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科技圈最火爆的產品是什麼?

2018年科技圈最爆款的產品是什麼,答案雖然可能是多種多樣的,但基本上人人都會提到它,因為真的是太火了。

沒錯,就是小程序,推出兩年時間,用戶已經超過了2億,而且今年增長的速度遠超去年,這種高速增長的態勢還在保持。在這一年裡,直播答題、智能音箱也都非常火,現在我們就來羅列下2018年最火的幾款產品。

小程序

張小龍曾經提出過微信連接一切的概念,所以小程序就誕生了,這可以看作是微信連接線下線上場景的大殺器,其肩負的使命是打通高效的一次性/多次性服務,對於微信這個覆蓋10億用戶的App來說,這是必要的也是值得的,畢竟微信要做的是一個生態,把自主權留給用戶,而不是控制用戶。

2018科技圈最火爆的产品是什么?

小程序的特點有很多,比如不需要安裝程序就能使用、不需要註冊和登錄直接使用,又比如支付環節有快捷的微信做支撐,同時在搜索上提供搜索優先等等。對於很多人來說,不管是線上或者線下,大多數的服務體驗流程並不是靠一個App去解決的,過多的App本身對於用戶是一種負擔,久了還會忘記,通過微信去讓用戶使用一些服務(微信有用戶信息做支撐),這就是小程序吸引人的地方。

此外,小程序成功的從線上延伸到了線下,提高了客戶的黏性,其在企業發展過程中,不僅要重視客戶的數量,同時也要重視客戶的粘性。小程序的發展可以提高企業的用戶數量,同時也能夠提高用戶的粘性,這些因素最終能推動企業更好的發展。這也是它火爆的一個原因。

跳一跳:小程序遊戲領路人

2018年元旦前,微信發佈了小程序跳一跳,其迅速走紅刷爆朋友圈的同時,也就此引發了全民跳一跳的狂潮(首日上線的搜索量就已達5億,成功激活了微信1/2的活躍用戶),不少人認為跳一跳的火爆,為小程序開啟一個新的元年,激活用戶的同時,更是成為了遊戲類小程序爆款的領路人。

2018科技圈最火爆的产品是什么?

恐怕沒人想到小程序會隨著一款遊戲重新掀起軒然大波,“跳一跳”的誕生像是一個信號,昭告著微信小程序的初期發展階段已經結束,下一個爆發階段即將來臨。

西瓜足跡走紅:去模仿分分鐘的事,技術沒門檻

既然說到了小程序的火爆,那麼就不得不提一個特別的事例,而它就是曾經一度刷爆朋友圈的西瓜足跡,這個小程序能做的事情是,一張中國地圖標記出你都去過哪些地方,火的原因也很簡單,不少人選擇發朋友圈的初衷都是為了標記自己去過的城市(識別二維碼後填寫自己去過的國內城市,小程序就會自動生成足跡地圖,並且顯示你超越了多少網友。),看看自己走過的路,也順便看看朋友的行程,不少轉發語都充滿著感慨、回憶和故事。

2018科技圈最火爆的产品是什么?

面對西瓜足跡的走紅,也讓它背後的製作者戴宏民受到了爭議,因為在趙恩彪看來,這簡直就是完全抄襲自己的腳步地圖,面對這樣的質疑,西瓜足跡製作者強調只是簡單借鑑了同行的設計,不過抄襲這件事終究還是要被整治,隨後有用戶使用微信打開西瓜足跡小程序時發現,首頁彈出“西瓜足跡因違規已暫停服務”的字樣,底部還有一行小字“很抱歉,小程序西瓜足跡由於涉嫌侵犯他人合法權益,已暫停服務”。

其實,西瓜足跡走紅的背後,也說明了此類小程序的一大問題,就是技術上沒有門檻、壁壘低,同時這類小程序的通病是裂變很快,留存有限,所以製作者一般都是在用戶量暴漲的情況,進行用戶的轉移。

海盜來了:恐怕是今年最火的微信小遊戲

跳一跳火爆的同時,今年微信上也有一款消息特別火爆,這就是海盜來了,具體來說,這就是一款以海盜為主題的小遊戲,遊戲最重要的是轉動轉盤獲得金幣、能量以及大炮等工具。這些東西是建設島嶼必需的工具,不然就只能被動挨打,同時由於加入了社交屬性,所以這款遊戲引爆朋友圈也就不是難事。

2018科技圈最火爆的产品是什么?

隨後海盜來了失去熱度,也跟多個方面有關,比如,各種遊戲作弊的推出,又比如遊戲多樣性難以呈現多樣性,而分享濫用後讓大家產生牴觸心理等。

直播答題小程序:花樣撒錢,為公眾號、其他小程序導流

除了上述兩個代表的小程序外,2018年,開年大火的是直播答題節目。一場網絡直播答題,能夠吸引超百萬人參加。以知識問答為主的直播答題風靡全網,躥升為全民遊戲。包括西瓜視頻的《百萬英雄》、王思聰投資的《衝頂大會》、花椒直播的《百萬贏家》以及映客旗下的《芝士超人》,引起了數十萬乃至上百萬人的同時參與,火爆程度由此可見。

2018科技圈最火爆的产品是什么?

