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桃國際大數據谷: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大數據產業生態谷

仙桃國際大數據谷: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大數據產業生態谷

建成投用的仙桃學院外景圖

仙桃國際大數據谷: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大數據產業生態谷

加快建設的仙桃國際大數據谷形象顯現

仙桃國際大數據谷: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大數據產業生態谷

仙桃國際大數據谷: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大數據產業生態谷

“1+3+5+10+N”創新生態圈產業體系圖示

仙桃國際大數據谷: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大數據產業生態谷

仙桃國際大數據谷: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大數據產業生態谷

仙桃國際大數據谷納入中新示範項目範疇

集聚芯動力•加速智能化——

2018年10月13日,重慶市集成電路產學研政協同創新交流會第一次會議在仙桃國際大數據谷(以下簡稱數據谷)成功舉行。市委副書記、市長唐良智授予了“集成電路IC設計產業園”銘牌,並寄予“完善生態圈,點亮‘芯’夢想,加快推動集成電路產業創新發展”的期望。

“芯”動仙桃,智匯渝北。2018年以來,仙桃數據谷公司(數據谷的運營主體)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聚焦高質量發展,大力推進以大數據智能化為引領的創新生態圈建設行動計劃,做強基礎保障,做優創新平臺,做精關鍵技術,做實智能應用,做大數字產業。截至目前,仙桃國際大數據谷已建成投用商務樓宇約36萬平方米,在建樓宇約139萬平方米,累計投資60億元,引進高科技企業680家,入駐企業115家,創新創業人才2500人,大數據智能化創新生態圈初步形成。

為高質量發展賦能,為高品質生活添彩,仙桃國際大數據谷正朝著“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大數據產業生態谷”的總體目標闊步前行。

1 全新形象啟程

聚焦大數據智能化創新發展

“今天,仙桃國際大數據谷從前期產業探索步入到數字化引領、智能化發展的新徵程。”

去年6月1日,仙桃數據谷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汪小平發佈了仙桃國際大數據谷的全新LOGO、“1+3+5+10+N”創新生態圈的產業規劃和《仙桃國際大數據谷三年發展行動計劃》——

“XBV”全新LOGO中“X”指仙桃,由兩個相對的“V”組成,寓意“築巢引鳳,人才為本”的發展理念。“B”代表以大數據產業為驅動。“V”產業生態谷(Valley),代表數據谷三面環水、綠色生態的自然環境,同時也彰顯了數據谷是匯聚英才和科技產業的窪地。“全新logo呼應仙桃國際大數據谷將以開拓創新、奮發有為、融合共生、生生不息的運營理念全新起航。”汪小平說。

經過升級的“1+3+5+10+N”創新生態圈產業規劃是:“1”即大數據,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加快彙集核心數據源;“3”即集成電路設計、物聯網、人工智能三大關鍵性技術;“5”即智能汽車、智能終端、生命健康、航空產業、數字城鄉等5大重點產業;“10”即智能樣機生產平臺、全套3D打印平臺、外觀設計平臺、智能汽車協同創新平臺等10個開放共享平臺;“N”即N個創新企業集群,圍繞3大核心技術和5大產業領域,建立N個企業組成的大數據產業鏈、價值鏈和生態系統。

“佈局新產業、發展新技術、培育新業態、突出新理念、探索新模式”……為實現既定發展目標,該公司計劃用三年時間,重點推進“5大重點工程”,即“數據中心建設工程、仙桃大腦建設工程、獨角獸培育工程、開放共享平臺建設工程、仙桃品牌建設工程”,努力成為國家數字經濟示範區先行者。

2 『硬件』配置超讚

成就智慧生態的大數據『明星』

從一座山到一座“城”,從一個村子到一片“花園”,短短几年時間,那個2平方公里的貧瘠“仙桃村”發生了蝶變——

徜徉在如今的仙桃國際大數據谷,全玻璃“立方”的會議中心、海水“漣漪”般的規劃體驗館、積木“城堡”的仙桃學院以及在建的“指環王”、“小蠻腰”等,無處不流露出科技、前沿、時尚的氣息。

去年,數據谷被評為“2018中國大數據明星產業園”,在2018年“全國最美特色小城鎮50強”上亦是榜上有名。

是什麼力量改變了這一切?

