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主義的內在缺陷

昨天我們說到,美國總統威爾遜提出來的《十四點和平原則》,一旦要落實到現實政治當中,哪兒哪兒都開始不對勁兒,一系列具體問題解決不了。

今天我們要深入一步,理想主義的問題還遠遠不止於此。理想主義還有兩種內在的邏輯缺陷。

理想主義的內在缺陷

第一個矛盾,就是理想主義表面上會整合大家的意見,誰不歡迎理想呢?尤其是那些美好的理想。但是理想主義實際上有一個副作用,就是他實際上擴大了潛在的矛盾。

威爾遜剛開始給到全世界的希望是巨大的。美國強大,有道德優越感,主張各民族自治,主張成立國際聯盟解決爭端,我們今天聽起來也覺得是一套很完美的方案。處在那個時代的人,當然會對喊出這樣主張的大哥大抱有期待。

所以威爾遜來到巴黎的時候,全歐洲的廣場、街道、火車站、公園都貼著威爾遜的名字。海報上用 碩大的字寫著“我們要威爾遜那樣的和平”。意大利士兵在他的畫像前下跪;法國名人爭相在報紙上讚美威爾遜。全世界從阿拉伯到波蘭,從希臘到中國,所有要爭取民族獨立的人都指望威爾遜和美國主持公道。

理想主義的內在缺陷

一個理想主義者,特別容易被這種山呼海嘯的稱頌迷惑。這種稱頌背後是啥?是更高的利益期待啊。理想主義的感召力非常強大,人人仰望,但是也讓每一個人的預期超過了他的現實力量。現實世界的均衡是要靠妥協來實現的。但是有了這種理想主義的旗幟,每個人的利益訴求都被調高了,那達成現實中的妥協就更難了,期望和期望之間的裂縫越扯越大。

理想主義的內在缺陷

舉個例子。德國人在一戰後期願意停戰,其實也和威爾遜的14點和平原則有關係。

第一次世界大戰打到1918年的時候,德國雖然筋疲力盡,但是並沒有敗啊,德國的軍隊是在法國領土上。威爾遜的十四點和平原則一公佈,德國一看,不錯啊。新來的美國大哥也不主張我賠償,他宣佈的各項理想也聽起來那麼美好,在這個基礎上,不打也行。戰後反正有美國人主持公道,德國不至於太吃虧,這才同意停戰。所以威爾遜的理想主義給了德國人不切實際的期待。

理想主義的內在缺陷

可是你想,哪有那麼便宜的事?你打完了撤軍了不賠償,法國人怎麼可能答應呢?所以等到巴黎和會結束,拿出最後的停戰協定讓德國簽字時,又是鉅額賠償、又是裁軍繳械、又是領土切割,德國人當然有一種上當受騙的感覺。20年後希特勒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反覆就強調德國並沒有敗,是一系列人在背後捅刀子。你想希特勒指的捅刀子的人,是不是就包括美國總統威爾遜?

不止是德國人失望,巴黎和會的結果是英國人也失望,法國人也失望,全世界弱小民族都失望,包括我們中國在內,本來指望有美國人主持公道,可以收回被日本佔領的山東,最後也是失望,這才爆發了五四運動。

你看,理想主義點燃了希望,獲得了掌聲,開局很好,但是它也讓各方面的期望值過高,現實世界的矛盾就更難彌合了。其實在去巴黎的路上,威爾遜就說了自己的擔心,他說:“ 我好像看到了一場辜負眾望引發的悲劇。我真心希望是自己感覺錯了。”威爾遜沒錯。美國確實拿自己的理想主義辜負了全世界的期望。

理想主義的內在缺陷

這是理想主義的第一個內在邏輯缺陷。還有第二個,那就是,理想主義總是有一種自我完美的傾向,這就會導致它必須忽略一部分現實。就好像你要是想畫一個理想的圓形,這隻能在腦子裡構想,一旦回到現實,它就沒有那麼圓了。所以你為了那個完美的圓形,你只能不在紙上畫,忽略一切真實的圓形。

