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達國家都不講匠人精神?!

導讀:有些人說匠人精神這個概念是日本這個島國的“特殊產物”,一些歐美髮達國家根本沒有這個所謂匠人精神的概念,這是真的嗎?下面讓小編帶大家來了解一下。

匠人精神是日本獨有的“特殊產物”嗎?

一提到匠人精神很多人都會直接聯想到日本,為什麼會這樣呢?我也總結了幾點:

1、民族印象。日本這個民族給人留下的印象就是嚴肅刻板,看他們推崇的民族企業家松下幸之助和稻盛和夫都是推崇秉承匠人精神來做企業的。

2、媒體宣傳。日本除了本國政府、企業宣傳匠人精神外,我們中國很多媒體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一些媒體平臺就怕沒有內容吸引眼球,五十年煮一碗米飯這個噱頭不但滿足了讀者的好奇,還順帶讓人對日本的匠人精神有了更深刻的印象。

3、日企特殊性。日本不少企業都是“終身僱傭制”,很多員工可能一輩子都只在專注做一件事,正所謂熟能生巧,巧能生精,這種特殊背景下,日企確實培養了不少具有匠人精神的員工。

4、島國物質匱乏。日本畢竟是島國,物質相對來說比較匱乏,所以生產的產品每一件都要精雕細琢,也只有這樣才能打通國際市場。

通過這幾點能讓我們瞭解到日本很多企業確實無愧於匠人精神這個理念,但是小編要強調,匠人精神並不是日本所獨有的“特殊產物”,匠人精神這個概念歐美等發達國家都有,不過是已經被淡化了。

歐美等發達國家為什麼不推崇匠人精神?

歐美這些發達國家之所以不談匠人精神並不是他們不推崇這個理念,而是因為他們的商業社會已經把匠人精神這個理念柔和成各個行業的標準規則,也就是我們談的職業規範了,不符合“行規”的企業將會被市場所淘汰。

這麼一看匠人精神在歐美等發達國家眼裡更像是一種義務,想要在行業中脫穎而出,那企業就得做到盡善盡美,這樣的市場競爭氛圍下,宣傳匠人精神那簡直是多此一舉,人人都是“匠人”,那麼宣傳匠人精神還有什麼意義?

總結:

匠人精神並不是日本獨有的一種理念,在更發達的歐美國家匠人精神這一理念已經逐漸被弱化,因為在商業社會中匠人精神更像是一種義務。反觀我們國家,雖然現在我們也推崇匠人精神,但是真的肯花時間精力去貫徹這一理念的企業卻少之又少,如果我們只把匠人精神當一個宣傳口號,那消費者憑什麼買賬?靠著民族情懷嗎?

小編認為,弘揚匠人精神不能僅僅是靠一個口號,而是要結合媒體、政府、社會等多層面的扶持才可以!要讓有良心的民族企業得到昇華,我們的產品才能走出國門邁向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