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審核了一個假體系

因為紙張價格上漲的因素,採購成本的壓力大增,為此採購預選了一些新的供應商,於是勞動節後,我接連接到幾家新供應商導入審核的通知。讓我印象最深的是深圳的一家包裝製品廠。

記得那是15日的上午,我們一行人來到了位於深圳關外的某鎮的一間包裝製品廠,到達廠門口時,映入眼簾的是大門樓上的一條寫著“熱烈歡迎****審核組專家蒞臨指導”的紅色橫幅,這就是要審核的工廠了,下車,與接待人員握手,隨隊走向行政大樓。

我審核了一個假體系


從大門到行政大樓之間的廠區,與廠外基建工地機器轟鳴、塵土飛揚不同的是,行政大樓前綠樹成蔭,青草依依,樹下的水泥長椅,在透過樹葉照射而來的斑駁陽光下,顯得格外溫馨,想像著傍晚時分,下班後的員工在此小憩、竊竊私語地交流著一天工作的感悟,或者。。。。。

我審核了一個假體系


首次會議:

進入會議室後,大家交換名片,一陣寒喧然後落座,進入首次會議時間。

首次會議時,工廠的業務經理、質量經理以及車間的主管參會,業務經理用PPT展示了工廠的各種榮譽和輝煌的發展歷史,並強調他們的規模在廣東排名前十,設備先進,技術一流,質量過硬等等,等等。

會議桌的中間擺放著剛剛清洗還帶著水珠的時令水果,會議室角落處堆放了小山般的文件夾,前臺小妹拿著水壺不時地添加著茶水。。。。。。

準備得如此充分,我想,應該是做了不少的功課,今天的審核應該會比較輕鬆吧,我的心情也自然地放鬆起來。

現場參觀:

會後的程序是現場參觀,按照他們帶領的路線,我們遠距離瀏覽了儀器擺放整齊的檢驗場所、碼放規範的待出貨成品以及緊張有序的生產現場。。。。廠房較大,邊走邊看邊聽質量經理的介紹,半個小時的現場參觀,我心裡給的印象分已超過4分(略有不足的是公司高層未參加首次會議、甚至未曾出面,以及燃煤的老式鍋爐)。。。。

所謂的參觀,似乎是在導遊的引領下的一次旅行,我承認,我在不錯的5S面前,我放鬆了警惕。

文件審核:

接下來就是審核的時間了,因為有了好的印象,審核時我接受了質量經理提供給我的體系證書、內審管評計劃與報告、供應商考核規則與記錄、抽檢方案與抽檢記錄、試驗方案與實驗記錄以及8D報告、異常處理單等等資料,按《審核檢查表》的條款,一項一項地作著審核的記錄和評分:質量體系證書號*********,認證機構*****,有效期到****。。。。

記著記著,我發現有些不對勁,記錄上的筆跡有些相似,而且不同的記錄的字體也相似,於是我讓質量經理把上兩個月的相關記錄也給我找來。。。經理去了差不多一個小時,拿回來一疊記錄,我說怎麼這麼久呀,他說車間有點問題到現場去了一會,我說哦,就低下頭繼續填寫檢查表,在質量經理鬆了一口氣、轉身喝水的時候我用手擦了擦記錄上的墨跡,拖尾了,果然是剛剛補作的,不過這次補做的有好幾種筆跡,看來臨時抓了幾個壯丁!!!。

就在質量經理轉身要出會議室的時候,我叫住了他:你們的文件和記錄都很齊全,我們到現場去看看吧,經理的臉上閃過一絲不安,但很快就笑著說,行,什麼時候,我說現在,我們先去IQC、再到車間和OQC。

現場審核:

於是我拿上經理提供的質量記錄,與經理一道到了IQC。

IQC的牆上張貼了各類進檢指導書,有抽樣規則、有限制物質的測試規範以及檢測人員的培訓證書等等,但現場沒有一個人,我問,檢驗員呢,經理說可能到現場了,我說,看看今天的抽檢記錄和限制物質的測試記錄吧,經理找了找說,可能今天還沒有進料。我看了看XRF儀器,未開機,儀器機身上張貼的點檢記錄表上,卻已經打勾了。

我說去倉庫看看今天的進料情況吧,到了倉庫,問倉管員今天有進料嗎,“沒有”,倉管員怯生生地說,我讓他把這幾天的進料記錄拿給我,同時我在倉庫裡隨便走了下,發現有昨天進的澱粉粘合劑、牛皮卡紙、印刷油墨等,這時倉管員也拿來了入庫單,上面IQC簽章處既無簽名也無印章,我拿出經理此前提供的進檢記錄,近幾天的只有一份瓦楞紙的檢驗記錄,卻在倉庫中未找到進的料和進檢的記錄。。。。我問經理怎麼回事,經理站在那,臉一陣紅一陣白,支支吾吾地半天說不出一句話。

我說好吧,我們再到成品檢驗處吧。

在OQC的現場,也同樣張貼著成品檢驗試驗規範、檢驗指導書、抽樣規則等文件,但同樣也沒看到一個人,我看他們的檢驗指導書,有要求按批次抽檢。此時已是上午11點,我到產線與幾位線長聊了下,他們說批次都不是很大,有的單才一兩百隻,一天要轉產好幾次。


我審核了一個假體系


既然每條線都轉產了幾個批次,那一上午OQC應有十來張抽檢記錄了吧,抽檢的QA呢?查看正在出貨的成品標識卡,發現也沒有QA 的印章。

於是,我對經理說,不用審了吧,你們根本沒有檢驗的配置和執行。這時經理哭喪著臉跟我說:

“我也是從大公司質量部門跳槽過來的,質量控制手段和檢驗的方法與設置我都清楚,但老闆不給我配人呀,我一個質量部,加上我這個經理就2個人,我們的主要工作也只能是建立文件、“維護”體系和應付客訴了,而且我們現在接的單,大部分都是小客戶要求不高的產品,這些產品過程控制就行了,對個別有特殊質量要求的客戶產品,我們會按要求作進檢和出貨檢驗,以及相關試驗的。

如果這次你們審核通過,接了你們的大單,我再申請人員,對你們的產品按規定的流程進行檢驗和試驗,你也看到了,我們的硬件還是具備的。。。。”

我笑了笑,沒有說什麼,心想,接我們的單你按要求做,我敢相信麼,是不是要派個人在這盯著?!

中止審核:

回到會議室,我將發現的情況與同行的審核組人員進行了說明,他們說也發現了類似情況,於是我們商議立即中止審核。

中午12點,我們謝絕了他們宴請,驅車在幾公里外找了個大排檔解決了用餐需求。

下午在向領導彙報了情況後,我將大家對此廠的審核發現彙總做成了一份《不合格供應商質量檔案》,分享給了集團下屬的各個工廠。


我審核了一個假體系


在利益的驅動下,這樣的老闆,這樣的工廠相信還有不少,我揣測:

老闆的思路:現在人工這樣貴,接的又是低端的產品訂單,只能是低的人員配置了,至於客戶審廠,招個懂行的質量經理就可以搞定。

經理的思路:既然上了賊船,那就跟賊走,把質量管理手法用在作假上,應付審核應該沒問題的吧。。。。

當時我就想寫出來分享給大家,但一直懶得動筆,正好近日《品質縱橫》的老方向我約稿,於是就犧牲了一個晚上碼出了以上文字,旨在讓追求卓越品質的質量同行們一起來揭露並抵制這種假體系,抵制他們的產品。

但願這種假體系起來越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