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拉鋸”的一年,2018年海外音娛產業投融資盤點|年度回顧

“持续拉锯”的一年,2018年海外音娱产业投融资盘点|年度回顾

“持续拉锯”的一年,2018年海外音娱产业投融资盘点|年度回顾

2018年最值得關注的幾起海外投融資事件毫無懸念地落在了流媒體與版權領域。

流媒體方面,2018年4月,Spotify終於上市,且其股價在幾個月內一路攀升,到7月底創下了350億美元市值新高。雖然隨之而來的全球資本市場低迷,讓受到科技股市值普遍大幅縮水影響的Spotify在下半年股價一路走低,到12月25日市值已跌至194億美元。但不得不說,完成上市挑戰的Spotify今年給行業帶來了更多信心,畢竟世界各地主板上市所要求的持續盈利或者未來持續盈利的前景,是音樂娛樂等依賴創意的產業非常難能可貴的。

印度音樂流媒體服務商Gaana、法國流媒體服務商Deezer分別在2018年2月和7月完成了1.15億美元和1.6億歐元的新一輪融資。9月,SiriusXM和Pandora也在長時間的猜測與拉鋸後迎來了結局,SiriusXM以35億美元價格對Pandora進行了收購,並聲稱該交易將創造出“全球最大的音頻娛樂公司”。

版權方面,2018年5月,索尼音樂娛樂集團在拋售部分Spotify股份後收購了EMI版權代理60%股份,極大豐富了自身版權內容。Round Hill Music、Songtradr、Vvdia等與音樂版權代理、管理相關的公司紛紛獲得投資,一家名為Hipgnosis Songs Fund的英國歌曲/音樂劇版權投資公司也在9月順利上市。

此外,美國智能音箱研發商Sonos和美國在線票務平臺Eventbrite也在8月和9月相繼上市,一定程度提振了硬件和票務領域的信心。

令人遺憾的是,在流媒體、音樂科技、版權等領域持續發力的同時,音娛產業中實體領域發展的疲態化越發明顯,負債5億美元的經典吉他品牌Gibson在5月申請了破產保護並宣佈將對公司業務和管理層進行重構。而曾經的全球娛樂製品銷售連鎖企業霸主HMV則更加糟糕,在12月底提出了其六年內的第二次破產申請。

總的來看,2018年海外音娛市場投融資情況整體平穩,全球音娛巨頭們依舊在加碼整合、深化旗下核心業務,進行全球化範圍的持續拉鋸。

音樂財經根據公開資料,對2018音樂泛娛樂企業融資併購情況進行了不完全彙總:

“持续拉锯”的一年,2018年海外音娱产业投融资盘点|年度回顾
“持续拉锯”的一年,2018年海外音娱产业投融资盘点|年度回顾

Spotify VS Apple Music

流媒體領域的音樂科技爭奪戰2.0

雖然沒有去年“跑馬圈地”那樣激烈,流媒體兩大巨頭也照常在2018年的投融資市場上演了新一輪的爭奪戰,目標依舊對準能夠為平臺核心技術、版權和藝術家服務的相關公司。

今年4月,Spotify收購了版權鑑別公司Loudr,10月則出手投資了數字分發平臺DistroKid,這兩家公司將幫助Spotify完善獨立音樂人服務,並針對主流廠牌和其他獨立分發平臺建立更深入的差異化優勢。

“持续拉锯”的一年,2018年海外音娱产业投融资盘点|年度回顾

蘋果公司則在下半年分別完成了對音樂識別應用Shazam、音樂分析公司Asaii和藝術家創業發展公司Platoon的收購。相比Spotify細化服務的舉動,有集團背景的Apple Music希望藉由Shazam、Asaii等公司的地域和技術背景,在完善數據服務的同時搶佔更多歐洲市場份額,使之在智能硬件、車載等更多領域擁有直接話語權。

數據方面,Spotify依然在付費流媒體音樂服務上領先一籌。截止2018年第3季度,Spotify擁有8700萬付費用戶,Apple Music則是達到了5000萬,均有不同程度增長。

不過,二者在下半年也都不同程度地陷入了輿論困境。9月,Spotify在用戶中進行了一項測試,目的是減少家庭會員付費模式帶來的虧損。多位來自美國和德國等四個國家的用戶都收到了要求確認GPS定位的郵件,該郵件是為了確認家庭會員用戶的家庭住址,其中有“為確保您能夠繼續使用Spotify家庭會員服務,您將需要確認您的家庭住址,如果沒有及時確認,您將有可能失去登陸該會員賬戶的資格”等被用戶認為有強制嫌疑的文字。雖然該測試某種程度上讓Spotify達到了止損的效果。但Spotify也在社交媒體上收到了數百位用戶的抗議,極大地損害了其品牌形象。

“持续拉锯”的一年,2018年海外音娱产业投融资盘点|年度回顾

蘋果則是因為12月開庭的針對蘋果利用App Store向消費者變相收取更高費用的案件再次引發業內探討。此前,根據App Store和iTunes商店方面的政策規定,通過這兩個渠道銷售App的開發者需要為蘋果提供30%的交易分成。而一旦法官判定蘋果敗訴,不僅將影響它為該業務制定的未來戰略,更重要的是,它還會為整個音樂流媒體和更廣泛的內容媒體行業帶來巨大影響。

可以預見,在主要戰場收割幾乎完成的情況下,如何平衡業界口碑、成本與收入,將成為流媒體玩家們接下來需要思考的問題,而拉丁美洲、非洲等新戰場的逐漸開闢,也將為未來的行業格局帶來更多變數。

