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地藍消炎口服液,用對人!用對症!

2018年10月29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佈了《關於修訂追風透骨製劑和蒲地藍消炎製劑處方藥說明書的公告》(2018年第77號),其中要求蒲地藍消炎製劑(片劑、膠囊劑、口服液)增加警示語,並對說明書中的【不良反應】、【禁忌】及【注意事項】進行修訂。

蒲地藍消炎口服液主要用於清熱解毒、抗炎消腫,可用於治療癤腫、腮腺炎、咽炎、扁桃體炎等,以兒科較為常用。此公告一出,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那麼,這則藥監局的公告出於什麼考慮,是否表明蒲地藍這一藥物問題多多,不良反應多多,應當避免使用呢?

​蒲地藍消炎口服液是中成藥,主要成分為蒲公英、板藍根、苦地丁、黃芩。蒲公英的味甘平、寒,無毒,有清熱解毒,利尿散結的功效。板藍根性味苦、寒、無毒,有清熱解毒,涼血,利咽等功效。苦地丁性寒,味苦,毒性很小,有清熱解毒功效。黃芩味苦,性寒,無毒,有除溼熱、瀉火解毒、止血、安胎等功效。從成分來看,該藥主要有清熱解毒、抗炎消腫的功效。然而,與西藥不同,蒲地藍的原說明書中不良反應、禁忌症、注意事項均標註“尚不明確”,這其實也是我國很多中成藥說明書的“通病”。

​藥監局的77號公告要求對於蒲地藍說明書做出修訂,不良反應需增加以下內容:噁心、嘔吐、腹脹、腹痛、腹瀉、乏力、頭暈等;皮疹、瘙癢等過敏反應。禁忌應包括對本品及所含成分過敏者禁用。注意事項應包括孕婦慎用,過敏體質者慎用,症見腹痛、喜暖、洩瀉等脾胃虛寒者慎用。

從說明書要求新增的內容來看,不難發現該藥暫時還沒有嚴重的不良反應,所新增的不良反應均較為輕微。從禁忌上來看,對該藥過敏的患者是禁用的,此點毋庸置疑。注意事項上來看,孕婦、過敏體質應當慎用。孕婦作為特殊群體,本身在用藥時就應當格外慎重(尤其是懷孕的前三個月,或者準確的說是確切受精日之後的21-35天,之所謂孕早期),雖然蒲地藍中的成分基本無毒或僅有小毒,但是否對妊娠有影響倒真的是“尚不明確”了。事實上中藥並不是像有些人認為的那樣沒有不良反應或者不良反應非常小,即認為中藥比西藥安全,中藥的不良反應大都是未知,也就是可能存在隱患,這其實是很大的問題,所以在服用中藥上是應該慎重的,並非“有病治病、無病養生”這麼簡單。過敏體質的人群對蒲地藍也是不適宜的,用藥同樣需要謹慎。還有,因蒲地藍的成分基本上均為寒性中藥,故脾胃虛寒的人應當慎用。

​可以明確的是,此次要求蒲地藍修改說明書是出於安全、合理用藥考慮的正確做法。對於患者來說應該意識到“是藥三分毒”,所謂的毒即為不良發應,是藥都有不良反應,即使中藥也不能避免有不良反應。藥物使用上應該權衡利弊,只有利大於弊時才能用藥,這是遵循安全用藥的原則,更是避免藥物濫用的底線。說明書是法定文書,進行不良反應、禁忌、注意事項的細化是一種科學、進步、負責任的表現,在藥物使用過程中相較於之前“尚不明確”的闡述,修訂後的說明書絕對更加讓人放心。

事物均有兩面性,應當客觀的看待問題,修改蒲地藍說明書的行為是正面的,但也絕不是說蒲地藍這個藥物就一定有問題,進而唯恐避之不及,事實上矯枉過正的做法會產生過猶不及的後果。中醫認為小兒為純陽之體,從專業上說使用寒涼性的蒲地藍消炎口服液是比較契合小兒生理特點的。有人對蒲地藍消炎口服液治療小兒上呼吸道感染的安全性與療效進行了META分析,發現對於小兒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療,蒲地藍消炎口服液在有效率、退熱時間、症狀的緩解、細菌的清除率上均優於對照組,且安全性更好。還有研究表明蒲地藍對於手足口病、皰疹性咽頰炎也有著良好的療效,能發揮很好的抗炎、抗病毒作用。

​此次“蒲地藍事件”,首先我們應當認識到蒲地藍這一藥物確實存在著一定的不良反應,但是所提及的不良反應均較為輕微。其次不是所有人都適合使用蒲地藍消炎口服液的,對於本品及所含成分過敏者禁用。再者,孕婦使用時需要慎重,但並非不能使用,很多藥物對於孕婦來說都是需要慎用的,但是確需用藥時,必須在保證利大於弊的前提下及時用藥,否則反而貽害多多。最後,應當注意蒲地藍為寒涼性的藥物,本身就存在脾胃虛寒情況的人群應當慎用;此外,風寒性感冒的患者也應當慎重使用。

專業提醒:蒲地藍這一藥物在臨床上確實有著較好的療效,患者大可不必因為此藥被要求修訂說明書而過度憂思,臨床上也不應該顧慮重重。藥還是好藥,用對人、用對症就是好上加好的大好事了。

蒲地藍消炎口服液,用對人!用對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