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安 建設生態宜居江城、歷史文化名城、融南發展新城

蓬安 建设生态宜居江城、历史文化名城、融南发展新城

蓬安城市景觀

│現│場│踏│訪│

2018年12月24日,記者來到蓬安縣相如故城項目建設現場看到,工人們正迎著寒風,進行樹臺貼磚、工程掃尾等工作。目前,相如故城啟動區的項目建設已基本完工,玉環書院、城隍廟等文物修繕工作相繼啟動。

“我縣大力推進‘旅遊+生態+文化’融合發展,以相如故城為核心,啟動實施了相如故城保護開發工程,配套建設相如湖溼地公園、愛情小鎮等旅遊景點,總投資達57億元。”蓬安縣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工程內容包括老街區風貌整治、古建築保護修繕、特色文化景點打造等。

下一步,蓬安將緊緊圍繞“擦亮相如故城這張金字招牌”的目標定位,按照“修繕故城、展示故城、開放故城”的思路,爭創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打造相如故城國家5A級旅遊景區。

│做│法│措│施│

去年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蓬安緊緊扭住發展第一要務,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高質量發展要求,堅持“五大發展理念”,全面貫徹“155發展戰略”,統籌推進項目建設、產業培育、改革開放等重點工作,縣域經濟發展穩中有進、穩中提質、穩中向好。

精準脫貧:堅持精準方略,下足“繡花”功夫,不斷推動精準脫貧向更高層次邁進。截至目前,全縣共退出貧困村156個、減貧51690人,貧困發生率降至0.2%。

汙染防治: 嚴格落實環境保護 “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堅持管行業必須管環保、管發展必須管環保、管生產必須管環保,堅決打響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三場保衛戰,馳而不息改善生態環境質量。

項目建設:圍繞現代農業、生態環保、基礎設施、園區建設等重點, 深度挖掘、 精心謀劃, 及早敲定2019年擬實施重點項目。 落實專項項目前期工作經費, 暢通並聯審批、 聯合踏勘、 會商會審 “綠色通道”,成熟一批、開工一批,確保在2019年一季度前開工率達到40%以上。

│社│會│反│響│

蓬安縣居民楊德華:相如故城的保護開發,燕山大道、順蓬營一級公路蓬安段道路建設加速推進,打通連接南充主城區的快捷通道, 建設標美大道和特色街區……這一切讓蓬安的城市一天一個樣, 面貌煥然一新。作為一名蓬安人,我感到十分自豪。

蓬安縣兩路鄉石板店村村民羅鳳明:過去村裡沒有致富產業,農民沒有一技之長,道路、水渠等基礎設施都不完善。扶貧幹部來了,村子慢慢就發生了變化,不僅新修的房子外觀漂亮,綠化和公共服務也做得好,路修通了,產業也發展起來了,我們可以通過入股分紅,還可以在家門口務工增加收入。

今年村裡的紅心柚產業迎來了大豐收,還舉辦了首屆柚子節,大家都賺了一筆,大家對好日子有了盼頭。黨委、政府這麼幫我們,大家都充滿幹勁,要靠辛勤勞動致富奔小康。今年,村裡還組織起了文藝隊,逢年過節表演一些節目,有我們愛聽的歌曲,有我們愛看的舞蹈、小品,生活真的是越來越好了!

│工│作│亮│點│

項目建設:2018年全年實施重點項目121個、 年度投資171億元, 完成投資199.7億元, 佔年度計劃的116.8%。其中5個省級重點項目完成投資31.7億元、23個市級重點項目完成投資132.7億元。截至目前,67個新建項目全部開工、開工率100%。

精準脫貧:新建村組道路262公里、小微水利設施310處,完成C、D級危房改造815戶、實施“五改三建”2631戶,建成脫貧奔康農民產業園58個,建成達標衛生室58個、文化室58個,新建農民健身工程39處、文化院壩34個。

改革開放:推行“清單制+責任制”,深入實施“救急難”、農村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等國省改革試點。新成立常豐農業、佰宜工業發展公司,縣屬國企數量達到9家。在全省全市率先推行“最多跑一次”工作法,經驗做法被多家主流媒體報道。 精心舉辦蓬渝經濟洽談會、西南財大總裁班蓬安行等專題活動,積極開展沿鏈招商、叩門招商、以商招商,成功簽約優質項目26個,到位資金73億元。

│差│距│與│不│足│

脫貧產業效益未能充分發揮。 一些貧困村受區位條件、 自然稟賦和種養習慣影響, 產業發展選擇面較窄,缺乏“拳頭產品”和特色品牌。部分特色產業見效後,其他貧困村、貧困戶跟進效仿,造成產業同質化現象。

工業支撐較為乏力。部分企業投資意願減弱,受原材料短缺、工業出廠品價格指數上漲等多重因素影響,工業園區部分企業生產經營困難, 工業穩增長壓力較大。

消費拉動能力不強。零售批發、餐飲酒店等傳統商業經營成本不斷增加,擠佔了利潤空間,傳統服務業亟待轉型升級;縣城大型商貿綜合體數量不多,農村購買力外流現象較為嚴重,加之異地網購佔比較高,本地電商企業較少,商氣不濃、消費不旺的問題依然存在。

│書│記│感│言│

蓬安縣委書記蒲國:2018年以來,蓬安堅定不移實施項目推動戰略,開年就抓緊、起步就衝刺,任務部署早、工作啟動快,全面鋪開“五大工地”,施工現場有進度、有亮點,黨員幹部有激情、有狀態,大家你追我趕、擊鼓奮進,項目攻堅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2019年,我們將突出“蓬安縣10件大事”,以項目為總抓手,一切盯著項目看、一切圍著項目轉、一切扭著項目幹。要提速前期工作,在提前下達2019年119個重點項目的基礎上,加大人力物力投入,迅速把項目謀劃的“紙張飛揚”轉化為項目建設的“機械轟鳴”。要加快施工進度,大力踐行“一線工作法”,保持項目推進的高壓態勢,實現投資量、實物量、工作量“三量齊增”,推動簽約項目儘快落地、新建項目儘快開工、在建項目儘快竣工,確保新建項目在2019年一季度開工率達到40%以上。要強化項目保障,大力探索新辦法,大膽嘗試新途徑,籌集資金、優化環境、壓實責任,全力破解資金、土地、服務等瓶頸制約,為項目建設保駕護航。

同時,全力鞏固脫貧成效,堅持目標導向,如期完成年度目標任務,堅持問題導向,全面開展“回頭看”“回頭幫”活動,讓貧困群眾穩定脫貧不返貧。堅持融合導向,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造好“一區、五線、十鄉、百村”示範區,推動脫貧攻堅向更高層次邁進。

全力推進改革創新, 以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為著力點,持續用力抓好放管服、財稅金融、農業農村、國資國企等改革,特別是要進一步深入推進“最多跑一次”工作法,力爭在全國全省出典型、樹標杆。堅持把創造良好營商環境放在首位,著力構建“親”“清”政商關係,充分激發市場主體特別是民營經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並緊盯國省政策加強彙報銜接,突出相如故城、工業園區、鄉村振興等重點領域抓好招商引資, 讓更多項目資金落戶蓬安。

全力保護生態環境。 以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為契機,強力治理重點汙染源,不斷減少汙染排放總量。要養成“好習慣”,深入推進“大清掃、大整治、大規範”活動,愛護環境、呵護生態,共同守護美麗蓬安。全力打好風險防範,緊盯重點領域、重點行業、重點部位,多管齊下、多措並舉,排查整治,有效防控,確保社會大局安定有序。(記者 羅虹/文 梁洪源/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