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數科舉中落榜的四牛人,前三位出名著,後一位讓狀元郎無地自容

中國古代,為了選拔人才,發明並沿延了科舉制度,科舉制中殿試的第一名是狀元,因此狀元也成了歷朝歷代讀書人最高榮譽,相當於現代的北大清華高才生,他們往往因為金榜題名,實現了鯉魚跳龍門,踏入仕途,滿足了自己的功名之心,完成了光宗耀祖之夙願。

細數科舉中落榜的四牛人,前三位出名著,後一位讓狀元郎無地自容

然而金榜題名的人畢竟有限,更多的人是名落孫山,而這些名落孫山之人中,還有很多人才被埋沒其中。有些人才被埋沒後一蹶不振,默默無聞而泯然眾人矣。而還有一些才人在仕途受阻後,選擇了自力更生,他們發揮自己的特長,在其它領域開拓了屬於自己的事業和成就。

細數科舉中落榜的四牛人,前三位出名著,後一位讓狀元郎無地自容

下面,就來說一說這些在科舉中名落孫山的四大牛人!

細數科舉中落榜的四牛人,前三位出名著,後一位讓狀元郎無地自容

第一位牛人——“官場達人”吳敬梓。

清朝的吳敬梓屬於典型的官二代,他出身於仕宦名門,從小就受到良好教育,後來隨父親學到了大量官場的知識。但父親病故後,他在科舉考試中卻總是差了“一丟丟”距離。如此幾次三番後,眼看大好光陰就浪費在週而復始的科考中去了。對科舉制度弊端深有體會的他,決定不再做沉默的羔羊,而是決定進行揭露其中真相。

細數科舉中落榜的四牛人,前三位出名著,後一位讓狀元郎無地自容

於是,他開始創作長篇諷刺小說《儒林外史》。隨後,他花了近二十年的時間才完這部作品,文中,他做到了“三反”,反對科舉教考試,反對古板的八股文,反對士子們赤裸裸的功名利祿之心。

同時,他做到了“一批”, 批判科舉裡醜陋的人和事。而《儒林外史》也被譽為中國諷刺小說的巔峰之作。

細數科舉中落榜的四牛人,前三位出名著,後一位讓狀元郎無地自容

第二位牛人——妙手神醫李時珍。

李時珍年少時有神童之稱,年僅14歲時他便考中秀才。然而在科考中卻屢受挫折,先後三次榜上無名,耗費了九年的時間。

細數科舉中落榜的四牛人,前三位出名著,後一位讓狀元郎無地自容

一氣之下,他放棄了科考,選擇了當一名赤腳醫生,他走遍大江南北,參考800多種醫書,花了29年時間,完成了《本草綱目》的編著工作,這部曠世之作,共有52卷,近200萬字,裡面記載藥物1892種,收集獨特藥方11096個,並繪製了1160幅詳細的插圖,為中國醫學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細數科舉中落榜的四牛人,前三位出名著,後一位讓狀元郎無地自容

第三位牛人——一代“鬼才”蒲松齡。

細數科舉中落榜的四牛人,前三位出名著,後一位讓狀元郎無地自容

蒲松齡,也是一位頗有才華之,他參加科考後,卻屢屢碰壁,直到古稀之年才迎來第二春——被補為貢生。期間,他窮畢生之精力,終於明白了當時的科舉制度存的弊端和官場的腐敗,於是開始幹自己喜歡的事業——寫書。隨後,他用盡自己的全部精力和時間,奮力完成了絕世佳作《聊齋志異》。

細數科舉中落榜的四牛人,前三位出名著,後一位讓狀元郎無地自容

《聊齋志異》以奇人趣事為突破口,以玄幻為主線,令人深思,極具文學價值。全書共8卷,分 491篇,共40餘萬字。大才子魯迅對這本書給予高度評價,給出此書7字評價:專集之最有名者”。另一位大才子郭沫若曾為蒲松齡故居題聯,盛讚了14年字: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而大才子老舍給出的評價是10個字:鬼狐有性格,笑罵成文章。

細數科舉中落榜的四牛人,前三位出名著,後一位讓狀元郎無地自容

第四位牛人——保疆護國左宗棠。

左宗棠的才華有目共睹,然而,他二十歲中了舉人之後,多次在會試中碰壁,幾次落榜後,他放下了功名之心,開始潛心學習和讀書,並認真鑽研兵法。結果後來太平天國起義時,左宗棠的才幹有了用武之力,協助曾國藩的湘軍鎮壓和平定了太平天國運動。

細數科舉中落榜的四牛人,前三位出名著,後一位讓狀元郎無地自容

後來他又推動洋務運動,還以快刀斬亂麻的方式平定了陝甘回族二馬叛亂,並且抬棺上陣成功收復了新疆,為國土的統一做出了赫赫戰功,被稱為“唐太宗以後對中國領土貢獻最大的人”。而左宗棠一生的光輝業績也讓那些平淡無功的狀元郎無地自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