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正信不要迷信,是個中國人都應該惡補點風水知識

要正信不要迷信,是個中國人都應該惡補點風水知識

中國人與風水素來總是有些曖昧不清的。自有史考證以來,風水思想或文化就貫穿人類生產生活的始終,並一度與家事、國事、天下事緊密關聯。上至帝王將相,下至平民百姓,無論婚喪嫁娶、禍福倫常,還是購房置地、添丁納財,甚至是坐賈行商、謀事行事,都或多或少離不開要對其風水要作一番考量與測算。因此,就中國的整體風水文化發展理路而言,可謂是源遠流長並根深蒂固。存在總有其合理性,延續必有其可行性。不管當前世人對風水的採信度如何,也不管科學技術發展到何種程度,我們都應該對風水抱有理性的正信態度,而非盲信、他信、拒信或者迷信。

要正信不要迷信,是個中國人都應該惡補點風水知識

風水自其濫觴伊始,因為諸多原因被人為套上了各種各樣神秘玄妙的光環,因此要想徹底解密風水文化絕非易事,更不是人人都能夠分得清、看得懂、道得明的。這也是為什麼過去風水被皇家王室作為宮廷絕學秘而不宣,而一些無德無良的江湖術士或巫婆神漢又趁機把其當作裝神弄鬼的邪術的主要原因。因為無知,所以神秘;因為深奧,所以神奇。

要正信不要迷信,是個中國人都應該惡補點風水知識

其實,真正的風水學,是一門集天文學、地理學、自然學、物理學、地質學、氣象學、生態學、景觀學、環境學、建築學、規劃學、天體運行方位學、磁場學、歷史學、社會學、倫理學、宗教學、民俗學、禮儀學、命理學、數理學、量子力學、國學、中醫學、養生學、氣功學、禪修學、哲學、美學、心理學、行為學等為一體的綜合型跨界學科,風水學所依據的理論體系其實就是天人合一的自然生存法則,其實質並不神秘,因為博大精深、學術穿插、運算繁雜,所以又顯得有些神秘兮兮。

要正信不要迷信,是個中國人都應該惡補點風水知識

通過藉助現代物理學理論和儀器設備初步可以探知,當前人類所賴以生存的世界除了能夠看得見、聽得到、摸得著、聞得出的感覺世界(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外,還有一個超感覺世界。在超感覺世界裡,有著以常識無法想象的奇妙現象,其奇妙程度甚至超出人們的想象空間。大到浩渺宇宙,小到超極微的夸克、輕子等粒子,都是由超感覺維度的空間、時間及能量混合而成的,充滿著奇妙、神秘,超感覺世界與感覺世界有著本質上的不同。人們習慣上相信能夠認知到的事物,而對於超出人的認知能力範圍的事物,要麼一律斥之為虛妄怪誕,要麼或信或疑。其實,已知並不說明未知,未知並不說明虛無,無知也不說明沒有。對風水而言,我們自始至終就缺少一個根本上的正信態度,而這種正信,除了強調正直的信念,更強調有正確的信念。

要正信不要迷信,是個中國人都應該惡補點風水知識

從“風水”一詞的起源來看,易學界目前一般認為最早出自東晉郭璞所著的《葬書》:“葬者,乘生氣也。夫陰陽之氣,噫而為風,升而為雲,降而為雨,行乎地中則為生氣……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謂之風水……風水之法,得水為上,藏風次之。”意思是說,人在充滿生氣的地方才能更好地生存,而氣遇到風就會擴散,遇到水就會停止,所以古人就發明了一些讓生氣匯聚而不擴散、運行而不停止的方法,這就是風水學。自此,藏風、得水、納氣、聚氣,也就成為風水師調理風水的重中之重。

要正信不要迷信,是個中國人都應該惡補點風水知識

風水理論的核心在於“氣”,如迎氣、納氣、聚氣、藏氣、旺氣、運氣、生氣等,這也是風水之學的神秘所在。那麼,究竟什麼才是風水學中所說的“氣”呢?“氣”的本質究竟是什麼呢?古人認為,“氣”是選擇生存環境的基本標準。這個氣不僅指空氣,而是一種富含多種成份、表現多種形式的氣場,它雖看不見摸不著,但是它確實存在,並且與人的健康、禍福等息息相關,古人把這種氣叫做“炁”(讀如氣)。