華納音樂:圍繞內容加碼生態佈局

除了受到矚目的版權交易之外,主流唱片公司也在2018年對內容相關的藝人經紀、周邊、青年文化等業務進行了更多佈局,其中華納音樂動作最為頻繁,“年輕化”也成為了今年其業務重要的戰略方向。

藝人經紀方面,2018年3月,華納音樂宣佈收購A&R洞悉平臺Sodatone,並在5月推出了數字音樂發行平臺Level Music,旨在為其發掘“明日的超級巨星”方面帶來顯著優勢。

“持续拉锯”的一年,2018年海外音娱产业投融资盘点|年度回顾

周邊與青年文化方面,為了吸引更多年輕人,以及與環球音樂和索尼音樂在周邊產品領域進行更多競爭,華納音樂在8月與9月連續收購了青年文化媒體集團Uproxx和音樂周邊開發公司EMP,並與澳大利亞網紅經紀機構Born Bred Talent達成合作。

Born Bred Talent旗下擁有多位YouTube網紅,包括坐擁350萬粉絲的雙胞胎姐妹Sam Rybka和Teagan,21萬粉絲的Lily Brown以及有逾91萬粉絲的Michael Finch。她們年紀都在20歲上下,是華納音樂業務年輕化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雙方將攜手打造專注於YouTube的全新視頻分發網絡JV。

“持续拉锯”的一年,2018年海外音娱产业投融资盘点|年度回顾

EMP則是歐洲最大音樂周邊開發公司之一,其已經通過服務18個歐洲國家的營銷網絡銷售了超過2萬件的周邊商品,並且擁有超過百萬客戶的社區以及快速增長的類似Amazon Prime的會員計劃——EMP會員俱樂部。而EMP現有的廣泛的“超級粉絲”的客戶基礎和以搖滾樂為核心的藝人品牌,不僅能提升華納音樂在歐洲市場銷售周邊產品的能力,還能幫助其開展大型的發行及再版發行的活動,獲得簽署新的藝人品牌和巡演周邊的機會。

據華納音樂財報顯示,其藝人服務及錄製音樂拓展權益這一領域自2012至2017年收入雖然略有波動,但總體增長顯著,從2.44億上升到3.85億美元,且鑑於全球音樂周邊市場呈現喜人的增長趨勢,可以預見音樂周邊市場正在掀起音樂行業的下一個浪潮。

完成藝人和周邊產業鏈進一步佈局的華納音樂也將與環球、索尼再次展開音樂行業裡的“巨頭之爭”。

現場娛樂:Live Nation一路領先

在現場演出市場一路向好的趨勢下,現場娛樂巨頭Live Nation在2018年依舊從年初買到了年末。

和2017年發生的6起投資行為持平,Live Nation在2018年也進行了6項投資,均圍繞現場演出與相關的票務、藝人經紀等核心業務佈局展開:其在1月收購了美國演出主辦Frank Productions,在4月收購了藝人經紀公司Wolfson Entertainment和音樂節品牌Rhymth & Wines,在6月收購了演出製作公司ScoreMore Shows大部分股權,在12月收購了瑞士現場演出主辦方Mainland Music,另外還在7月參與投資了人臉識別驗票技術公司Blink Identity。

“持续拉锯”的一年,2018年海外音娱产业投融资盘点|年度回顾

另一現場娛樂巨頭AEG也不願在行業競爭中將所有機會都讓給Live Nation,在2018年10月完成了對獨立演出商PromoWest Productions的收購,其還高調擴張至東南亞市場。

據悉,AEG曾將諸如Justin Bieber、Celine Dion、Katy Perry、Ed Sheeran、Taylor Swift、Metallica和滾石樂隊等巨星帶到過亞洲市場。而隨著東南亞地區的國民收入的增加和娛樂活動需求的增長,AEG還將與泰國零售和娛樂開發商Mall Group合作,在曼谷投資3.09億美元新建兩座演出場館。

全球音娛領域投資趨勢預測:

將持續圍繞全球化、科技、現場與青年文化展開

在2018年初,音樂財經曾預測音頻科技和內容公司將成為全年全球音娛投資領域的重點,該趨勢也在全年總結中得到了切實驗證,兩大流媒體巨頭都在音樂識別、數據分析、數字分發等方面進行了投資佈局;谷歌也繼2017年收購短音頻內容APP“60分貝”後,在2018年完成了對音響技術公司Redux的收購,繼續強化其音頻和硬件相關業務。

“持续拉锯”的一年,2018年海外音娱产业投融资盘点|年度回顾

從全年整體投融資格局來看,得益於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音樂科技依舊將會是互聯網音娛企業的重要投融資標的,現場娛樂展現出的市場續航能力也很有可能在2019年繼續引領一波相關新興公司的資本風潮,其中與生活方式相關的青年文化領域則將成為焦點。

另一方面,拋開細分領域分類,全球化也將成為規模化企業的核心投資戰略之一。競爭將會在東南亞、拉丁美洲、非洲甚至亞洲等新興市場相繼展開,這也意味著,包含中國在內,這些地區的文化、音樂內容和科技企業將進一步得到全球關注,相對獲得更多資源支持和發展機會。

郵箱:[email protected]

“持续拉锯”的一年,2018年海外音娱产业投融资盘点|年度回顾
“持续拉锯”的一年,2018年海外音娱产业投融资盘点|年度回顾“持续拉锯”的一年,2018年海外音娱产业投融资盘点|年度回顾

投融資 | 為什麼Spotify盈利了,華爾街卻沒有反應

在Spotify看似盈利的風光背後,重重危機正伺機而動。

“持续拉锯”的一年,2018年海外音娱产业投融资盘点|年度回顾

投融資 | 創全球最大音頻娛樂公司? 35億美元收購Pandora,SiriusXM看上它哪點?

這筆交易是否真的可以創造出巨大的影響還很難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