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洁:让摄影画面唯美一点,这有什么错?

袁洁:让摄影画面唯美一点,这有什么错?

我曾经听到过一段很尴尬的对话,是在一个摄影讲座上。那天讲座结束后一位老师点评一位学生的作品时说:“你的这张照片只能算是糖水片。”对方想了想说:“我知道,可我就喜欢糖水片。”

这就是所谓的“尬聊”,对话无法进行了。

这几年对流行于影友之间的糖水片的讨伐不绝于耳,很多专业人士 都认为糖水片是不好的,甚至根本不能算是摄影。在本书中我也对此发表过态度,但批评的同时有个问题更值得思考,为什么很多人偏偏就喜欢拍摄糖水片呢?如果糖水片不好,为何成现象级泛滥于影友的创作中呢?原因很简单,说白了,影友们打心眼儿里就不觉得糖水片不好。最起码在刚开始学习摄影的时候,他们内心中好照片的模式就是糖水片那样的。

我记得曾和一个学员讨论过这个话题。这位影友是一个房地产从业人员,他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做得风生水起,可谓异常成功,接触摄影后他拍了很多标准的糖水片。当他问我该怎样让摄影水平进一步提高时,我拿来一本杂志上的人物专访给他看。其中有幅照片记录了一个环卫工人正 在清洁北京公交车牌的瞬间,我问他这样的照片想过要去拍吗,他摇摇头 说:“我觉得这不是摄影,这是新闻图片吧。”

袁洁:让摄影画面唯美一点,这有什么错?

好了,问题的症结找到了。在很多影友心中,摄影就是糖水片那样的,那样的才是摄影,除此之外的都不是摄影。这个观点一定让专家学者们大跌眼镜。完全是反的,不是吗?在影友心中摄影就是拍荷花出淤泥而不染,就是拍大气磅礴的长城和新疆的草原与牛羊,拍西藏的妇女 和喇嘛......那种放在杂志上和报纸上的新闻照片怎么能算摄影呢?既然不算,他们也根本不会去拍那样的照片,连学都没兴趣学。可他们不知道,这种对摄影的定位等于直接拒绝了马格南,拒绝了新闻摄影大师拍 出的那些优秀作品,甚至等于直接忽视掉一部分纪实摄影的存在。

我一直坚信一句话:无定义不讨论,无标准不比较。那现在影友们 对“何为摄影”这样一个原命题出现了混淆,花再大的力气评价他们拍的照片好不好其实是没有价值的,还要找到源头。我认为糖水片的存在有它的合理性,那可以算是一种摄影,但请注意,那只是摄影众多类型中的一小类,它不是摄影的全部。如果你把摄影只等同于视觉美丽的照片,那绝对是不对的。你可以不去拍不美的照片,但不能拒绝承认有些看似不美的照片也同样是摄影,甚至是非常优秀的摄影。

那位来自于房地产行业的影友告诉我,他平时单位工作太忙,都是人际关系,各种开会,陪客户喝酒......世俗的东西让他很厌倦了,好不容易学习摄影来调剂生活,他只想看看美丽的东西,不想去看那些人间的恶,反正他不会去拍什么留守儿童,去拍什么孤寡老人,他对那些现实题材没有兴趣,而且每次看那类照片心里都很难受,他不想去面对这 种残酷的真相。

我想这应该是目前大部分摄影爱好者的心声,影友来学摄影是要调剂生活的,他们认为自己没有义务也不想去承担专业影像工作者的职业 使命与社会责任。这样想没有错,但有个问题大家想过没有,难道不接触残酷的真实,不想拍摄社会题材,就一定意味着你要拥抱虚假的和你无关的美吗?美也是有级别的,更是多元的。如果可以,摄影师应该追求更为高级的美,而很多影友目前所追捧的其实恰恰是含金量较低,最无力也是最虚荣的那种美。我认为这就有问题了。更何况摄影这种媒介本身就不负责逃避社会,它最原始的责任恰恰正是全面而有力的记录社会现实。

袁洁:让摄影画面唯美一点,这有什么错?