要正信不要迷信,是個中國人都應該惡補點風水知識

風水上,“炁”是一種意識流,是“場”的一種狀態;養生上,“炁”是一種療愈能量,是人的靈體所需要的能量。“炁體”即存在於宇宙萬物間的一股生生不息的能量流或能量體,道教中亦有“一炁化三清”之說。只因“炁”與“氣”同音,“炁”又是個生僻字,所以中醫、養生、風水著作乃至日常生活中通常都把“炁”稱作“氣”,但實際上風水三元素“風、水、氣”中“氣”的涵義就是“炁”的概念。

要正信不要迷信,是個中國人都應該惡補點風水知識

近代物理學也有了新的認識:德國科學家萊布尼茨將“氣”定為“以太”,認為是人們所想象的最稀薄的物質;英國科學史家李約瑟將“氣”視為“輻射能”;日本物理學家湯川秀樹將“氣”看成類似的“量子場”;我國著名物理學家錢學森認為,“氣”是一種“電磁波”,是值得注意的“微波”;美國當年兩位年輕的科學家彭其亞斯和威爾遜發現了“宇宙背景輻射”,並因此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這種“宇宙背景輻射”與風水中的“氣”極為相似。這一切都說明了風水中的“氣”是客觀存在並有一定科學依據的,這與《易經》中“二氣感應以相與,天地感而萬物生”的描述都有殊途同歸之妙。

由此可見,風水學中所說的“氣”,指的就是一種生氣,就是蘊涵無限生機、能化育萬物的宇宙原始之氣,這種氣無法感知,但又客觀存在、非常需要,所以中國自古至今就有一些諸如“鍾靈毓秀,人傑地靈”“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地善則苗秀,宅吉則人榮”等之類的祈願或向好,甚至連對人都有氣質、氣度、氣勢、氣息、氣場等各種各樣的說法和講究。

要正信不要迷信,是個中國人都應該惡補點風水知識

中國的風水學發展史大致經歷了八個時期,具體可歸納為:萌芽於先秦時期,醞釀於秦漢時期,傳播於魏晉南北朝時期,蔓延於隋唐五代時期,盛行於宋朝時期,氾濫於明清時期,衰落於晚清民初時期,重新崛起於當前時期。如今在港澳臺地區,甚至歐美、日韓及東南亞等國家或地區,風水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種,正越來越受到重視,看風水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或工作的一部分,風水從業者也越來越多地從臺後走向臺前。

另外,今天的風水觀與過去相比,已有了諸多改變。一方面是物質文明的高度發達讓當代風水與古代風水相比,在對人、事、物的推斷和預測等方面已發生了多方面的變化;其次,風水文化在其傳承過程中被人為注入的一些糟粕、故弄玄虛、虛假理論或封建落後思想也當該揚棄或清除;再有,當前社會是一個信息高度融合的社會,從事風水行業者絕不能弊帚自尊或固守一派之見,而應當兼容幷蓄、取長補短、去除偏見、科學論證。於此,風水作為中國傳承最久、最密的一大國粹才能真正堂而皇之地得以復興和發揚,進而去弊澄明地為國計民生謀求無盡福祉。

要正信不要迷信,是個中國人都應該惡補點風水知識

因此,對於風水而言,我們應該倡導一種積極正視的態度。不能把風水一概當作牛鬼蛇神、妖魔鬼怪一樣去迷信或打壓,也不能把風水當作一切靈丹妙藥一樣去強加附會和推行。真正的風水態度,應該是正信的態度,也即科學辯證、理性對待、批判吸納的態度;真正的風水從業者,更應該有造福蒼生、德慧兼備、務實求真的風水精神。誠如無常派風水先師章仲山所言:“醫家不盡心力,心眼不到誤下藥,危害一人;而地師心眼不到,誤扦墳墓或誤斷風水,則絕人一門。”風水如此之重,必當慎重。


要正信不要迷信,是個中國人都應該惡補點風水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