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起銀行搶劫案為何被稱為美國最不完善的銀行劫案?

本故事根據真實事件改編,如有雷同,那就讓他雷同去吧。

導語:能被稱為美國史上最不完善的銀行劫案,它到底有什麼不同呢?

這起銀行搶劫案為何被稱為美國最不完善的銀行劫案?

一、銀行被劫

1972年8月22日的下午,正是酷夏時節,紐約布魯克林的一家小銀行正在做打烊前的準備。

天氣熱的幾乎要把人烤熟了一樣,街上幾乎看不到人影,銀行裡的職員都有點無精打采的,絲毫看不出有什麼事情將要發生。

一輛轎車停在了路邊,車上的三個男人下了車,他們是精明的桑尼、反應遲鈍的薩爾和膽小的史迪威。他們假裝不認識一般,分別進入了銀行。

銀行主管正在打電話,談論一些工作上的事情。

薩爾平靜的坐在銀行主管旁邊的座位上,拿出散彈槍,指著銀行主管,並示意其繼續打完電話。這標誌著本次搶銀行行動的開始,但是銀行裡的其他職員並沒有察覺。

但是站在櫃檯旁邊的史迪威卻有些緊張,他詢問桑尼道:“桑尼,我覺得我們其實應該帶小一點的槍過來。”

桑尼瞪著眼睛道:“你在說什麼,槍都掏出來了,你卻跟我討論這個。”

隨後,桑尼命令史迪威看住銀行唯一的保安,自己掏出藏在紙盒子裡的散彈槍,指著櫃檯後面的姑娘們,大聲喝道:“搶劫,所有人站到一邊去。我知道那裡有報警器,都離開那裡。”

幾個姑娘顯得有點手足無措,她們按照桑尼的要求,都站在了牆邊。

緊張不安的史迪威又對桑尼說道:“桑尼,我做不到。對不起,我想回家去。”

這起銀行搶劫案為何被稱為美國最不完善的銀行劫案?

此時的桑尼顯然沒料到會發生這種情況。儘管他曾經認認真真計劃過這次搶劫,但完全想不到同夥會臨陣打退堂鼓。

此時桑尼卻沒有其他辦法,只得同意史迪威離開。

隨後,銀行裡的所有職員被集中站在牆邊,桑尼命令其中一個女孩打開保險櫃。

這個女孩戰戰兢兢的拿出鑰匙,打開了保險櫃。

保險櫃裡只有幾千塊錢。

桑尼目瞪口呆的正準備詢問,旁邊的女孩連忙說道:“剛剛來了輛運鈔車,拿走了所有錢。”

如果說史迪威的離開是個小意外,那麼保險櫃裡的幾千塊錢卻給了桑尼一個“大驚喜”。桑尼失望的怒喝道:“我當然知道有運鈔車來,可我以為那是來送錢的。”

對於這次搶劫,桑尼並非一時衝動,他提前做了周密的計劃:先是認真研究了銀行的內部環境,而後探知情報,得知運鈔車會來銀行。最終招募人選,實行了他的計劃。然而他無論如何也想不到會有這樣的意外發生。

現在桑尼面臨著兩個選擇,要麼拿起那幾千塊錢趕緊走人,要麼想想其他辦法,畢竟來一趟也不容易。

桑尼選擇了後者,因為他有不能放棄的理由。

桑尼去了前臺搜刮了零錢和旅行支票,並燒掉了支票的登記簿,這樣警方就無法追查支票的去向了。

這正說明桑尼提前對銀行業務做過研究,然而燃燒產生的煙霧,引起了外面人的注意,並報了警。

當警察銀行團團圍住後,桑尼卻不知道該提什麼條件,於是雙方僵持了下去。

至此,原本只需三分鐘的事情,演變成了為時十二小時的僵持。

這起銀行搶劫案為何被稱為美國最不完善的銀行劫案?

