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摩托車的生存狀態,為什麼和中國截然相反?

在日本居住多年的朋友告訴我,在日本,其實摩托車騎士的人口比例和中國差不多,節假日和週末出遊,也是經常看到三三兩兩的重機結隊去遊玩跑山,偶爾也可以看到幾十人的騎士團隊在聚會,真正大多數人只是把摩托車當做交通工具,年齡結構也和中國類似,摩托車也沒有中國大陸這麼超前,很多年的車都還再用,豪華摩托車更是寥寥無幾,但在日本,摩托車的“地位”確和在中國可是天壤之別。

日本為什麼摩托車這麼受歡迎?主要有以下幾點造成的。

日本摩托車的生存狀態,為什麼和中國截然相反?

日本摩托車的生存狀態,為什麼和中國截然相反?

第一,汽車停車難

日本法律明確規定,新買的汽車上牌之前要先落實停車位,沒有停車位的汽車是不能上牌,在日本這種人口密集的城市,買個車位可能比汽車還貴,租固定停車位更是一項不小的花費,而且出行找車位也是一個比較頭疼的問題。

日本摩托車的生存狀態,為什麼和中國截然相反?


日本摩托車的生存狀態,為什麼和中國截然相反?

日本摩托車的生存狀態,為什麼和中國截然相反?

停車費往往貴的離譜,但車位還是很緊張。而摩托車因體積小巧,往往都是停在不礙事兒的路邊,也不用交停車費。

日本摩托車的生存狀態,為什麼和中國截然相反?

在一些管理比較規範的地方,還有摩托車專用的停車場,停車費僅是汽車的1/5,相對來說特別實惠。

第二,油價昂貴

大家都在抱怨國內油價貴,不過日本的油價比國內還要貴,雖然大多數的日本車比較省油,但近10元人民幣/升的油價,也讓不少人放棄了使用汽車而選擇油耗更低的摩托車。

日本摩托車的生存狀態,為什麼和中國截然相反?

第三, 路窄通行不方便

我想大家認為摩托車最大的優勢就是不會堵車,但在日本並不是這樣的。大多數日本騎士並不會像國內騎士這樣“鑽縫”,而是老老實實的排在汽車後面依次通行,這讓我感到很震驚也很佩服他們的耐心。

日本摩托車的生存狀態,為什麼和中國截然相反?

我曾見過一位騎士在車流中排隊等紅燈等了20多分鐘,這要是在國內,肯定有不少騎士會趁著汽車等紅燈的機會,鑽到汽車的最前頭,享受一下變燈後第一個衝出去的快感,絕對不會在等紅燈排隊這件事情上浪費太多的時間。

日本摩托車的生存狀態,為什麼和中國截然相反?

第四, 政策因素

在日本,50毫升排量以下摩托車叫做原付,屬於超小型摩托車,只要參加相應的筆試考試並通過後就可以駕駛,駕駛門檻最低。

50毫升~125毫升排量的摩托車叫做原付二種,屬於小型摩托車,需要參加筆試和上路考試才能駕駛;

日本摩托車的生存狀態,為什麼和中國截然相反?

125毫升~400毫升排量的摩托車就屬於普通二輪摩托車了,需要參加筆試和上路考試或擁有小型二輪駕照的基礎上參加上路考試。

日本摩托車的生存狀態,為什麼和中國截然相反?

400毫升排量以上的摩托車就屬於大型摩托車了,需要在普通二輪駕照的基礎上參加上路考試。

日本摩托車的生存狀態,為什麼和中國截然相反?

這種制度就像國內汽車駕照中的C本、B本和A本,只能一級一級往上考,每次考試都會面臨高昂的培訓費,所以,對於日本的一般民眾來說,騎個50毫升的摩托車足以,一般不會去考繁瑣的大排摩托車駕照。

日本摩托車的生存狀態,為什麼和中國截然相反?

日本摩托車的生存狀態,為什麼和中國截然相反?

第五,省油耐用

本田50毫升排量的幼獸百公里僅消耗1升多汽油這事,我想大家肯定是有所耳聞,它並因此被形象的稱為“聞著油味兒就能行駛的摩托車”。並且幼獸十分耐用,曾經有人把它從五樓扔下後發動機還可以發動,可見質量有多好。

對比油耗高的大排量摩托車,可以說小排量摩托車的使用成本和維修保養價格十分低廉,難怪我在大街上可以看到各種年代、各種成色的的幼獸。

日本摩托車的生存狀態,為什麼和中國截然相反?

最後,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在日本,摩托車的路權和汽車是平等的。至少我這次在路上沒有見過任何汽車對摩托車歧視的行為,它們在路上是非常和諧的,某種情況下摩托車反而應為佔地少,節約能耗得到社會和汽車駕駛員的更多尊重.......

反觀國內的摩托車環境,打鐵還需自身硬,我這也呼籲各位騎士能夠遵守交通法規,維護騎士的良好形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