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尊崇軍人無小事,掛牌“光榮之家”只爭朝夕

「时评」尊崇军人无小事,挂牌“光荣之家”只争朝夕

作者 :伍裡川

時近年根,一些地方發放光榮之家牌匾、軍屬證的新聞上了“頭條”。

這是國家關懷與民間期冀相合拍的必然反映。抓緊時間把尊崇軍人的相關事務推開,讓熠熠生輝的“軍味符號”、國家印跡,擁抱合乎政策的每一個面孔,意義重大,影響深遠。

「时评」尊崇军人无小事,挂牌“光荣之家”只争朝夕

牌證雖“小”,茲事體大。在春節臨近之時,更需全力推進,讓暖意與喜悅在人心激盪。門上的儀式,素被中國民眾看重,因其代表和顯示著一個家庭的榮光與希望。在一年最重要的節日裡,懸掛喜慶、榮譽之物於門頭,契合國人心理。

公眾注意到,1月17日有消息稱,安徽黃山屯溪區表示將於2019年春節前上門發放、懸掛光榮牌約7000餘塊。

「时评」尊崇军人无小事,挂牌“光荣之家”只争朝夕

此前,安徽合肥市廬陽經開區統一給軍人家庭發放“光榮之家”牌匾。1月9日,安徽省天長市舉行為軍人家庭集中懸掛光榮牌暨軍屬證發放啟動儀式,軍屬們拿到了期待已久的軍屬證。去年12月底,浙江省岱山縣為5戶退役軍人頒發了光榮牌,並要求全縣抓住元旦、春節期間開展擁軍優屬活動的契機,紮實有序地落實掛牌工作。

統一發放光榮之家牌匾、軍屬證,是尊崇軍人和尊重軍人家庭的事實體現,是中國對軍人和軍人家庭所作出的貢獻予以權威認可的必有表現方式。

“維護軍人軍屬合法權益,讓軍人成為全社會尊崇的職業。”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的這句話,振奮人心。對軍人軍屬合法權益的呵護,成為時代的亮點。而對“尊崇”內涵、形式的深度詮釋,也成為國家層面的宏大敘事。

在退役軍人事務部成立之後,“光榮之家”和軍屬證呼之欲出,頻頻見諸文件與新聞報道中。去年7月31日,國家頒發《為烈屬、軍屬和退役軍人等家庭懸掛光榮牌工作實施辦法》。相關工作的開展不僅有了路線圖和時間表、樣式和提法有了關鍵性的規範,其發放範圍也實現重大改變:原先主要是為義務兵家庭和烈屬懸掛光榮牌,現在,當過兵、參過軍的家庭都是懸掛的對象,擴大到了全部。

「时评」尊崇军人无小事,挂牌“光荣之家”只争朝夕

這是歷史長河裡前所未有的大動作。對現役軍人及家屬在多領域、多角度、多層次予以表彰和慰問,是推進軍人榮譽體系建設的重要一環;而退役軍人被登記、被關心,則凸顯了一個國家和民族把當過兵的人放在心上、記在榮譽名冊裡的深意。

每一個老兵,都曾經在這片深沉的土地上留下過青春熱血記憶。每一個老兵在轉身離去時的不捨和惦念,都需要得到呼應。他們,不能被遺忘,不會被遺忘。通過掛牌、發證,在儀式感十足的場景裡,激發全社會的擁軍、愛國、愛民風氣,凝聚起強大的中國力量,這是一種感人肺腑的接力與互動。

「时评」尊崇军人无小事,挂牌“光荣之家”只争朝夕

我們也看到,各地優撫工作的落實情況不盡相同,“牌證”發放的進度也有快有慢。春節臨近,誠願具體承辦部門要高度重視,積極籌劃,加快落實,讓掛牌發證的速度快點,快點,再快一點,讓更多的現役、退役軍人和軍屬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和關愛。

「时评」尊崇军人无小事,挂牌“光荣之家”只争朝夕「时评」尊崇军人无小事,挂牌“光荣之家”只争朝夕

主編 :李根萍

刊期 :1991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