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沙坡尾:一座被年轻人改变的老城

厦门|沙坡尾:一座被年轻人改变的老城

沙坡尾,就是厦门从夏港时代开始的记忆,就像所有的人都会怀念的故乡老街那样,沙坡尾就是厦门的老街,不管这个城市走得多远,沙坡尾都是厦门最地道的样子。

突如其来的废止令

沙坡尾是厦门最古老的港口,早在明末清初就是重要海港。上个世纪30年代以前,这一带一度是厦门的渔业中心。

被岁月洗礼过的石板路,带着锈迹斑斑的码头,这里有着太多厦门人儿时的记忆:起落的潮水,轻轻拍打岸边,进出的渔船,让小小的沙坡尾,活了起来。男人们还在清理渔网,女人们就摆起了集市,这是他们十年如一日的生活。周边的居民,都来这里买最新鲜的鱼货,浓浓的海腥味,吵嚷的砍价声,盆里的鱼儿吐着泡泡,生活的气息也噗噜噗噜跑出来。

厦门|沙坡尾:一座被年轻人改变的老城

然而,随着城市化发展,沙坡尾逐渐被时代遗忘在身后,沦为边缘。不管是不远处的世贸双子塔,还是相邻的文艺集中地大学路,脏乱差的沙坡尾显得格格不入。

2002年,厦门开始在沙坡尾周边的海面上修筑演武大桥之后,大型渔船无法再在沙坡尾停靠。2004年,厦门市政府宣布,废止沙坡尾渔船避风坞。

这让沙坡尾的处境非常尴尬。因为沙坡尾渔民自行定制的渔船,并未因沙坡尾渔业工业时代结束而消失。渔民沿用古老的延绳钓,在厦门周边海域从事海上作业,沙坡尾避风坞是他们唯一的停靠点。来自漳州龙海等地的渔船,也纷纷在这里停靠。

这一废止令意味着这个古老渔港唯一的产业面临消失,很多渔民被迫上岸另寻生计,也意味着几代厦门人的共同记忆将成历史。沙坡尾面临改造,所有人都不知道沙坡尾的未来会怎样,直到一群厦门年轻人的到来。

厦门|沙坡尾:一座被年轻人改变的老城

他们正在改变沙坡尾

第一次听说“沙坡尾”这个名字,孙诩还是厦门双十中学的一个普通女生。

她从小在中山路长大,那是全厦门最热闹的商业街区。“当时我身边很少有人知道沙坡尾,偶尔有同学说起,口气也像在说城市棚户区。”

80后厦门人孙诩不会想到,她的未来就在沙坡尾。2012年,孙诩和她的团队成为沙坡尾海洋文化创意港项目最早的操盘手,她见证并参与了近年来沙坡尾的变化。

厦门|沙坡尾:一座被年轻人改变的老城

在他们进入沙坡尾之前,很少有人对这里感兴趣,除了那些野心勃勃的房地产商,一心想把这片老城区推倒重建。

在孙诩看来,沙坡尾已失去了早先的商港地位,传统海洋作业已经是非主流业态,公众不能被自己的怀旧情怀所误读。相较之下,盘活沙坡尾,显得更加重要。

孙诩团队着手改造。避风坞边上的冷冻厂旧址,首先成为改造对象。经过她的打造,旧时的冷冻厂变身艺术西区,号称是厦门首个年轻文化艺术区。雕塑、陶艺、版画、服饰设计等文化元素先后被引进,避风港滑板场、Real Live等区域也逐渐成型。

厦门|沙坡尾:一座被年轻人改变的老城

2014年开幕后,Real Live吸引了包括木玛、舌头、反光镜、后海大鲨鱼、万晓利、马頔、DA BANG、莫西子诗、痛仰、Nova Heart等国内乐队在这里演出。艺术西区很快成为厦门年轻人聚集的主要场所,并且直接带动了沙坡尾整片区域的人气。在这里,每天都有音乐演出,每周都有固定市集,每月都有主题派对。

