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時期中國的諾亞方舟:重慶金剛碑


抗戰時期中國的諾亞方舟:重慶金剛碑


抗戰時期中國的諾亞方舟:重慶金剛碑

在鋼筋水泥的森林中掙扎求生的人們,無時無刻不想逃離這個工業化的時空。青磚、白瓦、石板路,古鎮是另一個平行宇宙,似乎還在誕生之初的時光中靜靜沉睡。

抗戰時期中國的諾亞方舟:重慶金剛碑

▲麗江酒吧街

隨著旅遊業的發展,許多古鎮描眉畫眼,在千年風雨摧殘而成的每一道皺紋裡,認真地塗上層層金粉,紛紛開門迎客。

既要渾身掛滿千篇一律的旅遊紀念品,又要容納寂寞男女蠢蠢欲動的身體

而有些古鎮,卻早已被青苔淹沒。

抗戰時期中國的諾亞方舟:重慶金剛碑


抗戰時期中國的諾亞方舟:重慶金剛碑

金剛碑位於重慶嘉陵江畔縉雲山的褶皺裡,因一塊深入江中的巨石而得名。

傳說,佛祖釋迦牟尼的大弟子迦葉尊者到縉雲山傳道之時,有金剛力士前來相助,開山建寺。事後,將一塊巨石遺漏在此,當地人俗稱為“立石子”。那巨石有七米多高,二米多厚,狀似一碑,直深入嘉陵江。唐人曾題刻“金剛”二字,故而當地人將此地起名為為“金剛碑”。

抗戰時期中國的諾亞方舟:重慶金剛碑

康熙年間,縉雲山南坡發現煤礦,煤窯星羅棋佈。而縉雲山三面環抱,只有金剛碑一側地勢平緩,能夠將煤裝船外運。於是運煤之人邊在溪河兩岸建房而居,獨具川渝特色的鬥青瓦房簡樸適用,依崖而建。山峰似靑螺,清溪如玉帶,日聽山濤,夜枕江聲。

金剛碑因煤而興,由一個小村莊迅速發展成為嘉陵江畔重要的水路碼頭,到同治年間已經頗具規模。各種商號、客棧、茶樓、酒肆林立。各個行業興旺繁盛,成立了以煤、鹽、船、馱、牛、馬為首的行業幫會“七幫會”。

抗戰時期中國的諾亞方舟:重慶金剛碑

極盛時期,沿街河兩岸有商店、貨棧千餘家,煤窯沿山排開,挑夫摩肩接踵,江岸帆檣如林。

抗戰時期中國的諾亞方舟:重慶金剛碑

抗戰期間,國民政府遷至重慶,北碚號稱“小陪都”,金剛碑山高林密,不易被日軍的飛機發現,既方便,又安全。國民黨中央政府40餘個單位先後遷至金剛碑,大量文化名流也隨之湧入。

抗戰時期中國的諾亞方舟:重慶金剛碑

▲30年代的金剛碑碼頭

那時,金剛碑的茶館裡藏龍臥虎。

那位操著一口京片子,抱怨家中老鼠又咬壞了書稿的,是正在創作《四世同堂》的老舍。

那位發愁自己的房子沒有門牌,郵遞不便的,是日後將居室起名為“雅舍”的梁實秋。

那位嘰裡咕嚕背臺詞的,是正在準備登臺演出的曹禺。

那位潛心編寫教案的,是剛剛創辦了勉仁中學的梁漱溟。

顧頡剛和翦伯贊在這裡討論自己歷史研究的新進展,郭沫若、柳亞子、田漢等在這裡吟詩唱和。

抗戰時期中國的諾亞方舟:重慶金剛碑

▲如今金剛碑的茶館

還有熊十力、吳宓、陳三亞,周谷域……就連金剛碑挑擔子的“棒棒”都知道:“莫看大家都穿著粗布衣,你在金剛碑茶館頭隨便一坐,碰到的個個都是大腕。”

金剛碑不僅在戰火紛飛中為顛沛流離的人們提供了安身立命之所,還承擔了大後方軍需用品生產的重任。

抗戰時期中國的諾亞方舟:重慶金剛碑

▲章伯鈞

金剛碑是國民黨參政會最早興辦實業的地方,1939年,章伯鈞來到金剛碑考察,利用縉雲山嚴峻的地勢,想出了用竹管引水的方法,解決了製革工藝用水難的問題。於是便在金剛碑建立了“中央賑濟委員會利民皮革廠”,源源不斷地為前線輸送物資。

抗戰時期中國的諾亞方舟:重慶金剛碑

2008年,當地政府開始招商引資、開發古鎮,陸續動員當地居民搬遷,計劃對其進行保護性開發,對於年久失修的建築進行修復和翻新,在古鎮外延新建復古小樓,將其打造為商業和復古的“重慶寬窄巷子”。

金剛碑自此人去樓空,成為一具標本,只留下一位老人,看管鎮上的茶館。一空就是十年。

抗戰時期中國的諾亞方舟:重慶金剛碑

枯黃的落葉散落在街道上,暗綠的青苔爬滿了石階,穿過曲曲折折的石板路,行至嘉陵江畔,高崖聳立,江上偶有船隻往來,長長的汽笛聲彷彿訴說著這碼頭的前世今生。一棵棵生長百年的黃桷樹靜默佇立,看山間淡淡的霧靄拂過金剛碑的每一個角落。

然而,總有一些老重慶人沒有忘記金剛碑。洗盡鉛華的金剛碑老街,衝出紅塵

暄囂,露出一種天人合一的樸雅之美。時不時還有人會來金剛碑,也許只是散散步,也許在茶館坐坐。

抗戰時期中國的諾亞方舟:重慶金剛碑

這裡古樹參天,青草葳蕤,民居錯落有致,樸素而雅緻。漸漸成為攝影愛好者和新人拍攝婚紗鍾愛的地方,常有劇組在這裡拍電影、電視劇。

2013年,金剛碑的老街坊約22人又回到這個地方,在茶館外開了一個懷舊聯誼會,最後一次深情的打量這個曾經的家。

抗戰時期中國的諾亞方舟:重慶金剛碑

▲金剛碑老街坊懷舊聯誼會

2017年,重慶九街集團通過競拍,拿下了金剛碑地塊。不久,金剛碑對外封閉,全面啟動對金剛碑的打造,持續時間為三年,計劃截至2020年全面竣工,對外開放。

抗戰時期中國的諾亞方舟:重慶金剛碑

金剛碑古鎮的形成經歷了三百多年,曾經的商賈雲集、舟車如梭,今後將只是人們記憶中的往事和茶餘飯後的談資。也許,三百多年前,人們也是懷著同樣的心情,看房屋侵蝕了翠綠的山崗。歷史總在前進,我們阻擋不了城市建設的步伐。

可是,古村落是蘊含中華文化的一把摺扇,所以,請鄭重打開,請小心著筆!

--THE END--

撰寫✎:史小姐8號

插畫及版式設計 : 史小姐8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