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足球的“墾荒牛”,漁沙坦小學潘國洪校長的足球故事

校園足球的“墾荒牛”,漁沙坦小學潘國洪校長的足球故事

12月28日是潘國洪校長的生日,在這一天裡,他對自己三十年如一日推動的校園足球許下自己的心願:努力推進足球在校園的開展,將校園足球文化深入孩子們的心,成為校園裡的文化傳承。

就在近日,作為廣州市天河區漁沙坦小學校長的潘國洪收到一條好消息:經過公示,他被廣東省教育廳推選到教育部參選全國校園足球感動人物。

潘國洪三十年如一日在基層推動校園足球開展的故事讓人感慨萬千,被廣東省教育廳推選到教育部參選全國校園足球感動人物是對他紮實在基層推廣校園足球文化的最大認可。

潘國洪是現任廣州市天河區漁沙坦小學校長,參加教學工作32年,曾在天河區5所小學任職校長,共計20年。2017年8月至今,在廣州市天河區漁沙坦小學任校長。

校園足球的“墾荒牛”,漁沙坦小學潘國洪校長的足球故事

潘國洪致力於推動校園足球的普及與發展,被外界稱為“足球校長”,曾在廣州市天河區的五所小學開展校園足球達30年,開創了三個成功的典範:一是帶領廣州市天河區獵德小學奪得“2011達能益力少年世界盃”中國賽區冠軍,並赴西班牙參加全球總決賽;二是使廣州市天河區面積最小、規模最小的學校——石東小學開發足球資源,創造了麻雀學校成功開展校園足球的奇蹟;三是到足球傳統學校漁沙坦小學推動校園足球向縱深發展,普及加競技,以足球文化和足球課程化促進學校校園足球的特色化、品牌化發展,引領廣州市乃至廣東省中小學的校園足球發展。

2016年,潘國洪把他開展校園足球29年的故事、心得、思考和研究,彙編成書,寫出了《我的校園足球夢——兼論校園足球發展》一書,是全國基層教育工作者第一本有關校園足球的專著。由此,他在“2016廣東足球頒獎典禮”上獲得了2016年“廣東足球文化貢獻獎”。

校園足球的“墾荒牛”,漁沙坦小學潘國洪校長的足球故事

2017年9月至今,潘國洪除了擔任校長外,還擔任天河區校園足球分會的會長,牽頭制定天河區校園足球三年計劃和各學期計劃,開展區內校園足球多項舉措和學術研究活動,帶動區域校園足球的蓬勃發展。

耕耘校園足球31年,初心未改

潘國洪校長在校園足球的道路上走出了31年,但一直沒有離開他的初心:培養足球苗子,讓更多的孩子學會踢足球,實現校園足球夢的教育理想。他在廣州市天河區沐陂小學任教期間,擔任英語教學、少先隊輔導員工作,由於對足球的熱愛,主動請纓擔任學校足球隊的教練,從1988年起,曾在業餘時間執教學校校隊8年,他起早貪黑,在課餘和週末訓練足球隊,憑著對足球的熱情無師自通組織學生開展運球、傳球、射門、二過一等專業的足球訓練。無私奉獻,曾帶隊獲得天河區小學生足球賽季軍等佳績。1996年8月起,潘國洪昇任沐陂小學教導主任,至此,他讓年輕的體育教師執教足球隊,但依然時常到足球場觀看、督促足球隊的訓練。

校園足球的“墾荒牛”,漁沙坦小學潘國洪校長的足球故事

2004年7月,潘國洪開始擔任獵德小學校長。獵德小學的足球資源和條件較好。在他的提議下,獵德村出資聘請原廣東宏遠隊球員何海濤擔任獵德小學足球教練。

除了把專業的足球教練引進校園,潘國洪校長也注重優秀足球苗子的個人發展,說服部分家長把孩子送到天河業餘體校參加更高水平的訓練,讓有足球天賦的孩子能走得更遠。為了讓獵德小學校園足球騰飛,他主動尋求獵德村對獵德小學的足球發展的支持,利用校外的體校、專業教練等資源讓學校和學生都得到更好的發展,同時學校的教育也齊頭並進。

潘國洪校長在獵德小學廣泛推廣校園足球,開展足球興趣班、設立獎項鼓勵師生踢足球,全校形成濃厚的熱愛足球的氛圍。2011年6月12日,獵德小學殺出重圍,奪得“2011達能益力少年世界盃”中國賽區冠軍並赴西班牙參加全球總決賽,他也獲得中國賽區冠軍領隊獎。

