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平:治理網絡生態是人心所向

秦平:治理网络生态是人心所向

秦平:治理网络生态是人心所向

近日,針對網絡生態問題頻發、各類有害信息屢禁不止等突出問題,為積極回應民眾關切,國家網信辦啟動網絡生態治理專項行動。國家網信辦有關負責人強調,此次專項行動要嚴格按照“誰主管誰負責,誰主辦誰負責”原則,狠抓責任落實,各地網信部門要切實履行屬地管理責任,各網站平臺要堅決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全力推動網絡生態專項治理工作取得實效。

五彩世界,因網而興。網絡發展給人們帶來了諸多便利,但也有人把網絡視作為所欲為的“自留地”。他們以“發聲”上位、借“監督”牟利,將互聯網攪得是烏煙瘴氣。甚至還有少數互聯網企業為獲取利益,默許、放縱低俗庸俗惡俗文化在網上傳播。網絡既不是輿論“飛地”,也不是私人“跑馬場”。此次國家網信辦啟動網絡生態治理專項行動,堪為人心所向。

網絡生態治理專項行動清朗網絡空間。“入目皆芷荷,撲鼻是芝蘭”。網絡空間天朗氣清、生態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網絡空間烏煙瘴氣、生態惡化,不符合人民利益。盪滌網絡空間的汙泥濁水,打造清朗網絡空間,已經成為人心所向。國家網信辦啟動網絡生態治理專項行動,就是在本著對社會負責、對人民負責的態度,推動構建天朗氣清、生態良好的網絡空間。

網絡生態治理專項行動加強內容建設。作為信息大平臺、文化大熔爐,互聯網對億萬網民的求知途徑、思維方式、價值觀念都有著重要影響。只是諸如抄襲成風、“李鬼”遍佈、迎合低俗、網絡謠言等現象,一直以來也是困擾互聯網健康發展和管理的主要問題。國家網信辦啟動網絡生態治理專項行動,也是在加強網絡內容建設,引導網絡輿論向積極健康方向發展。

網絡生態治理專項行動推進依法治網。“法者,天下之程式也,萬事之儀表也。”互聯網雖然具有虛擬性、開放性的特點,但虛擬卻不是虛假、虛無,開放更不是無法、無序,法律底線同樣也不可逾越。習近平總書記就曾明確指出,網絡空間不是“法外之地”。國家網信辦啟動網絡生態治理專項行動,有助於推進依法治網步伐,確保互聯網在法治軌道上健康運行。

上下同欲者勝,同舟共濟者贏。加強網絡內容建設,需要完善主管部門、媒體、平臺、網民、社會共同參與的綜合治理體系。讓互聯網這個家園更美麗、更乾淨、更安全是所有人的共同責任,互聯網企業也必須肩負起自己的責任擔當。以國家網信辦啟動網絡生態治理專項行動為契機,互聯網企業也應增強自律,擔起對消費者、網絡環境、社區等利益相關者的責任。

世界因互聯網而更多彩,生活因互聯網而更豐富。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加強互聯網內容建設,建立網絡綜合治理體系,營造清朗的網絡空間。”向著網絡強國夢想進發,必須壓實網絡接入服務商、應用分發平臺、社交平臺的企業主體責任,構建全環節、全鏈條規範管理的綜合治理模式,使互聯網這個“最大變量”變成事業發展的“最大增量”。(秦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