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疾病時節 如何提高孩子的免疫力?


秋冬疾病時節 如何提高孩子的免疫力?


隨著氣溫逐步降低,孩子們的各種呼吸道疾病又多起來了。好友的大寶近期剛剛得了支原體肺炎,沒過幾天又得了甲型流感,大寶剛剛痊癒,又把疾病傳給了二寶。好友真是忙得焦頭爛額,她急切想知道:“如何提高孩子的免疫力?”

每個媽媽都期盼自己的孩子免疫力棒棒的,少生病、不生病。那麼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下提高孩子的免疫力的幾個妙招。

關於營養均衡

愛生病的孩子中很大一部分存在營養問題,他們有不同程度的偏食、挑食等不良飲食習慣,導致體內可能存在缺鐵、鋅及其他微量元素。這些微量元素是人體健康的守衛兵,缺乏時,人體的抵抗力就會減弱。實際上,沒有哪種單一食物能夠給人體提供全面的營養,因此,我們強調食物多樣化,不偏食、不挑食,另外飲食要儘量定時、定量、定點,並注意飲食衛生。

在飲食方面,家長應該以身作則,並在食物的選擇、搭配、烹飪等方面多下功夫,以提高孩子的食慾。對於成長髮育期的兒童,要保證優質蛋白質的供應,每天應該進食適量的肉、蛋、牛奶等;為了使機體補充多種維生素及纖維素,應鼓勵孩子每天吃一定量的蔬菜和水果。

對於愛吃零食的孩子,家長要為他們選擇健康的零食,例如酸奶、堅果、水果等。不適合兒童的零食有:油炸類、醃製類、加工類肉食品(肉乾、肉鬆、香腸、火腿等)、汽水可樂類飲料、方便類(主要指方便麵和膨化食品)、罐頭類(包括魚肉類和水果類)、話梅蜜餞果脯類、冷凍甜品類(冰淇淋、冰棒、雪糕等)、燒烤類等食品。

關於規律運動

體育鍛煉能增強孩子各器官系統的功能,使孩子體格健壯。運動能促進心肺功能,對防止呼吸道常見病有良好的作用。運動可使孩子胃腸蠕動增加,胃腸消化功能增強,食慾增加,營養吸收完全,使孩子發育得更好。孩子多進行戶外活動,接受日光、空氣和水的沐浴,皮膚和呼吸道的黏膜不斷受到鍛鍊,增強了其耐受力,當自然因素髮生變化時,孩子就能迅速而準確地進行反應,使身體跟外界環境保持平衡,這樣就不容易感冒。在戶外活動,陽光中的紫外線照射皮膚後,可使皮膚中的7-脫氫膽固醇轉變為維生素D,促進人體對鈣和磷的吸收,預防和治療佝僂病。

可以讓孩子選擇一到兩項自己喜歡的運動,堅持規律鍛鍊。運動前需要做好熱身運動以防止運動中肌肉受傷,運動中注意及時補充水分、防止虛脫,運動後注意保暖、防止受寒。

關於充足睡眠

充足的睡眠不僅可以幫助孩子消除疲勞、恢復精力,還可以幫助他們提高免疫力,抵抗疾病。睡眠時間的長短問題,隨年齡的增長而有所不同。一般來說,1~2歲的兒童每天睡13~14小時;2~4歲的兒童每天睡12小時;4~7歲的兒童每天睡11小時;7~15歲的兒童每天睡9~10小時。

家長應該給孩子建立良好的睡眠程序,比如通過固定的睡眠地點、薄厚合適的被子給自己的寶寶營造出“這是你固定的睡眠小天地”的意識,勤換枕巾,多曬被褥,讓他們的睡眠小天地始終有太陽的擁抱,保持舒適溫暖。在睡前不要讓孩子觀看容易令他們興奮過度的影像畫面,每天在固定時間引導孩子,讓孩子養成在此時要上床睡覺的習慣。在睡前不要讓孩子吃得太飽,大量的水或液體食物更要避免餵食,否則會給孩子的胃腸道帶來較大負擔,頻繁起夜也會打擾孩子的整覺。

關於勤洗小手

手是傳播各種細菌、病毒的媒介,洗手是預防病菌傳播的重要措施之一。在勤洗手方面,家長應該給孩子起表率作用,並告知孩子洗手的好處,讓孩子養成洗手的好習慣。

何時需要洗手?當手被呼吸道分泌物汙染時,如打噴嚏及咳嗽時;觸摸過公共物品,例如電梯扶手、商店超市門柄後;在接觸眼、鼻及口前;吃飯前和大小便後;與動物嬉戲後;到醫院探訪歸來;戶外活動後或外出回家後。洗手時還要注意洗手方法正確,現在幼兒園、中小學學生都普及學習了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六步洗手法”,手的各個部位都需洗到、衝淨,應使用溫度適宜的流動水,洗手時要用肥皂,洗手時間不低於30秒。

關於心情愉快

人體是一個整體,人的健康與情緒有密切關係。積極情緒對健康有益,消極情緒會影響身心健康。健康和諧的氛圍能促進孩子良好情緒情感的發展,家庭和睦、老師和藹、同學合作、社會和諧,使孩子有適當的機會表達愉快的情緒,宣洩不良情緒,做一個身心健康的孩子。

學完了以上內容,我用一句健康順口溜來總結一下提高孩子免疫力的小妙招:要想身體好,營養少不了;經常做運動,晚上睡眠好;天天好心情,洗手不感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