厦门|沙坡尾:一座被年轻人改变的老城

越来越多年轻人进入沙坡尾,他们在这里开店,在这里消费,让这里变得更热闹。沙坡尾的老居民发现,这些有文身的年轻人,尽管看起来奇奇怪怪,但一个个都还不错,懂得尊老爱幼,说话也彬彬有礼。对他们来说,这些年轻人的出现,让沙坡尾不再冷冷清清。当然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旧房子变得更值钱了。

厦门|沙坡尾:一座被年轻人改变的老城

在临近艺术西区的大学路上,各种各样的文艺小店毗邻而居,多吉、烧鸟、Juicy、三口子、闽厦渔、九人分、晴天见、亲爱的汉堡、at Between、朴熹、Thank you、芒果很黄、再生海、不辍旧物馆、胖胖啤酒马……

很多小店是孙诩带着团队一家家谈下来的,最终大家在沙坡尾组成“文艺商家联盟”。“沙坡尾会不会变成另一个曾厝垵或鼓浪屿,我们也不知道。但如果真的会发生这样的情形,希望过程可以慢一点,让这里的每家店都能保持自己的个性,同时又能生存得很好,不要这么快就被游客占领。”

厦门|沙坡尾:一座被年轻人改变的老城

24小时不熄灯的“路灯”

沙坡尾旧房子改造最典型、最特别的当属河马邵的“路灯计划”。

沙坡尾20号,原本是个破烂的厂房,现在却成了一个乌托邦式的空间。屋子全年365天24小时,不关门也没人看管,供任何一个过路人免费使用,但屋子里却始终窗明几净,井井有条。来到这里的人都会自觉遵守“谁使用,谁收拾”的“潜规则”。

厦门|沙坡尾:一座被年轻人改变的老城

发起人河马邵,将其命名为“路灯计划”。而这已经是他构建的第三个空间。发展到现在的样子是他完全没有预料到的,因为最初他只是为了接待朋友。

河马邵,原名邵冬强,来自河南驻马店,因此被大家亲切地称为“河马邵”。

他在福建海军服役了16年,2013年年底才从海军转业,因为特别喜欢厦门的环境和文化,就留在了厦门生活和发展。经常有战友和朋友来厦门找他,为了接待他们,河马邵在大学路租了间三四十平方米的老房子,用自己捡来的旧瓷砖改造房屋,平时用来接待访客。

厦门|沙坡尾:一座被年轻人改变的老城

为了朋友登门时方便些,河马邵就多配了几把钥匙发给他们,后来朋友又带了新的朋友过来,钥匙也就越发越多,最后竟然三四百个人都有这里的钥匙,后来索性就不关门了。渐渐地,这个地方从一个私人空间,变成半开放空间,最后成了一个共享空间。

厦门|沙坡尾:一座被年轻人改变的老城

2016年9月15日,在被台风“莫兰蒂”肆虐的那个夜晚,厦门全城停电,一片漆黑。“那天半夜,来了一对避雨的母女,说她们的房子进水了还在摇晃,我觉得那天应该很多人在找躲避风雨的地方吧,当时就希望大家都能像这对母女一样能找到地方待着。”

望着黑暗中的城市,河马邵想了很多,他觉得人总是需要“黑暗里的一盏灯”。他决定在这座城,亮起一盏不熄灭的“灯”——做一个365天24小时都给大家提供遮风避雨的地方。所以“路灯计划”应运而生。

厦门|沙坡尾:一座被年轻人改变的老城

厦门|沙坡尾:一座被年轻人改变的老城

这里有永不关闭的灯和门、免费自助的休息设施、一片可坐可躺的榻榻米,一个共享的厨房、一面书墙和一面暖墙。每个到这里的人,都可以自由使用,聊天、泡茶、闲坐、休憩或是打个盹……随喜而聚,随遇而安。

