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轉甘肅」難忘甘南香巴拉

「玩轉甘肅」難忘甘南香巴拉

「玩轉甘肅」難忘甘南香巴拉

被譽為“青藏之窗,戶外天堂”的甘南藏族自治州,是距內地最近的雪域高原,也是中國最具民族特色和最美的低碳生態旅遊目的地之一。7月中旬,我們從酷暑高溫的內地,來到氣溫18攝氏度的甘南州旅遊,所見所聞令人難忘。

甘南空氣清新、氣候涼爽。藍藍的天上總是飄著變化多端的白雲,山上山下的路旁都被綠草和格桑花覆蓋,很少見到裸露的黃土;成片的油菜花散發著沁人心脾的清香,放眼望去,到處是珍珠般撒落的牛羊,間或點綴著幾個牧民。如果你是一個畫家,一定會揮筆繪下這美輪美奐的立體圖案,這清新典雅猶如水墨畫般的人間仙境,讓人流連忘返。

土門關是一座神奇的天然關口。它既是甘肅臨夏回族自治州和甘南藏族自治州的交界處,又是黃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天然分界線。土門關外,青山聳峙,碧草連天,河水滔滔。

2016年,甘南榮獲“最美中國——推動全域旅遊示範目的地”稱號。2017年,甘南州接待遊客達1105.6萬人次,實現綜合收入51.5億元。

“甘南草原無限美,最美不過扎尕那。”“扎尕那”藏語意為“石匣子”,是一座天然的“石頭城”,位於迭部縣城西北34公里的益哇鎮境內,遠遠望去,好似一座宏大的巨型宮殿,三面石峰環拱,蒼松翠柏猶如城牆,常常雲霧繚繞,彩虹橫空,人稱“世外桃源”。四個藏、漢村落猶如四朵碩大的鮮花點綴其間。100多年前,美國著名探險家約瑟夫·洛克到此考察後寫道:“這裡是如此令人驚歎,我平生未見如此絢麗的景色。不把這些絕佳的地方拍攝下來,我會感到是一種罪惡。”如今,這裡名揚四海,60多個藏家樂、度假山莊以藏族獨有的特色,迎接著絡繹不絕的中外遊客,高峰季時,一屋一床難求。

我們慕名來到扎尕那,目睹了這一人間仙境。從高高的達日觀景臺上,望見了壁立千仞的石峰、綠如掛毯的仙女灘、逍遙自在的野生梅花鹿、金碧輝煌的藏傳佛寺以及火紅的晚霞和霎那間出現的彩虹……

其實,偌大的甘南處處都有扎尕那。那奔流不息的一江三河,巍峨挺拔的連綿青山,孕育大熊貓、藏羚羊、河曲馬的草原森林,涵養黃河上游生態的湖泊溼地,鐫刻地球演變歷史的冰川遺址,都是現代都市人迴歸自然、擁抱自然、進行深呼吸的絕佳去處。據甘南州旅遊委介紹,像迭部縣扎尕那這樣養眼、養身、養心的人間仙境,在甘南有100多處。

甘南州碌曲縣的尕秀村原只是一個牧民定居點,經過近幾年實施的“環境革命”,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整潔乾淨的牧家樂村落。我們走進一個叫阿豆的藏族牧民家。阿豆原來牧牛,三年前,他賣掉了所有牲畜,轉行經營牧家樂。阿豆家有8間房、冬夏季牧場帳篷等供遊客使用,院內沖水廁所、洗澡間、太陽能光板、燃氣灶、互聯網等一應俱全。

尕秀村建有學校、衛生所,孩子上學、老人看病都很方便。家人身體有異常,用手機發出求救信號,小病不出村就解決了問題。手機互聯網的頻繁使用,引發了智慧生態牧場的出現,在家中用手機就可瞭解牲畜一天的行蹤軌跡和吃草情況,牲畜的生長髮育全過程盡在掌控之中。網絡的覆蓋,電商平臺的出現,把這裡生產的犛牛肉、藏紅花、人參果、藏族服飾等作為商品推向各地;當地人利用開發當地生態資源和古蹟,使之變成了資產。看到牧區的變化,不少外出打工的年輕人紛紛回來搞旅遊開發,有的大學生畢業後回家鄉創業。牧業通過聯合,又解放出了不少勞動力。

如今的尕秀村是海拔3500米的高原生態與草原風光完美結合的瑰寶,凝結著藏民祖祖輩輩“逐水草遊居”的血脈鄉愁,更是遊牧文化與現代文明相互交融的一座豐碑,寄託著草原兒女“建家園而定居、宜居宜業宜遊”的幸福願望。當地牧民興奮地說:“一不留神,現代文明在我們這裡破窗而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