校園足球的“墾荒牛”,漁沙坦小學潘國洪校長的足球故事

麻雀學校校園足球的奇蹟

“遇萬難還需放膽”,潘國洪校長在實踐校園足球的道路上也有遇到困難和彷徨的時候,但他迎難而上,帶領石東小學走向校園足球的騰飛。2013年8月,潘國洪調到了廣州市天河區石東小學擔任校長。石東小學是一所典型的“麻雀學校”,是天河區規模最小的學校:全校共有6個教學班,學生263人,運動場只有半個籃球場大。但在這種條件下,他克服學校了不利於開展校園足球的條件,想方設法,把石東小學的校園足球開展起來:一是利用學校附近的村裡的足球場,靠租場地克服了場地的困難;二是聘請了原廣東省退役球員林順祥等為專業教練,克服了教練困難;三是依靠街道、村委和社區籌措資金,克服了資金的困難;四是說服做通家長的工作,讓家長支持孩子踢球。此外,潘國洪還採用“送出去,請進來”的辦法,聘請省市區專業足球教練,把孩子送到省市區體校訓練。一系列的舉措,使石東小學的校園足球發展迅猛,超過三分之一的學生參加課外訓練,男女各梯隊齊全。

校園足球的“墾荒牛”,漁沙坦小學潘國洪校長的足球故事

就這樣,潘國洪克服了重重困難,讓石東小學的校園足球從無到有,在一年多的時間裡帶領石東小學足球隊奪得天河區比賽的亞軍,2016年5月,學校女隊獲得廣州市中小學校園足球聯賽的第三名。學校也培養了不少的足球苗子,有8人進入市隊、近20人進入區隊。麻雀學校因為校園足球聲譽鵲起,成為市區校園足球的名校,最終,石東小學成為第二批全國青少年特色學校。

傳承校園足球文化

2015年8月,潘國洪從石東小學調往廣州市天河區棠東小學。該校是輪滑傳統學校。初來的潘國洪校長對輪滑項目沒有丟棄,而是繼承和發展,經過一年多的努力,學校成為了廣州市體育傳統項目學校(輪滑)。在繼續發展好棠東小學輪滑特色的同時,他繼續推動棠東小學的校園足球發展。潘國洪校長希望把校園足球的火種帶到工作的地方,帶動孩子們的全面健康發展,為中國足球夢盡綿薄之力。同時,潘國洪校長依然在棠東小學這個連一塊足球場都沒有的“麻雀學校”,利用先進的校園足球理念、豐富的足球資源去推動校園足球,依然時常親自去觀看、督促學校足球隊的訓練,依然推行“以球育人”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教育理想。

校園足球的“墾荒牛”,漁沙坦小學潘國洪校長的足球故事

他在棠東小學期間能夠有時間沉下心來,對我走過的29年的校園足球的歷程進行思考和總結,並梳理他的校園足球故事,針對校園足球的熱點和難點問題進行思考和探索,把他從事29年的校園足球的故事,對校園足球的思考和研究彙編成冊。於是開始了《我的校園足球夢——兼論校園足球發展》一書的撰寫。潘國洪校長希望這本書能讓全國的校園足球管理者、校園足球教師、校園足球教練員都能看到,希望自己長達29年的開展校園足球的難忘經歷和故事,可以給他們帶來共鳴和啟迪。

校園足球的“墾荒牛”,漁沙坦小學潘國洪校長的足球故事

歷經4個月的辛勤筆耕,潘國洪校長的書稿終於完成。寫作是一個艱辛而快樂的過程,除在暑假期間能把大部分精力投入撰稿,暑假結束後,繁忙的工作模式開啟了,“我的寫作變得斷斷續續,零敲碎打,憑著我對本書面世的迫切願望,憑著我對校園足球的熱情、執著和頑強的毅力,終於克服了種種的困難,撰寫完我第四本出版的書。對於這第四本書,我是最充滿寫作慾望,最富有寫作激情,最具有堅強毅力的,因為是我從事長達29年校園足球之旅的難忘的經歷和深刻感悟使然。”潘國洪校長說。

校園足球的“墾荒牛”,漁沙坦小學潘國洪校長的足球故事

2016年12月,《我的校園足球夢——兼論校園足球發展》終於出版,是全國基層教育工作者第一本有關校園足球的專著。由此,他在“2016廣東足球頒獎典禮”上獲得了2016年“廣東足球文化貢獻獎”。

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再起步

因為潘國洪校長對校園足球的教育情懷、執著的追求和強烈訴求,2017年8月,天河區教育局把他調往區內最遠的東北部學校——廣州市天河區漁沙坦小學擔任校長。學校離潘國洪校長家有17公里,他下班回家開車經常要花一個小時。但這所學校可以充分施展和發揮他的校園足球特長,實施他的足球夢。漁沙坦小學是首批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有較好的足球基礎。“我到漁沙坦小學後,通過反覆調研和思考,設計了學校校園足球發展的理念和學校校園足球發展規劃,推出了一系列推動校園足球發展的一系列舉措:漁沙坦小學以校園足球作為“生態教育”的特色載體,普及足球與精英足球齊頭並進,體現了生動自主性、生動創造性、生動多元性和生態規律性,培養“足智才謀”的漁小“精彩少年”。”潘國洪校長說。