還是舉一個巴黎和會期間的例子。

法國一直想給威爾遜安排一次戰地巡視。為啥呢?很簡單,威爾遜從來沒有見過一戰的戰場,所以他無法想象法國打得有多慘。

當時在法國北部,一眼望過去,全是彈坑、戰壕、一排排的十字架,就是墳地啊。法國有15500平方公里的地區,這是多大呢?大概就是今天整個北京直轄市這麼大一片地方徹底被毀掉了。那裡可是戰前法國20%的農作物,90%的鐵礦石和65%的鋼鐵出產地啊。現在連農田帶礦山帶工廠被夷為一片平地。在戰爭最慘烈的凡爾登地區,那幾乎是打得是寸草不生。而對比一下德國。德國雖然戰敗,但是境內基本沒有受什麼損失。工廠都在,恢復經濟能花多長時間?

而且法國人還有一個更深遠的擔憂,就是人口。那個時代的人看待戰爭,其實就是雙方往戰場上投放人力,所以人力本質上就是戰爭能力。

德國人口本來就比法國多,出生率還高,所以從長遠看,德國的戰爭潛力比法國要好得多。第一次世界大戰,法國陣亡人數是130萬,對於一個總人口4000萬的國家,這本來就是一個駭人聽聞的數字。但是情況比這看起來還要嚴重。你想,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時候,軍隊還有傳統道德的基本約束,不屠殺平民。所以,陣亡的人全是年輕的軍人。法國年齡在18歲到30歲之間男子,在戰爭期間死亡了四分之一。這就嚇人了吧?而且,因為法國是前線,法國受傷的人尤其多,是其他國家的兩倍。

在這種情況下,法國作為戰勝國,當然要利用暫時的優勢玩命壓制德國。這個時候不壓制,以後就更沒機會了。這不完全是意氣用事,是法國出於自己國家利益的長遠考量才有這樣的政策基調。

回到前面說的,為什麼法國人希望威爾遜能去戰區看看?就是希望他能親眼看到法國的這種慘狀,或許美國人就更能理解法國總理克列孟梭的那些看起來非常苛刻的要求。但是威爾遜就是不去,而且拒絕的還很氣憤。

理想主義的內在缺陷

威爾遜對自己的人說:“法國人是要讓我看那些戰爭肆虐過的地區,以為我在看見慘狀之後就會聽任他們的擺佈。”他絕不能像這樣被人操縱。和平必須平靜地降臨,不能有感情因素。威爾遜還說了一句話:“就算是法國全國都被炸成了一個大彈坑,最後的和解方案也不會因此更改。”

你琢磨琢磨這段話哈。這是一個典型的理想主義的思維方式。為了我要構建的那個理想世界,現實是不值得考慮的,甚至我看都不要看,因為我擔心看了一眼之後,就會在情緒上被操縱。

威爾遜作為一個理想主義者,他本人就有這樣的傾向。他的國務卿藍辛就諷刺他說:“如果和他的直覺不符,哪怕事實就擺在那兒他也會視而不見。這是一種像神一樣的權力,只揀正確的說。”

所以,在巴黎和會期間,法國總理克列孟梭說過一句話:“我發現,自己就夾在耶穌基督和拿破崙中間。”這言下之意就是,英國人是拿破崙,只想著要利益;而美國總統威爾遜只想著當聖人耶穌,拿著道德優越感欺負人,完全不看現實。

你看,這樣達成的《凡爾賽合約》當然是一個四不像,不是會議時間不夠長,不是在場的政治家不用心。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威爾遜帶來的光芒萬丈的理想主義,讓所有來自現實的聲音,顯得自慚形穢,顯得凌亂不堪,顯得剩下所有的聲音,都變成了亂成一團的利益紛爭。但是最後呢?最後巴黎和會開成了一地雞毛,理想主義的東西只剩下了形式,而現實主義的因素又沒有得到充分的考慮。這樣的巴黎和會,反而為20年後的另一場災難種下了根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