隨著互聯網尤其是移動互聯網發展,問答節目開始在網上走紅。但移動端如何設計問答節目,吸引全民參與是一個問題。尤其是網絡具有匿名性、廣泛性等特點,如何保證節目公平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隨著各問題的出現,答題的形式和獎賞也逐步開始轉變,第一個吃螃蟹的是“新世相讀書會”發起的“百萬黃金屋”,沒有那麼多複雜的流程,就是參與問答,然後答對多少分錢,隨後微信推出聯合知乎遊戲“頭腦王者”,讓微信用戶可以隨機進行對戰,題目由官方和用戶一起提供。緊隨而來的就是網絡直播答題的火爆。在資本和技術的雙重推動下,網絡直播答題迅速打開了市場,吸引了巨大流量,也成為互聯網與電視的又一次“正面交鋒”。

這種這種直播答題可以帶來更好的用戶黏性(每天都有好多場),而這樣你可以將用戶有效地進行轉移,而各大企業迅速地將知識答題的“戰場”轉移至小程序,說明已經從粗暴撒幣行為覺醒,開始講究實現流量和質量雙贏。不論是拉新、轉化還是沉澱,小程序都比App要方便和迅速。

然而,互聯網風口轉變之迅速,也讓這次狂歡很快偃旗息鼓。

智能音箱:偽智能產品繁多,智能化普及程度低

作為今年科技產品的爆款,智能音箱增長速度超過了所有的人預期,其超過了AR、VR和可穿戴設備的市場份額增長速度,一時間不少科技巨頭紛紛加入智能音箱領域,百度、阿里等都在其中,說2018年是智能音箱的爆發的一年一點都不過。

2018科技圈最火爆的产品是什么?

一個科技產品火爆背後,除了跟廠商們力推有關外,還有就是用戶願意去接受,特別是在智能手機增速乏力的當下(已進入存量市場,大家換機熱情降低),廠商需要有新的產品去刺激市場,所以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智能音箱就成不少手機廠商的心頭愛,最突出的還是小米,他們迅速將這個產品低端化,隨後百度、騰訊甚至阿里也都推出了相應的產品,價格上都是以高性價比來展現,這樣讓用戶接受起來更容易。

不過這個市場火爆背後,還折射出了不少問題。比如智能音箱真正的產品靈魂,應該是智能的語音識別系統(這也是巨頭們卡位的真正核心,要做語音系統交互),但是面對市面上多如牛毛的智能音箱,其實很多並不合格,只能算是“偽智能 ”產品,而“偽智能 ”產品橫行也說明了,用戶對於真正的音箱智能化不夠了解的現狀,智能音箱之所以智能的一大原因也在於對智能家居設備進行控制,比如打開窗簾、設置冰箱溫度等等。

當然了,智能音箱火爆背後,用戶的信息數據如何保存,也是外界最關心的問題。之前谷歌、Siri等都曾出現了洩露用戶隱私的行為,更甚者直接偷偷上傳用戶數據至本公司服務器,另外智能音箱普遍還存在重智能輕音質,這就忽略了音質的問題,所以此類產品的定位還是出現本末倒置的情況。

垂直短視頻:深耕內容拉用戶,能盈利才是關鍵

從2017年到2018年,垂直短視頻的熱度始終都沒有退去,不過視頻的展現方式上有了一些變化,以2018年為例,短視頻最為受歡迎,增長也更迅猛,特別是垂直領域的短視頻,因為它具有更強的議價和變現能力,它能更易產生專業化的內容——以及由此疊加的IP屬性,也更受資本青睞。

2018科技圈最火爆的产品是什么?

短視頻爆發增長背後,是行業的野蠻生長。雖然做短視頻的多,但是真正能做出來並不多,因為大部分都只是搬運工的角色,比如搬運外網的一些有趣視頻,還有把電視劇的一些片段剪出來發布到自己的號上,不過經過調整後,特別是隨著各平臺整治低質視頻的公告發出後,這類視頻就成為了被打擊的對象,而整個短視頻行業也開始從娛樂性向垂直度性進行轉型。

對於短視頻來說,只有做好了垂直度,才能談後續的發展,而想要盈利除了平臺方的補貼外,更多的還是靠內容的付費,也就是說做垂直深度內容讓粉絲付費,這樣的邏輯就是,只有垂直領域的內容做到了極致,便有足夠的稀缺性,有了稀缺性,用戶自然願意買單,而有了盈利視頻工作者才會挖空心思做更多的內容。

此外,對於垂直短視頻行業來說,目前的商業模式主要為廣告變現、電商變現和用戶付費,廣告是適應場景最多的變現方式,內容機構青睞電商變現,而在未來,垂直內容付費是用戶付費突破口。獲得更多用戶是第一步,掏出用戶的錢是第二步。第二步越迫切,第一步越艱難。相比之下,短視頻只有踏實的走好第一步,才能吸引“金主”邁出第二步。

2018科技圈最火爆的产品是什么?

來源 硅谷分析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