校園足球的“墾荒牛”,漁沙坦小學潘國洪校長的足球故事

來到漁沙坦小學擔任校長後,潘國洪重視足球制度文化,建立校園足球制度,把校園足球體現在學校辦學系統設計。校園足球作為生態教育的特色載體;另外製定校園足球三年發展規劃(2018-2020);每學期的學校工作計劃體現校園足球的內容;還建立和完善制度。學校對校園足球建章立制,制定了學校校園足球工作制度,如《漁沙坦小學家長管理委員會職責》《漁沙坦小學校園足球表彰制度》等。

校園足球的“墾荒牛”,漁沙坦小學潘國洪校長的足球故事

他還通過校園足球文化,營造濃厚的氛圍,利用足球展板、足球文化館、樓梯足球作品等營造濃郁的足球文化氛圍。

同時充分利用各種資源,促進校園足球效益最大化。利用體教結合、家校攜手、專業引領、開源節流等方式,促進校園足球效益最大化。還爭取政策和教育部門、街道、社區、企業、村委會、俱樂部、熱心人士等政府、社會各界的廣泛支持。

校園足球的“墾荒牛”,漁沙坦小學潘國洪校長的足球故事

大力抓好足球普及,促進全員參與抓好校園足球的普及,提高學生足球技能;通過活動、比賽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和綜合能力,健全學生人格。

學校構建了漁沙坦小學校園足球特色“五個一”實施模式:一節足球課:每班每週一節足球課; 一次足球大課間:每週一次足球主題大課間體育活動;一次足球嘉年華:每學期一次足球嘉年華活動; 一次足球班級聯賽:每學期一次班級足球聯賽;一次足球文化節:每學年一次足球文化節。讓學生踢足球、寫足球、講足球、畫足球、演足球。開展足球徵文、足球繪畫、手抄報比賽、足球攝影比賽;評選“漁小足球小明星”等活動。

校園足球的“墾荒牛”,漁沙坦小學潘國洪校長的足球故事

創新足球賽事模式,促進校園足球氛圍,創新賽事模式,舉行2018“漁沙坦.愛高杯”足球邀請賽暨足球嘉年華活動。抓好足球競技,培養足球苗子。鼓勵有天賦、有潛力孩子,走出校門參與校外足球訓練和比賽

潘國洪校長鼓勵有一定發展潛力的孩子,由家長帶領參與校外更高水平的俱樂部或培訓中心。同時,校隊積極參加區以上賽事,不斷提高隊員的足球技術和技能。

2018年,學生趙俊浩成為富力俱樂部06梯隊的隊長,林康樂成為富力俱樂部07梯隊的隊長,李啟濤成為富力俱樂部08梯隊的隊長;黃杭韜、陳燁樺被恆大足球學校錄取;畢業生武曉東和朱李濤被中國足球運動學院錄取。

校園足球的“墾荒牛”,漁沙坦小學潘國洪校長的足球故事

2018年10月,漁沙坦小學成為廣州體院的校園足球培訓實習基地,兩年來,承辦了省市校園足球管理人員、教練員跟崗培訓近10多期,舉行了多次區級以上校園足球現場會。2018年11月,漁沙坦小學成為廣州市校園足球基地學校。

推動區域校園足球發展

潘國洪校長於2017年4月被聘為廣東省校園足球協會特約顧問,被省內多所中小學聘為校園足球顧問,並受邀到省內多地舉辦校園足球講座。近幾年來,他在省內舉辦了20多次的校園足球講座。他還發揮校園足球的管理專長,發揮幫扶指導作用,幫扶新疆烏魯木齊92小、新疆疏附縣喀什米里克鄉薩依汗小學、河源市龍川一小等學校的校園足球、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丹灶中心小學、廣州市天河區博雅小學,使以上5所學校的足球隊進步明顯,尤其是廣東省河源市龍川一小獲得了“2018U點我愛足球”廣東省五人足球賽河源賽區少兒組冠軍。

校園足球的“墾荒牛”,漁沙坦小學潘國洪校長的足球故事

潘國洪校長不滿足於推動自己所在學校的校園足球發展,而且希望能幫助和引領更多的學校領導和足球教師能開展好校園足球,使區內更多的學校能普及和推廣校園足球。2017年9月,得到區教育局的信任,他擔任了天河區教育學會體育與健康專委會校園足球分會的會長。“分會雖小,但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一年多的時間,校園足球分會從無到有,從制度建設、分會組織建設、校園足球活動、專題研究等開展得如火如荼,取得了較好的成效,對推動天河區的校園足球的普及和發展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潘國洪說。

校園足球的“墾荒牛”,漁沙坦小學潘國洪校長的足球故事

作為區校園足球分會的會長,他克服工作繁多的困難,憑著自己的足球教育情懷,策劃和組織了各種的活動,為天河區校園足球的發展貢獻自己應有的力量。一年多來,在潘國洪校長組織下的校園足球分會做了很多切實的工作。

潘國洪說:無論是漁沙坦小學還是天河區校園足球分會都還有很多校園足球的工作等待開展,作為熱愛足球的校長,我要做的就是將校園足球文化更好的傳承下去。“

校園足球的“墾荒牛”,漁沙坦小學潘國洪校長的足球故事

《足球》報記者 王偉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