“仙桃國際大數據谷的規劃設計起點高,對標國際化;理念新,走在最前沿。”仙桃數據谷公司副總經理陳煜紅介紹,項目由美國、意大利、臺灣、香港等知名設計單位設計打造。

在大師們的“操刀”下,仙桃國際大數據谷規劃形成了“一帶、兩翼、九園”,先後斬獲了“設計影響中國建築設計一等獎”“法國MIPIM戛納國際地產節大獎”等行業重磅獎項。其中,“指環王”“小蠻腰”項目還獲評中國工程建築行業互聯網發展最佳實踐案例。

“綠水繞青山,林木掩幽徑;人聚鳥輕躍,花落土含香……”有人說,仙桃國際大數據谷,就是一個“神仙谷”,因為這裡園區配套很好,生態環境太美。

三面環水的“陸島”辦公環境,60%的綠化覆蓋率,成就了這座綠色生態城。據介紹,數據谷的景觀工程總投資約1.56億元,景觀綠化面積約44萬平米,包括了河岸景觀、濱水公園、邊坡綠化、健身步道、觀景平臺及商業配套建築等建設內容。

“這裡將建成充滿科技感和未來感的智慧園區。”數據谷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公司不僅重視硬件建設,更加重視“軟硬件”的智慧融合,專門打造了運營信息化、數字智能化、服務平臺化、社區移動化的智慧服務平臺。

“吃在數據谷、住在數據谷,盡享一週城市時尚生活”是這裡對未來生活的暢想。經過幾年的耕耘,數據谷生活配套逐步完善,大米先生、佈麻佈辣等知名連鎖品牌去年強勢加入,三期“菁英人才公寓”和雲鼎匯別墅區初步建成,並引進龍湖集團創新“租+管”運營模式,將為入駐企業提供一流的辦公及生活服務。

開年不久,五輛嶄新大巴車加入到數據谷公交路網的隊伍。至此,仙桃國際大數據谷定製公交線路達到10條,運行26輛各類巴士,出行也將更加方便快捷。

3 『磁石效應』強勁

國際國內『高精尖新』項目紛至沓來

未來已來,將至已至。大數據智能化既是大機遇、大變革,又是大產業、大紅利。

2018年以來,仙桃數據谷公司先後與微軟、華為軟開雲、今日頭條、西部前沿應用研究院、秦嵩科技等28家科技企業及研究機構簽約,國際國內和龍頭企業和各類“高精尖新”項目紛至沓來。

這裡已成為重慶大數據產業投資的黃金“硅谷”——

2018年4月15日,由國家信息中心聯合渝北區共同設立的重慶西部大數據前沿應用研究院開院,這是西部地區唯一一個全面承接國家信息中心數據、人才和技術資源的產學研智庫平臺。

6月28日,重慶江波龍電子有限公司開業,將聚焦存儲芯片和服務。

6月29日,中國首家創業孵化器“今日頭條創作空間”正式落地。

8月22日,重慶協同創新智能汽車研究院正式揭牌,聯合高通、德州儀器、索尼、QNX等全球領先汽車電子核心部件供應商以及國內領先的整車廠商設立九個聯合創新實驗室,賦能重慶智能駕駛產業。

8月23日,中軟國際雲上軟件園(重慶)和解放號產業發展研究院正式投運。

8月24日,華為重慶DevCloud創新中心成立,將通過雲服務方式,開放華為近30年的軟件開發經驗,提供一站式的雲端DevOps服務。

8月25日,在國家農村農業部的支持下,渝北區和中冶賽迪聯合打造的全國初級農產品產銷對接公益服務平臺落戶,這是繼國家信息中心西部分中心之後,又一入駐數據谷的國家級大數據平臺項目。

9月15日,渝北區與微軟公司簽約,意味著重慶首個“微軟雲暨移動技術孵化計劃——重慶人工智能加速器”落戶數據谷。

……

“智匯八方、博採眾長”。在首屆智博會上,一大群孩子圍著“人機大戰”獲勝的AI法律機器人“大牛”問東問西;裸眼3D、VR全景體驗區排起了長隊……物奇科技、線易科技、鉅芯科技、光電信息研究院等20餘家入駐企業的40餘件炫酷狂拽“黑科技”華麗亮相,獲得如潮好評。

藉助智博會的東風,45個智能產業項目在智博會期間集中籤約,其中摩爾精英、ROOBO、創絡科技等20餘個項目落地數據谷。

成立才半年的IC設計產業園,已匯聚ARM、高通等10餘家全球頂級集成電路設計企業,並掛牌成立了重慶市IC(汽車應用)產業聯盟,確立了集成電路沙龍品牌,逐漸形成了集群規模、產生了鏈式反應,成為重慶市發展集成電路產業最集中、氛圍最濃厚、最具影響力的園區。

擁抱智能時代,加快推進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仙桃國際大數據谷起步早、腳步穩,努力奔跑,已領先“一個身位”。

