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理財產品說明書都寫了什麼,怎麼看

銀行理財產品說明書都寫了什麼,怎麼看
購買銀行理財產品那麼些年,有一些投資人把產品說明書打印出來留個備份,有些投資人從來沒有看過產品說明書;實際上理財產品說明書是瞭解理財產品最好的渠道,值得投資人更多的關注!

日常所見銀行理財產品說明書平均有八頁A4紙大小內容,和基金合同及基金招募說明書動輒六七十頁的說明書已經算是內容很少的!直奔主題,銀行理財產品說明書怎麼看,重點關注這三點:

1、標題及LOGO;

2、基本信息;

3、投資對象。


一、標題及LOGO

為什麼把產品說明書標題和logo放在三個注意點的第一個?大家應該不會對新聞或報紙上這樣的報道感到陌生:

  1. 某某在某銀行購買了理財產品,結果買的是保險;
  2. 某某在銀行買的理財產品虧損了,結果發現是基金;
  3. 某某在銀行購買的理財產品,竟然是代銷產品而不是銀行自營理財。

產品說明書頭版頭條第一個標題就寫明瞭產品的名稱以及發行機構,這是銀行自營理財的直接證明,只需看一眼就能防止出現上述情況,絕對是性價比最高的一個注意點。

二、產品基本信息

理財經理在銷售產品時,一般都會把產品基本信息和客戶做個介紹,這一點投資者多數是瞭解的。先小人後君子吧,產品基本信息可以關注這三點:

1、產品收益類型:收益類型即說明了產品是否保證本金;在購買保本理財產品時,務必多留一個心思,確保在產品說明書中明確找到保本這兩個字;

2、產品風險等級:銀行會對發行的理財產品風險做一個風險評級,如果內部評級風險較高,就要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謹慎選擇;

3、產品成立日:銀行理財產品都有募集期,在產品正式成立前即募集期間購買理財產品,僅有活期利息;這和投資者實際收益率相關,購買的時間越早,就會拉低了實際收益率。

(特別搶手的理財還是早點購買吧)

三、投資對象

產品投資對象列示了理財募集資金具體投資範圍,常見的投資標的有貨幣市場類資產、固定收益類資產、權益類資產。分三步驟看產品投資對象:

第一,關注是否投資權益類資產。一般情況下投資於權益類資產的產品風險相對較高、波動性比較大;

第二、關注固定收益類資產具體範圍。固定收益率資產種類較多,常見的有國債、金融債、公司債、次級債、票據、債券回購等;不同類資產類型風險特徵不一樣,例如次級債風險就相對比較高;

第三、關注資產配置比例。權益類資產配置比例越高,風險越大;細心的投資人可能留意到過資產配置佔比超過100%情況,這是代表著理財產品會進行槓桿投資,需要投資者自己衡量利弊得失。

最後再和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理財產品的一些風險提示,很多理財產品說明書這部分內容都是類似的,詳見下圖:

銀行理財產品說明書都寫了什麼,怎麼看

這些風險提示都有助於從宏觀上了解理財產品的投資風險,對於投資很有價值!

溫馨提示:不同類型的理財產品說明書會有不同的差異,還需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我是行簡,向私人銀行家邁進的小學徒,分享閱讀筆記和理財知識!瞭解更多理財乾貨記得關注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