二、僵持不下

和人們心中所認為的搶劫場面不同,銀行裡面的劫匪並沒有什麼暴力的行為,而職員姑娘們也彷彿忘記了自己被劫持的現狀,她們高興的聊著天,聊到興起時,忍不住手舞足蹈。

桑尼不安的踱著步,想著接下來的事情,他沒想到會和警察對峙。而薩爾拿著槍,面無表情的坐在椅子上,不知在想些什麼。

警察隊長莫雷蒂通過擴音器向銀行裡面喊話,希望能和劫匪通過比較溫和的方式,來結束這次搶劫案。

桑尼決定讓同夥薩爾在銀行裡面控制局面,自己出去和警察談判,儘管他其實並不知道該談些什麼。

桑尼走出銀行,看到不遠處包圍住銀行的警察部隊,以及包圍圈外的狂熱的人群。

當桑尼露面的時候,人群中爆發出熱烈的呼喊聲,甚至有人直接吹起了口哨,彷彿看到了自己的明星偶像一般,完全沒有任何氣憤和不滿。

桑尼也舉起手臂像人群揮舞著,口中大喊著“阿提卡”,並從口袋中掏出零錢撒向人群。

這裡不得不提一下當時的背景。

七十年代,美國正深陷在越南戰爭的泥潭中,這很諷刺,自吹自擂為公平正義的大國,卻不斷的發動對外戰爭。越南戰爭加劇了美國的社會矛盾,也使得民眾更加的不信任政府。

桑尼口中呼喊的“阿提卡”,是紐約的一所監獄,這裡關押的犯人大部分是黑人,而383名獄警全部是白人。獄警們奉行種族主義,不斷的羞辱和虐待黑人囚犯,甚至把自己的警棍叫做“黑鬼棒”。

這起銀行搶劫案為何被稱為美國最不完善的銀行劫案?

囚犯們提出抗議,希望不再受到虐待,但沒有受到重視。忍無可忍的囚犯們發動了暴動,控制了監獄。他們沒有別的要求,只是希望不再受虐待,他們還提出要求,希望對方不會報復參與暴動的囚犯。

州長洛克菲勒拒絕了這一要求。第二天,州長下達了強攻監獄的命令,並要求“凡是抵抗的,通通打死。”

事後統計,此次行動共造成43人喪生,這成了美國警界的汙點,也是對美國式民主的最大諷刺。

對政府的極度不滿,使得當時的民眾並不反感搶劫犯桑尼,甚至奉之為英雄。

媒體們紛紛進行現場直播,並直接稱呼桑尼為“羅賓漢”,桑尼本人也通過銀行裡的電視看到了直播。這場搶劫案彷彿變成了某個盛大的綜藝節目。

談判中,桑尼希望警方把自己的戀人帶過來。警方按照桑尼的要求,帶過來的卻是個男人。

原來這個男人正是桑尼的同性戀情人,而桑尼搶銀行的目的,也正是希望籌錢給情人做變性手術,因為此前,這個男人因為對自己的性別產生疑惑而多次自殺未遂。

事情發展到這一步,桑尼知道自己已經很難全身而退了,他要求警方給自己提供一架飛機和一筆錢,以便自己去國外生活。

關於桑尼的未來去向,銀行裡被劫持為人質的職員姑娘們對此進行了討論,她們認為桑尼去阿爾及利亞比較安全。

這看起來倒像是斯德哥爾摩綜合徵,但姑娘們對於桑尼的好感不是無緣無故的,桑尼在劫持人質期間,並沒有什麼暴力舉動,反而非常關心人質的安全。

銀行保安身體不適,被桑尼提前釋放;經理有糖尿病,桑尼叫了醫生:姑娘們肚子餓了,桑尼又叫了披薩;甚至姑娘們要去廁所,桑尼也只得任其自去。

一切看似安排的很完美,然而到達機場後,同伴薩爾被當場擊斃,桑尼也成了階下囚。

這起銀行搶劫案為何被稱為美國最不完善的銀行劫案?

三、最後結局

1973年,桑尼被判入獄20年。

1975年,桑尼的故事被改編為電影《熱天午後》,桑尼本人獲得了7500美元版權費,後來桑尼用這筆錢給同性伴侶做了變性手術(其同性伴侶於1987年死於艾滋病)。

桑尼本人於2006年去世。

這場銀行搶劫案被稱為美國史上最不完善的銀行搶劫案。

第一次看到《熱天午後》這部電影,觀眾可能以為是部搞笑片,也會覺得裡面的情節太過於扯談。

但其實很多時候,現實遠比電影更加荒誕可笑,因為電影要考慮是否符合邏輯,而且不能有BUG,但現實中的人們卻無法考慮到這一些。

實際上,電影中冷酷深沉的搶劫犯其實是很少見的,現實中的銀行搶劫犯實在是非常的有趣而無邏輯性。

2014年10月1日,一女子在三堰某銀行門前,突搶運鈔車錢箱,被該路段巡邏的特警和押鈔員當場制服。而事後警方通過其家人瞭解到,該女子是因為此前感情受挫才會突然搶錢箱……

2015年4月8日,李某因購物沒帶夠現金,半路找了一個銀行取錢。然而當時銀行已經盤點,停止了取款業務。於是李某奪過一個錢箱,並稱如果工作人員不讓他取錢他就不歸還錢箱……

甚至還發生過銀行劫匪持刀搶銀行,玻璃後的銀行職員卻要求劫匪排隊取號的事情。

其實,正是由於這些看似荒誕的劇情,我們的生活才顯得有趣而真實。

這起銀行搶劫案為何被稱為美國最不完善的銀行劫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