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修之死並不單單是因為情商低,而是犯了這幾個職場大忌
楊修這個人和曹操的故事大家想必都是耳熟能詳,在《三國演義》原著中,羅貫中主要通過幾個故事講了楊修和曹操之間的事兒,第一件事是修公園的門事件,具體是說:有一次,曹操造了一所花園。造成時,操前去觀看,沒有誇獎和批評,就叫人取了一支筆在花園門上寫了一個“活”字便走了。大家都不瞭解其中的含義。楊修對工匠們說,“門"添活字,就是”闊“字,丞相嫌你們把花園門造得太大了。於是重新建造園門。完工後再請曹操去觀看。曹操很喜歡,問道:“是誰知道了我的意思?”下人回答:“是楊修!”
第二件事是這樣的:有一天,塞北進貢給曹操一盒酥。曹操在盒上寫了“一合酥”三個字放在案頭。楊修見到了,竟然取勺子和大家將酥吃完了。曹操問其原因,楊修回答說:“盒上明明寫著‘一人一口酥’,怎麼敢違背丞相的命令呢?”
第三個事兒是什麼呢?講的是曹操害怕有人暗自謀害自己,常吩咐侍衛們說:“我夢中好殺人,凡是我睡著的時候,你們切勿靠近我!”有一次曹操白天在帳中睡覺,被子落到了地上,近侍慌忙取被為他覆蓋。曹操立即跳起來拔劍把他殺了,然後繼續上床睡覺。半夜起來的時候,假裝吃驚的問:“是誰殺了我的侍衛?”大家都以實相告。曹操痛哭,命人厚葬近侍。人們都以為曹操果真是在夢中殺人,惟有楊修知道了他的意圖,下葬時嘆惜的說:“不是丞相在夢中,是你在夢中呀!”
後世的很多解讀,在這兒都認為楊修是情商太低、自作聰明,過於張揚自己的才氣,太“露”鋒芒,所以引起了曹操的反感,實際上我卻覺得,事情並沒有這麼簡單,曹操是什麼人?那是一代梟雄,做出“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賓、鼓瑟吹笙”這種詩句的人,他的胸懷和抱負是一統天下,實際是一位求才若渴的雄主,《後漢書》對楊修的平價是這樣的:楊修為人恭敬,學問淵博,極聰慧。這樣的人,難道因為幾個小事兒,曹操就捨得殺他嗎?
其實《三國演義》中還有一個故事,可能很多人不記得了,說的是曹操的三兒子曹植,,愛慕楊修的才華,經常邀請楊修談論,,終夜不休息。曹操與眾人商議,想要立曹植為世子。曹丕知道這件事情後,秘密地邀請朝歌的長官吳質到他家裡商議,因為怕有人覺察到,於是把吳質藏在大簏子中,只對外說裡面是絹匹,運到曹丕府中。楊修知道這件事情後,直接來告訴曹操。曹操派人到曹丕的府中門口觀察。曹丕知道後驚慌地告訴吳質。吳質說:“不要擔心,明天再用大簏子裝上絹匹,還運進府中來迷惑他們。”曹丕按照吳質的話,又用大簏子載了一些絹運進府中。曹操的使者搜查簏子中,果然是絹匹,就回報曹操,曹操因此懷疑楊修誣陷曹丕,更加討厭楊修。
重點來了,——這也就是說楊修已經摻和進了繼承人之爭的事情中,這在任何時代都是大老闆的逆鱗,楊修在曹操身體依然堅朗的情況下竟然攪和進這種事情,這不是老壽星上吊嫌自己命長嗎?所以筆者認為楊修之死,這才是主要的原因。當然,這個故事也側面反應了楊修確實有才華,整天跟“才高八斗”的曹植在一起切磋,如果在這個前提下,老闆還在猶豫自己要不要留下他的時候,那麼接下來的一件事,我相信任何BOSS都不能容忍。
那麼他接下來犯的忌諱具體是什麼呢?
這就是著名的“雞肋”事件,說的是在曹操和馬超交戰之前,因為口令“雞肋”的事兒,楊修沒有和領導商議就自作主張準備收拾東西等待撤兵,——這種事兒在職場更是實打實的“大忌”,領導沒有發佈命令,就憑自己猜測自行其是,那麼還要領導何用?不主動與上級溝通,自作主張並且影響整個團隊的工作方向——我相信任何一個公司都不願意留這樣的人吧?所以後來曹老闆一怒之下把楊修斬頭示眾也是情理之中。
所以楊修不是死在情商低下上,而是死在不知大局、不識大體,屢犯職場大忌,沒能跟老闆站在同一立場,沒能把公司的發展放在第一位——這樣的人能熬到兩軍交戰前的關鍵時刻才死,已經是曹操心胸大度了。
閱讀更多 撫劍聽琴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