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的背後,有著怎樣的故事?

“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的背後,有著怎樣的故事?

世人在論及曹操的奸雄身份時,一個重要的依據是他對陳宮說過的一句話,“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此語自私自利自我,把他當作人生信條的人當然也絕非善類。更何況這句話的背後還有一個卑劣至極的故事,這個故事出自《三國演義》的第四回。

《三國演義》中說曹操以獻寶刀為由刺殺董卓,卻因被呂布撞破未能成功,情虛脫逃。董卓行文各處捕拿他。曹操在路上恰巧被正當縣令的陳宮所獲。陳宮密問,知其用意,感其忠義,棄官與之同逃。路過曹操故人呂伯奢家,同往投宿。伯奢殷勤招待,自己出去買酒,吩咐家人預備餚饌。曹操心虛,聽得廚下磨刀之聲,疑其有不良之心。再聽,又聽得裡面說道:“縛而殺之可乎?”曹操說:“是了。”就和陳宮拔劍入內,把呂伯奢家人一齊殺死。直殺到廚下,見綁著一隻豬。陳宮說:“孟德心多,誤殺好人了。”兩人只得匆匆起行。路遇呂伯奢買酒回來,曹操又把他殺掉。陳宮大駭。曹操說:“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使天下人負我。”陳宮聞言,惡其狠心毒手,乘曹操熟睡後,想要把他殺掉。但後來一想,如此出爾反爾恐被天下恥笑,就棄了曹操而去。

羅貫中筆力不凡,將這個故事描畫得生動鮮活具體,一幅“奸雄”行奸圖躍然紙上,且“寧我負人,毋人負我”這話現實得錐心,很是合適曹操,正好暗合了大眾對於曹操“奸”的期許和定位。

但故事好看,語言刺心,有時卻並不等同於真相,起碼這個被人交口相傳的故事,於史是沒有記載的。

董卓廢立後,曹操改變姓名、棄官東歸是有的,卻並非因獻刀行刺。“卓表太祖為驍騎校尉,欲與計事。太祖乃變易姓名,間行東歸。”

曹操東歸的原因,據《魏書》載是曹操知卓必敗。董卓之暴虐世所罕見,天怒人怨,政治嗅覺敏銳的曹操嗅到他的失敗氣息,因此回鄉募兵早圖大事。

曹操被縣令所捉既而釋放也確有其事,世語曰:“中牟疑是亡人,見拘於縣。時掾亦已被卓書;唯功曹心知是太祖,以世方亂,不宜拘天下雄俊,因白令釋之。”曹操路過中牟縣,為亭長所疑,捉住送到縣裡,有認得他的人,把他放了。事情屬實,然縣令卻並非陳宮,陳宮也並沒有參與餘後的事。

至於事件的高潮部分——曹操殺死呂伯奢一家,則是作者羅貫中結合多種史料並加以潤色修改的結果,目的當然是為顯曹操之“奸”了。

魏書曰:太祖以卓終必覆敗,遂不就拜,逃歸鄉里。從數騎過故人成皋呂伯奢;伯奢不在,其子與賓客共劫太祖,取馬及物,太祖手刃擊殺數人。

世語曰:太祖過伯奢。伯奢出行,五子皆在,備賓主禮。太祖自以背卓命,疑其圖己,手劍夜殺八人而去。

孫盛雜記曰:太祖聞其食器聲,以為圖己,遂夜殺之。既而悽愴曰:“寧我負人,毋人負我!”遂行。

結合以上的史料看,曹操殺人是有的,“寧我負人,毋人負我”一語也可能存在,但我更願意相信它是類似“燕雀焉知鴻鵠之志”的作者的浪漫創造。呂伯奢並未被殺是確切無疑的,甚至可以說曹操殺人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父親曹嵩的好友呂伯奢當時不在家中。呂伯奢是曹操唯一的相識,而他的兒子和府上的賓客們和曹操既沒有親族關係,也夠不上所謂朋友,甚至連熟人都算不上,曹操當時所處的境地,是全然陌生的。

他以戴罪之身出逃,難免神經緊張,或出於疑心,或者呂氏几子確實曾夥同賓客打劫曹操(打劫一事在亂世很常見),總之流血事件最終發生了。

但和《演義》敘寫的不同,歷史上的“寧我負人,毋人負我”事件中並沒有呂伯奢和陳宮的戲份,事情的過程也並不複雜糾結,甚至有可能是類似於“崑山龍哥被反殺”案的故事。

曹操可能確係奸雄,但以此事作為判說曹操之“奸”的依據卻並不合適,縱令你我身處其境,有別種選擇乎?為求自保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