”。比如:

  • 在對外合作的過程中,把所有的公司資源集合到自己的手中,掌握核心的名單或者渠道,不分享給別人;
  • 或是拿著公司的平臺整天給自己整資源,最後羽翼豐滿了,自己出去創業了;
  • 又或者今天不斷在公司內部構建自己的部門壁壘,招人,佔辦公室資源,彷彿只要自己部門夠大,就可以安枕無憂。

可是這些做法就像金色降落傘一樣,暴露的是核心問題是,如果不與企業共同進退,而是隻為自己著想,那結果,可想而知。

就像電影《老無所依》表達的:這個世界,生活,人本身,都是荒誕的。驅使這個世界的不是秩序,而是人的本性。

我是老王,專注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