很多人来找河马邵,说要支持“路灯计划”,他嘴上都说“好”,却从不跟人谈所谓的“商业项目”,好像保持着恰到好处的“愚钝”。

路灯计划的logo是河马邵和朋友黄凌寒一起设计的,画在大门口的墙面上:黄色三角形是路灯投射下来的光,彩虹代表希望,一道黑色代表生活中的苦难。黑色区域写着英文“STREETLAMP”,因为黑暗,所以需要路灯指引方向。

厦门|沙坡尾:一座被年轻人改变的老城

这些小店,颜控必入

沙坡尾没有变成空城,也没有变成喧闹的景点。从蜂巢山路拐进大学路,我们目睹了最热闹的世俗光景。菜场、金铺、关公庙和补习班之间,不时夹杂着小清新甜品店、鲜酿啤酒坊、文艺小书店、法式小餐馆等各种年轻人最喜欢的潮流店铺。短短的几百米,好像两部截然不同的电影,打翻了胶片混在了一起播放。

讲真,这种逛街的体验颇为奇妙。你可以在颇有设计感的咖啡馆里一边偷看网红是如何直播制作手工滴滤咖啡,一边听着隔壁肉铺里的汉子用闽南语骂街;也可以走进油腻腻的小店吃一小碗放了海蛎、鱿鱼和很多辣椒的沙茶面,然后再去移动餐车买杯时下最流行的IPA啤酒。

不辍旧物馆

在这处本是鱼市场的旧货铺里,摆满了刻满几代人记忆的物件,满满当当像时光铺满了整个世纪。其中的每一件,陈朝远都如数家珍。“这个牛角火药筒,美不美?那个机械式计算机你们这些80后一定没见过,还是上海产的。”这些旧物都是陈朝远到闽南乡下收来的,时间久了村民们一有旧货就想到打电话给他。在沙坡尾开旧物馆,在陈朝远看来再合适不过了。“这是城市的源头呀,所有故事的开始。就像不辍,不只是家旧货店,也是历史的记录者,一间博物馆。”

厦门|沙坡尾:一座被年轻人改变的老城

晴天见

晴天见是最早一批入驻避风坞的商家。那时候,因为涨潮,这家店只在晴天开门营业。随着沙坡尾近几年的变化,现在即使是阴天老板也会开门。

店里每天提供不同口味的冰淇淋,想吃喜欢的味道还要碰碰运气。店里吧台的位置虽小,却是老主顾的挚爱。喝上一杯带着香料气息的苦艾酒,在留言本上涂涂写写,和老板聊天,听她弹吉他,都是人们喜爱它的原因。

厦门|沙坡尾:一座被年轻人改变的老城

Juicy Supply

这家以品牌主理人CRID爱犬命名的JUICY,主要售卖蛋糕与派,2008年在鼓浪屿开始了它的烘焙之旅以来,为城市供应了一份享受美好时光的可口蛋糕,实现了甜食控的美梦和想象。在法国,几乎所有少女都会做树莓蛋糕,这是母亲给女儿的优雅成年礼,香气中满溢着关爱;迷迭香有海上灯塔之称,迷航的水手顺着浓浓的香气,便能找到陆地的位置,这二者搭配组成了JUICY这款独特的记忆蛋糕,清甜中饱含温情。

厦门|沙坡尾:一座被年轻人改变的老城

Thankyou Bar

Thankyou的外装潢低调而有特色,换句话说,你一不小心就会走过路过然后错过。毕竟这家店没有招牌,用方格砖摆出来的“多谢”两个字就是最明显的标识,而这两个字的位置,在地上。室内除了吧台和座位区,还有块超棒的“影音区”。那里有个DJ台,摆放着老板Dfu的黑胶唱机和他收藏的唱片,看起来密密麻麻乌泱泱一片。这家店的菜单有好几页;除了酒吧常见的鸡尾酒种类外,这里还有以老板朋友命名的鸡尾酒;比如以摄影师编号223命名的鸡尾酒,还有以爱四处旅行朋友而特调的“环游世界”。这些也都是Thankyou bar独有的鸡尾酒。

