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大革命是怎麼突然爆發的?

三級會議的召開

。在過去的歷次起義中起主力作用的都是第三等級,他們什麼都參加,但什麼也得不到。在封建割據時期,他們曾為歷代國王出力去反對領主;在帝國專制時期,他們也曾為貴族出力去反對國王,一直以來他們都是封建地主之間鬥爭的工具。現在,他們終於登上了歷史的舞臺,這次是為他們自己而鬥爭了。

路易十六本想通過召開三級會議來達到增加稅收、減少財政負擔的目的,但是他沒有料到第三等級也有自己參政的目的——它要求進行政治改革。三級會議的政治改革就是改變其原來的組織方式,包括第三等級的名額數量以及是按等級表決還是按人數表決等問題。

在三級會議召開的前夕,終於確定下了三個等級的構成和名額分配:

第一等級,僧侶代表中有大主教或主教48人,修道院長或司教長35人,教區司鐸208人;

第二等級,貴族代表中有242名貴族和28名高等法院成員;

人數最多的是第三等級,代表中有教士2人,貴族12人,行政官吏18人,各舊司法區議會成員108人,律師212人,醫生16人,商人和農民216人。

這種名額的分配方式直接決定著要按人數來表決的要求,這種要求就促使革命去打破特權,維護平等。

到了1789年5月5日,三級會議終於開幕了。國王親自主持這次在梅尼大會堂舉行的盛會。路易十六在會議上說了許多鼓舞人心的話,可是越說到後面就越展露出他開會的真實意圖,他盡說些國庫空虛,要減少開支之類的話。要求各等級協調一致,保持穩定;他害怕革新,一直在述說精神上的不安,而不提怎樣克服。

法國大革命是怎麼突然爆發的?

在國王的演說結束之後,掌璽大臣巴郎登上臺致詞,他講的也都是一些反動的話。他說,國王願意使人數最多、主要負擔捐稅的第三等級的名額增加一倍,但這並不等於同意按人數進行表決的議事方式。在關於錢的方面,國王和政府不排斥按人數進行民主表決的方法,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儘快解決問題,弄到錢;但是在其他政治問題上,則應當依照按等級來表決的傳統。——簡而言之,掌璽大臣的意思是政府召開三級會議的目的為了增收新稅,而不是容許人民達到自己實現改革的目標。政府蠻橫無理的給三級會議劃定範圍,只允許它討論稅收問題,並進行表決;除此之外,所有的改革一概排除。

第三等級“另起爐灶”

這種愚昧和粗暴的作風完全表現出了權貴的自私自利,以及對民意的極端無知。第三等級對此極為不滿,他們知道如果採用按人數表決的方式,就能利用人數上的優勢參政,促進改革。第三等級作為納稅人的主體,他們參加三級會議目的就是要促進改革,為公眾爭取到更多的權利,哪怕是以增加稅收為條件都未必能使他們滿足,更何況是增加稅收還不肯實施改革,因此革命的怒火就在其中醞釀。

這樣,權貴政府以為經過第一次會議,沒有做出任何許諾,就把一切給擋回去了。

5月6日,在三級會議開幕的第二天,三個等級的各自代表分別到各自的議院召開分會。接著,三個等級之間在審查代表資格的問題上出現分歧。特權等級主張各個等級分開審查,維持特權的存在;第三等級則主張共同審查。此時,特權等級開始倒向國王一邊,共同聯合起來反對第三等級,維護按等級進行表決的方式。這樣,會議一直開到5月27日還是毫無結果。

五個星期過去了,第三等級察覺到,由於特權等級拒絕聯合,而自己本身已經取得全體國民的信任,因此拋棄特權等級,自行召開國民議會的時機已經到來了。為此,第三等級決定不再管特權等級的行動,獨立進行了審查。6月17日,在西哀耶斯的倡議下,第三等級單獨組成國民議會,正式宣告自己的法蘭西的合法代表人,另外兩個等級由於拒絕審查,因此不承認他們為代表人。從此三級會議變成了第三等級自己的會議,變成了人民的會議,等級制度被廢除了。

法國大革命是怎麼突然爆發的?

一切權力歸國民議會

國民議會成立後的第一個行動就是宣佈立法權不可分,由此把特權等級置於自己的統領之下。之後又對宮廷的新稅收進行了否決,宣佈這種稅收不合法,在議會解散時要立即停止徵收。此外還維持原有的公債,保障債權。

這些措施得到了全體國民的擁護,同時也遭到宮廷權貴和特權階級的強烈反對。權貴們決定鎮壓平民的叛亂,強制關閉了三級會議的會場,使國民議會失去開會的地點,讓它無法正常運轉。

6月20日,當國民議會的議員們來到會場的時候,發現那裡已經佈滿了軍隊。議員們對此十分不滿,他們提出了抗議,並且堅決繼續開會。這時有人呼籲到網球場去開會,這個決議立刻被接受了。他們在網球場上宣誓非待法蘭西憲法產生,否則議會絕對不解散。

君權的第一次動搖

6月23日,軍隊又開來,封閉了網球場,並且把三級會議的會場團團包圍。大門只給議員們開放,其他人不準進入。這天,國王又親臨現場,他用盛氣凌人的腔調警告國民議會的議員,命令撤銷國民議會,恢復三級會議的劃分,並且廢除議會的改革主張。最後國王威脅說,如果他再遇到國民議會的反抗,就要斷然採取措施進行處置。

國王離開後,僧侶和貴族們也遵命離去,唯有平民代表仍然堅守不動,不願離開座位。在米拉波、西哀耶斯卡睦等人的激情演說下,議員們決定抗命,並且宣告他們只受命於人民而不是國王,只要用刺刀才能把他們趕走。——這一刻,王室的權威動搖了,無論是法律的創議權還是道義的力量都站在了國民議會的一邊。

國王和他的顧問們看見命令已經無法使國民議會就範,於是決定動用軍隊來保衛政權。他們想要利用軍隊的力量把國民議會遷移到其他地方,或者乾脆解散。7月9日,國民議會上書國王,要求他把軍隊調離凡爾賽。但是國王拒絕了,這樣和平改革的機會因權貴的頑固而喪失,暴力也就在暗中醞釀。

法國大革命是怎麼突然爆發的?

就在這個時候,首都巴黎出現了騷亂,民眾對國民議會的狀況十分擔憂,加之巴黎生活必需品的睏乏,在城內爆發起義的可能性十分大。資本家害怕破產,知識分子熱愛祖國、熱愛民主,平民為生活所迫,他們都把自己的苦難歸咎於特權階級和宮廷貴族,都支持國民議會的變革主張。在巴黎的廣場、公園等公共場所裡時常聚集許多人群,共同討論局勢,騷亂事件時有發生。緊接著就暴發了巴黎起義,並最終以攻克巴士底獄而告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