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正佳:推動中國漆藝走向國際

福建是中國漆藝的強省,福州是脫胎漆器的故鄉。福州脫胎漆器髹飾技藝已經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福建脫胎漆器因此被世人稱為“東方黑珍珠”。


傳統技藝需要一代代人的薪火相傳,優秀傳統文化提供了孕育創新的土壤。以當代新銳為核心的中國現代漆藝家,正在重塑一個完善的漆藝術發酵環境。一些有識之士正積極推動中國漆藝術的發展。福建沈紹安脫胎漆器有限公司董事長林正佳便是其中一人。

林正佳:推動中國漆藝走向國際

福建沈紹安脫胎漆器有限公司董事長林正佳

說到脫胎漆器在福州的發展歷史,必然要和“沈紹安”這個名字連在一起。以福州脫胎漆器鼻祖沈紹安名字而命名的沈紹安漆藝館自開館以來,在推動中國漆藝發展上做出了不懈努力,作為2016年福州國際漆藝雙年展外圍展區之一,沈紹安漆藝館於8月19日緊鑼密鼓地舉辦了“首屆中國漆人節”。

林正佳:推動中國漆藝走向國際

中國漆人節開幕式現場

林正佳:推動中國漆藝走向國際

首屆中國漆人節

為了更好地宣傳漆文化的藝術魅力,讓更多人瞭解漆藝,藝術廈門採訪了福建沈紹安脫胎漆器有限公司董事長林正佳。

對於“首屆中國漆人節”的舉辦,林正佳在採訪時表示:“作為一個福建企業家,我覺得我有責任有義務去搭建一個更大的漆藝平臺,將沈紹安脫胎漆藝發揚光大。福建的沈紹安脫胎漆藝是中國傳統工藝的三寶之一。‘中國漆人節’將漆藝術家凝聚在一起,傳承中國傳統漆文化,這也是在落實現在國家提倡的工匠精神與文化軟實力。”

林正佳:推動中國漆藝走向國際

林正佳:推動中國漆藝走向國際

首屆中國漆人節

林正佳進一步說道:“福建沈紹安脫胎漆器有限公司在繼承傳統脫胎漆藝技法的同時,弘揚漆藝精髓,與漆藝愛好者共襄漆人節盛會,目的是為搭建一個涵蓋原材料生產研究、漆藝創作及展覽、漆藝學術交流、藝術品交易等方面,疏通漆藝行業發展的生態鏈,創造一個交流、合作平臺,以推動福建漆藝術、中國漆藝術走向國際,讓漆藝的文明火種淵遠流長。”

中國漆藝術的傳承離不開新一代的崛起。林正佳透露:“未來我們將發展漆藝術公益事業,漆研究院。從學生抓起,從根基裡培養起來。將與亞洲生漆研究院深入合作,把資源整合起來。品牌和傳承兩者兼顧,既要有工匠精神,還要有文化精神和誠信精神。”

林正佳:推動中國漆藝走向國際

沈紹安蘭記漆器

【沈紹安脫胎漆器】

沈紹安脫胎漆器繼承發揚歷代髹漆技藝傳統,沿襲古法“巧法造化,質則人身,文象陰陽”的要求,研製出千文萬華的髹飾技法。福州特產的脫胎漆器與內地漆藝有著顯著的不同,即採用了脫胎法。所謂“脫胎”,即是先以泥土或石膏等塑制器物的形象作為坯胎,而後用苧麻布或綢布裱在泥胎上髹漆數遍,待陰乾後脫去原胎,留下漆布雛形。脫掉原胎的漆器自然輕巧靈便,再經過上灰底、打磨、髹漆研磨,最後施以各種裝飾紋樣,遂成光亮如鏡的成品。

時至今日,中國漆藝術平面與漆立體制作仍然從沈紹安脫胎技藝中獲得啟迪和滋養。

林正佳:推動中國漆藝走向國際

【沈紹安脫胎漆器特色】

1

精工細緻,平滑無暇

沈紹安脫胎漆器不同普通漆器,他的工藝繁複,精緻。沈氏祖訓要求品質需精益求精,代代相傳。每一件沈紹安漆器精品,都歷時數月,經過幾十甚至上百道工序完成,精工細作,被譽為“東方珍品”。

2 光澤如鏡,瑩瑩照人

大漆漆膜具有天然“光可照人”的光澤,沈紹安脫胎漆器充分發揮大漆的特點,不怕水浸,不褪色,歷百年依舊光亮如新。

3 體薄質輕、纖巧獨特

沈紹安脫胎漆器最為重要的貢獻之一就是研創脫胎技法,郭沫若曾賦詩“舉之一羽輕,視之九鼎兀”盛讚脫胎漆器,充分體現沈紹安脫胎漆器體質輕薄,纖巧獨特的特徵。

4 彩漆鮮豔華麗,金銀斑斕奪目

中國歷史上漆器多為朱黑二色,明清時期也只有黑、朱、黃、綠、褐、金等深色漆,沈紹安及後人獨創並研發淡彩漆及泥金銀薄料的絕技使得脫胎漆器鮮豔斑斕,光彩照人。這也是沈氏家族最為重要的貢獻之一。

5 髹飾技藝繁多,千文萬華,紛然不可盛識

沈紹安脫胎漆器髹飾技藝多達數十種,千文萬華,卓越多姿。傳統的技法有黑推光、色推光、薄料漆、彩漆暈金、印錦紋、嵌銀上彩、臺花等;新中國成立後,又發展赤寶砂、堆漆浮雕、仿彩窯變、變塗、仿青銅等諸多技法。

6 適用性強、品種隨著時代變化而發展。

沈紹安脫胎漆器自創制以來,融貫中西,品種不斷隨著時代創新,不僅有日常器具,還有觀賞陳設的藝術品。新中國成立後,還從傳統平面漆繪中衍生出全新的藝術畫種——現代漆畫,為現代福建漆藝的茁壯成長奠定最為穩固的基石。

福建省漆藝歷史悠久,在傳承中不斷髮展,福建省政府也對漆藝的發展給予高度的重視與支持,為了更好地宣傳漆文化的藝術魅力,提升中國漆藝從業人員的地位及影響力,促進中國漆藝術產業的蓬勃發展,需要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

2016藝術廈門博覽會首設博覽會中規模最大中國現代漆畫展區,成為一大亮點。

林正佳:推動中國漆藝走向國際

林正佳:推動中國漆藝走向國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