4 政企學研合力

點燃轉型升級協同創新的“火焰”

在信息化發展新階段,互聯網是新基礎設施,大數據是新生產要素,雲計算是新服務模式,智能化是新發展動能。

去年以來,區委、區政府對標對錶黨的十九大精神,把握大數據智能化發展的新特點新趨勢,按照市委的決策部署,聚焦我區產業結構“痛點”,探尋轉型升級路徑,搶抓機遇,迅速行動,立足仙桃國際大數據谷加快構建“1+3+5+10+N”創新生態圈,植入“智能因子”,助力渝北傳統產業升級。

在渝北的智能化進程中,數據谷起到了突出的作用——

“‘兩中心一平臺’項目成功上線以來,已匯聚產業類、消費類、政務類數據13.9億條。”西部前沿應用研究院負責人介紹,國家信息中心與渝北區的合作正在逐步深化,將進一步強化數據服務定位和深入挖掘數據資源價值,在社會民生、政務管理、政府決策等方面提供諮詢參考。同時,將致力於對更多傳統企業進行“數據賦能”,更好地為重慶產業轉型升級提供平臺、數據、技術等支撐服務,逐步形成產業集聚效應,助力“數字渝北”建設。

“雲行千里,春華秋實。”2018年11月6日,作為當年新引入的開放共享平臺之一,華為“軟開雲”平臺上線投用。該平臺已完成第一批94家軟件企業雲資源的審核和發放,帶動效應逐漸顯現。

“仙桃國際大數據谷的10大開放共享平臺,已有6個平臺投入運營,先後推出了3D打印、外觀渲染設計、模擬智能駕駛、軟件雲服務、電子產品檢測認證等標準化服務100餘項,涵蓋產品研發全生命週期。”仙桃數據谷公司副總經理徐憶說。

據介紹,為營造良好“雙創”氛圍,數據谷在協同創新、培養人才、創業輔導等方面進行有效探索。一方面,依託仙桃學院、肯睿、Arm等平臺深化培訓體系建設,完成人才培訓約5000人次,人才培訓體系正逐步形成,3年內將針對性培養輸出大數據相關產業高端人才10000名,將為重慶大數據產業發展提供關鍵性人才支撐;另一方面,通過構建國際協同孵化體系,匯聚起PNP、安創空間、百創匯、今日頭條等10餘家孵化機構,完成在孵項目49個;另外,還建成了傳音研發中心、智能硬件檢測基地等多個關鍵性研發技術平臺,實現研發投入費用約6000萬元,成功申請專利和軟著247項,建立完善科研服務體系。

2018年12月,籌備已久的創新生態圈會員制正式試運營。“通過建立會員聯盟,構建創新生態圈產業生態循環系統和聯動共享機制,為企業會員提供數據共享、技術互動、人才交流的共享平臺,形成一個無形的創新生態系統。”徐憶介紹。

為優化和提升營商環境,去年底,仙桃數據谷公司與重慶市科風投、重慶報業集團、臨空投公司共組10億元的產業投資基金,“加碼”渝北區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領域的高成長企業,助力他們“茁壯成長”。

以大數據智能化為引領,促進產業鏈、創新鏈、資金鍊協同發展,推動新動能加速成長、新支撐加速形成、新產業加速壯大……未來,仙桃國際大數據谷大有作為、大有可為。

5 初心引領“追夢”

一步一個腳印跑出“加速度”

“我們都在努力奔跑,我們都是追夢人。”

對仙桃國際大數據谷而言,2018年取得了非常不易的成績,園區有了新形象,工作有了新成效。

“不管亂雲飛渡、風吹浪打,我們都要不忘初心、攜手奮鬥,一起追夢。”在年終總結會上,汪小平激勵大家,一步一個腳印跑出“加速度”。

敢於有夢、勇於追夢、善於圓夢。2019年是數據谷出形象、見成效的攻堅之年。該公司將按照區委、區政府的決策部署,堅持“守穩創新、行穩致遠”工作基調,圍繞“提速提質”,將規劃建設作為園區高質發展的“壓艙石”;突出“創新內核”,將產業發展作為園區跨越發展的“能量源”;深化“提檔提標”,將運營服務作為園區轉型發展的“加速劑”;致力“轉型升級”,將投資管理作為園區快速發展的“發電機”;貫穿“全面整體”,將品牌宣傳作為園區持續發展的“推進器”,高標準的建設,高質量的招商,高水平的營運,在打造智能產業的集聚、提升智能製造的水平、推廣智能產品的應用上下功夫,把仙桃國際大數據谷打造成為驅動渝北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的“核心引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