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過境遷,今天小編帶大家回顧一段關於以為高齡拾荒老人的助學故事。老人接近20年幾乎未嘗肉味,沒添過一件新衣,"吝嗇"的連一個饅頭都捨不得買,卻在貧苦交加的18年裡,慷慨地將靠拾荒的所有錢財捐給了全國各地的貧困學子。
山東煙臺招遠市蠶莊鎮柳坑村以為孤寡老人,屬於當地分散供養的“五保”老人。出生於1922年,從1996年開始拾荒助學,18年來總計捐資助學10多萬,資助學生100多名。
2014年2月10日,中央電視臺“感動中國”2013年度人物評選頒獎,劉盛蘭老人光榮入選感動中國2013年度人物。2016年1月16日早晨5點半左右,劉盛蘭老人離世,僅僅靠拾荒捐助20多年的善良老人離開了我們。
資助學生的起源:
1998年,劉盛蘭在報紙上看到了一則救助報道,從那時起,73歲的他就將自己微薄的工資捐出去。而受捐助的學生,也逐漸從周邊幾個地市"擴張"到全國各地。最多的時候,他同時資助著50多名學生。
把所有積蓄都捐出去後,原本就非常節儉的劉盛蘭只能從集市上撿別人丟棄的白菜、土豆、茄子等蔬菜以供日常生活,這一撿就是將近18年。"那些東西其實都能吃;要是看到有被丟了的鞋子,我就撿來縫縫再穿。"
劉盛蘭對自己很"摳門",但在給學生捐錢這方面,卻最大方。最多的時候,他同時資助著50多名學生。微薄的工資也讓他在資助學生時力不從心。"300塊錢的工資沒辦法分給50個人,我只好這個月寄給這個,下個月寄給那個,一個個的輪著給。"
一個對生活吝嗇的老人,但是對捐資助學一點都不吝嗇
雖然街坊四鄰和親戚們時常給他帶點吃的,但老人還是從不捨得多吃一口。唯一的改善,就是每天到村頭去買一兩個饅頭,偶爾喝碗豆漿。
前不久,煙臺一家公司的老總瞭解到劉盛蘭的情況後,直接派人給他送了六千塊錢,"推不掉,我收了,但在收條上按了手印,然後就全捐出去了。"
為多點錢捐助學生,劉盛蘭一直沒進養老院,因為不去養老院,他每年可以拿到1800元的生活補貼。"我是一個子兒都不剩了,全捐了,捐了好,捐了幫學生唸書。"劉盛蘭說他只能供四個孩子上學,"一對黑龍江的姐妹,一對廣西的兄弟。"有時候,劉盛蘭還會在村裡撿些酒瓶子,院子裡那棵榆樹下成堆的酒瓶子,都是他撿來的,"現在很少有人收了,價錢也便宜了,不過總歸能換點錢。"
老人家灶臺上的鍋,鍋裡面放著四個碗,一碗是中午吃剩下的麵條,一碗鹹菜,一碗已蒸過多次的茄子,還有兩個隔壁送的油餅。
劉盛蘭臥室的牆上,一個深藍色布袋裡,裝滿了匯款單和回信,這是他唯一看重的東西。他取下布袋將裡面的匯款單和信件都倒在炕上,又另從床頭下找出了一些。"我也不記得匯出去多少錢、收了多少封信。"
僅匯款單就有一百多張,每次匯款金額在200到500元間,最多的一次1000元。與之對應的是來自全國各地的受捐助者收到匯款後寄來的回信。"我真希望他們收到錢後給我回個信。"劉盛蘭希望知道自己匯出去的錢,對方已收到。"但也有不給回信的,我就覺得有點不踏實。"劉盛蘭拿起一張報紙,指著一則報道說:"這裡面寫著一個女孩需要錢才能繼續唸書,我就匯了300塊錢,但至今沒給我回信,我真的只想知道,那300塊錢到了沒有。"
所謂"仁者愛人",從老人的舉動中,能清楚地感受到他的慈愛之心、友善之心。"自己很困難的時候,就希望有人能幫幫忙,所以看到別人有困難就想盡力幫幫他們。"在他眼裡,人和人之間的狀態應該是互相尊重、互相關心、互相幫助、和睦友好的,因此,自己幫助他人並非什麼了不得的大事,而是一種自覺的、自然而然的行為。
"我們完全不能理解他,他這一輩都不知道圖什麼?"劉昭江說,家裡人對劉盛蘭的做法一直很不理解,都覺得劉盛蘭是自己找罪受。"倔,倔的不得了,認死理兒。"
街坊鄰居們也都覺得,老頭子活這些年,到頭來還是一無所有,怎麼都覺得不是那麼回事。"乾的都是積德事兒,但自己的日子卻過得連要飯的都不如。"
劉盛蘭很少出門,一是因為年紀大了,再則偶爾會有不相識的人來看看他,"沒一個認識的,很多都是帶著老婆孩子來的,說是來看我。我捐過誰,我也不記得了,他們願意來看我就來。"
沒有人願意生活在冷漠無情或是劍拔弩張的氛圍之中。有許多像劉盛蘭一樣慈愛善良的普通人不斷湧現,極大地改善了社會風氣,但一些負面事件也消磨著公眾的溫情。無論是小女孩遭車碾軋但卻無人伸手相助,還是車輛出事故後眾人一擁而上哄搶物品,這類冷漠甚至是落井下石的舉動,極大地傷害了世道人心,無形中也加深了人與人的隔閡。
正因為溫暖、充滿善意,劉盛蘭老人的舉動才會感動這麼多人。可以說,善舉引發如此大的共鳴,既是因為崇高的道德具有巨大的感召力,也是因為公眾內心對人與人和諧相處懷有強烈的期盼。這正是"友善"價值觀的力量所在。在這方面,劉盛蘭老人堪稱榜樣,我們應當從老人的行動中汲取營養,在與他人的交往中培育友善的道德意識,學會寬容、關愛,在傳播善意的同時收穫溫情,同時也促進社會和諧的實現。
閱讀更多 奇趣生活觀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