那些只是追寻画面视觉愉悦的美并不难做到,只需要稍加训练就能很快找到模仿的范式,我敢保证当你能做到后会很快对此厌倦。厌倦之后你该怎么办?这个问题太普遍了,此刻正困扰着无数遇到瓶颈而无法 前进的创作者们。

还有一种美的可能性值得影友们去追寻。我非常喜欢的新疆作家李娟曾经在她的《羊道三书》里描写过一个影像故事,这个故事非常打动我。李娟以一个汉人的身份入住到新疆阿尔泰地区的一个哈萨克家庭中,与当地的牧民们一起生活了一段时间,在这期间她带去了一个并不专业的相机,在日常无聊的时候她会给家中的成员拍照,之后冲洗出来插入到家中的相册中,这个相册最终成了家庭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物件。“平时它作为装饰品竖放在木箱上。卡西(哈萨克家庭中的大女儿)哪怕只有三十秒的空闲,都要取下影集匆匆翻看几页,再端正点地摆回去。 连揉面粉时都会将影薄摊开放在一旁,一边用力地揉,一边偏着脑袋细细揣摩......”

李娟并不是一个专业摄影师,她所拍摄的照片都不是传统意义上美丽的照片,更不是糖水片。说实话拍摄糖水片还是需要摄影技巧的,甚至需要一些专业的后期技术和相对专业的相机,这些李娟都没有。但这些最日常的照片还是让家人爱不释手,甚至充满魔力。我想象着一个纯 真的哈萨克少女在自家案台上一边揉面一边观看相册的画面,这个场景本身就能成就一张精彩的照片。家人们在这些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照片中获取了极大的阅读快感,没有人关心照片拍得有多美,曝光多么正确或者构图多么完美,但每次翻看都会有新的发现。比如,发现照片一角 上竟然有家中宠物狗的尾巴被纳入画面,或者照片中某个人的脚上竟然沾着牛粪......这么细腻的发现来自于这些照片被反复地观看和探寻,最终变得美不胜收,几乎超越了家庭纪念照片的本来属性,成为观看者填补生命空缺的寄托。

袁洁:让摄影画面唯美一点,这有什么错?

相反,糖水片往往经不起这种反复观看。我经常能在一些看似不美的照片上找到糖水片所没有的力量,这种力量让一张照片反倒接近了摄影的本质。

大家可以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你觉得丑的、不美的、反道德的照 片与你无关,那些你拍下来的表面美丽的照片难道就和你有关系吗?新疆的美景和你有关吗?你不拍它,它也一样那么美,不因为你的那一声快门它就变得更美,它是独立于你而存在的。按下快门,占有这个影 像,如果你不能从内心真的感知这个影像,与它产生心灵的互动,那这种美也是和你无关的,更是无意义的。

发到朋友圈里的炫耀很快会落寞,你需要源源不断供应这种炫耀才能撑起你的虚荣心,不累吗?拍摄美的照片没有错,但需要和你有关,和别人有关的美记录得再多,都只是体力劳动。在这个信息巨大的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在为自己寻找存在的价值,摄影人作为影像的创造者 更应该直面这个问题才对。

回到文章最前面的那段尴尬的对话,当学生胸有成竹地回答说他就是喜欢糖水片的时候,老师应该这样来告诉他:“追求糖水片的美没有错,追求美从来就没有错,但摄影的美是多元的,你需要知道还有很多种美不光是视觉的,或许追求那种美更具有挑战性,更值得成为摄影人 的目标——一张青春不在的容颜、一场冲突中的硝烟、一朵枯萎谢败的花、一个孤独无望的背影、一个愤慨嗔恨的眼神,等等——这些画面揭示出了孤独的美、衰败的美、牺牲的美、真实的美,甚至是残酷的美,但它们也是美,是更高级的美。”

追求这种美对于摄影师而言充满挑战。摄影师是美的记录者,只不过,好的摄影师应该探索那些不在表面的。有内涵的美,高级的美都不是简单的视觉刺激,它应该让人思考上三秒,拐上几道弯,需要花点工夫,甚至有时候你会觉得好像哪里出现了问题等待你去解锁。最终,让观看这样作品的你,也能变得美丽起来。

袁洁:让摄影画面唯美一点,这有什么错?

本文摘自《来!这样学摄影》之《美,有错吗?》 袁洁/著 中国摄影出版社

袁洁:让摄影画面唯美一点,这有什么错?

袁洁

摄影老师,作者。

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美术学硕士,现为吞像摄影创办人。

著有《光的喜剧——有关摄影的想象》《来!这样学摄影》。

购买本书

特别签名版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管理员为好友咨询。同时您还会获得定制精美书签一张(五款随机赠送一张)和吞像摄影直播间15元优惠券。

小美老师:Amei17032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