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孩子和優秀的人在一起了,卻還是成績平平?

堂姐的兒子現在讀高二,還有一年多就要高考。

於是她就趁機給兒子換了個本地很好的高中學習。

本來以為花高價錢,換了間好的私立學校,讓兒子跟一些品學兼優的同學在一起,成績就會慢慢提升,到時也能考個好大學。

為什麼孩子和優秀的人在一起了,卻還是成績平平?

可是事與願違。

表面上看,兒子似乎是比以前勤奮了些,可是成績依然沒有提升。

經過堂姐的仔細觀察,兒子勤奮都是裝出來的。

原來,孩子是看到媽媽為自己操碎了心,有點於心不忍,於是在媽媽面前時,故意裝作努力學習的樣子。

但在學校時:“上課是一條蟲,下課就是一條龍”。

所以成績在年級幾乎次次是第一,倒數的!


1

堂姐很納悶,問了很多老師:“不是說,和優秀的人在一起也會變得優秀嗎?

我想方設法把孩子送進好學校,就是想讓他跟著學校的那些優秀學生,變優秀。為什麼結果還是不如人意呢?”

我相信這是很多做父母的在面對孩子升學時會考慮到的問題。


為什麼孩子和優秀的人在一起了,卻還是成績平平?


搬去學區房、給孩子更好的條件......等等機會讓孩子與優秀的人為伍,為什麼孩子還是不進步呢?

關鍵是還是老樣子,就很愁人。

今天豆豆就來解決這一問題。


2

豆豆帶著疑惑問了一位曾在許多高校就職過的老師,老師笑笑直接說:環境對人的成長固然不可忽略,可是他本來學習基礎就不是很好,對學習沒有興趣,不會主動學習。

好的學生大多數課餘時間不是在刷題,就是在思考、總結學習方法,偶爾討論,也是和成績差不多的人討論一些共同存在的問題。

因此,孩子要想成績有提高,還是得靠他自己。

為什麼孩子和優秀的人在一起了,卻還是成績平平?

優秀的人像一道光,你在這片光裡被照耀,整個人充滿了積極性,但是隻看到了光,自己不去追求,光也只是光而已。

堂姐曾經對“和優秀的人在一起,你也會變得優秀”這句話深信不疑,想不到自身的努力才是變優秀的根本原因。


3

因此和優秀的人相處,取決於孩子自己努力的能力。

如果和他們差距不是特別大,他們就會喜歡你,跟他們在一起就能夠很快的進步,學習到自己想學習的東西。在那個環境中很快速的成長起來。

可是如果和他們差距太大,那麼面對這些人,孩子只能感受到無比的壓力。

他們在說什麼聽不懂,他們在做什麼看不懂。


為什麼孩子和優秀的人在一起了,卻還是成績平平?

這個時候孩子難免會有負面情緒的出現,從而事倍功半。

因此,跟優秀的人在一起真的會讓自己變得優秀嗎?

其實在大部分情況下,優秀的人往往無心讓你變得優秀。

讓孩子變得優秀的,是自己的好勝心。


4

孩子變優秀,是因為有變優秀的潛質,優秀的人只是不經意地觸發了“讓你變得優秀”的開關而已。

“我沒想到我這麼差。”

這是祿勸一中學生與成都七中同步直播課後一位學生的話語,她把這話重複了6遍。

她是鎮裡中考的第一名,還曾是數學課代表。

但這次期中考試,考成都七中的試卷,除了語文,其他科都沒及格。

《這塊屏幕可能改變命運》讓偏遠山區普通中學能與成都七中同步授課,改變了這個小山村裡孩子的命運,出來了第一批考清華、北大的學生。


為什麼孩子和優秀的人在一起了,卻還是成績平平?


這屬於與優秀的人為伍的一種方式,但是他們是怎麼做的呢?

如何追趕“天才”?只能比他們更刻苦了。

在祿勸一中,直播班的大部分孩子會在3年裡,每天只睡四五個小時。一位班主任站在“為理想和尊嚴而戰”的鮮紅標語下嘆著氣告訴我,他的一項工作是凌晨來教室,把那些還在學習的學生抓回寢室。你可以說這樣苦讀很不科學。但在這兒,一個窮地方,改變就這樣發生。祿勸一中高三的前兩名學生告訴我,只看卷面成績,他們已和成都七中的“天才”們相差不大。3年的漫長競賽,他們一步步追了上來:高一勉強及格,高二漸漸從100分,上升到110、120……直到現在,滿分150分,能拿到140分。

讓孩子與學霸起跑,作為家長,更是要當好助跑器,幫助孩子以同樣的速度跑起來。

孩子揮霍掉的大把青春和浪費掉的無數時光,都是學霸們埋頭苦讀懸樑刺股的每分每秒。


為什麼孩子和優秀的人在一起了,卻還是成績平平?


------ 微信搜索:豆殼教育廣場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