厦门|沙坡尾:一座被年轻人改变的老城

Chello Life

永远满座的下午茶据点,如果有幸排上队,那一定要吃一块Chello的方格可可裸蛋糕,这个味道这辈子都不会忘。瑞士栗子无糖蛋糕也不可错过。Chello能火遍厦门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它们的奶油口感真的宇宙无敌棒,比别家更多的奶油,但是却吃不出腻味。和往常浓浓的奶油味不同,他们家只有淡淡的甜味。

厦门|沙坡尾:一座被年轻人改变的老城

九人分

从九人分的后门出去,就是避风坞。虽然大家都冲着大颗Q弹的手工芋圆而来,但走进店里才发现别有洞天,文艺小资的店铺里,收藏着老板从世界各地搜罗来的一皿一器,占据了店里一半的位置。九人分的芋圆分为地瓜、紫薯、芋头三种口味,软糯的芋圆夹杂着细细的纤维,越是咀嚼,越是上瘾。在传统的搭配上,九人分还加入了色彩缤纷的新鲜吃法。而这个季节,最适合你的,或许就是这一碗古法番茄冰芋圆。

厦门|沙坡尾:一座被年轻人改变的老城

古山·烧鸟居酒屋

烧鸟,在日语中的意思其实就是烤串。各式原汁原味的五花肉、青花鱼、香菇、鸡肉、鸡软骨等,烤得微黄焦香,再配上日式生啤或日本清酒,很容易让人身心放松。对于那些不擅长喝酒的女生,也可以选择甜甜的梅子酒或特调的果汁鸡尾酒。酒足饭饱后,等你从居酒屋里出来,沿着沙坡尾大学路,慢慢晃到车马渐稀的民族路,路灯骑楼,这又是厦门的另一个世界。

厦门|沙坡尾:一座被年轻人改变的老城

亲爱的汉堡

对于汉堡而言:上下层面包的松软度,汉堡肉的选择,蔬菜的搭配及酱料的选择,都是决定每家汉堡店成败的要因。而这是一家价位走“学生”路线的餐厅,由牛肉、番茄、芝士、沙拉酱组合而成的汉堡叠得很高、份量正好。米白色的汉堡坯皮脆里软、带点嚼劲,绞肉相对会比较松散。双层牛肉芝士、黑胡椒奶油鸡都是人气款。

厦门|沙坡尾:一座被年轻人改变的老城

多吉甜甜圈

玮琪的多吉甜甜圈并不在主街区,这里的甜甜圈,没有一个的形状是一模一样的,因为全部都是手工制作,发酵和揉面的活儿,这曾做过模特的他,被同伴们叫做“厦门彭于晏”特乐意自己亲手做。和很多这条街上的店主们一样,玮琪也在上海和其他大城市工作过,但最后都回到了厦门定居。“节奏不太对,还是厦门的节奏适合我。”

厦门|沙坡尾:一座被年轻人改变的老城

胖胖啤酒马

这间名叫“胖胖啤酒马”的酒吧由制冰车间改建而来。说是改建,其实原有的制冰设备全部保留了下来,座椅就在这些设备旁边,如果不了解来龙去脉,怕是以为拧动阀门,管子里就能流出啤酒呢。

“这当然很酷,但也很占地方。虽然我们的店看起来挺大的,但能利用的空间其实不多。”老板David Krings对这些制冰设备有种复杂的感觉。这个金发碧眼的德国人几年前应朋友邀请来到厦门,原本在厦门大学教艺术设计,在沙坡尾开了这家啤酒屋后,就把并不怎么喜欢的教职辞了,一心一意酿起啤酒来。

店名来自厦门太太的打趣——“属马的爱喝啤酒的胖子”,店里的25款啤酒都是David和朋友自己摸索着酿造出来的。常年在菜单上的有12种,沙坡头和沙坡尾是点单率颇高的两款。

厦门|沙坡尾:一座被年轻人改变的老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