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亮了?這家公司在美國上市,次日暴漲30%!

導語:隨著創始人肖文傑敲響納斯達克的大鐘,互聯網金融公司樂信在美國成功上市。2017年以來,趣店、和信貸、拍拍貸、融360、信而富都已經赴美上市,

樂信是今年的第六家赴美上市的互金公司。

作者注意到,這一批公司的招股說明書裡所披露的內容,無論從商業模式、利潤來源、數據增長等,都基本如出一轍。這可難住了投資者,這麼多的公司,到底該投資誰呢?

12月21日,樂信集團在美國納斯達克交易所掛牌上市,代碼LX。樂信集團以每股9美元的價格發行1200萬股美國存托股票(簡稱“ADS”),募資1.08億美元。此外,樂信還授予承銷商超額配售權,額外發行180萬股ADS。

天亮了?這家公司在美國上市,次日暴漲30%!

按照當日收盤價10.7美元計算,樂信市值將近18億美元,第二天,樂信股價飆漲32%,收於每股14.2美元,市值也暴增5億多美元,達到了23.27億美元。

天亮了?這家公司在美國上市,次日暴漲30%!

(樂信上市第二天,股價暴漲)

上市之前,樂信在向SEC遞交的招股說明書中寫到,它的目標是“衝擊中國分期電商第一股”。樂信為何這樣說?因為它與已經在美國上市的其他互金公司不同,在2016年樂信的43億總營收當中,分期電商營收為27億,佔比超過60%。

然而,就在樂信首次遞交招股書後不久,國內現金貸監管專項整治也開始行動了。互金整治辦以“特急”文件的形式,暫停了網絡小額信貸的新批。

面對這一突發情況,樂信也不得不追加了額外的盡職調查,並且還將融資金額主動由5億美元減至1億美元。

除此之外,在最新版本的招股書中,樂信集團還特意強調了自己的優勢:為受過教育的青年人群體提供在線消費金融服務。

現金貸之所以飽受詬病,就是因為其貸款客戶多為低學歷、低收入群體,這種情況下,高壞賬率、暴力催收頻發成為行業普遍特徵。

樂信強調客戶“受過教育”,就是為了與聲名狼藉的現金貸做切割。

樂信還認為,這個群體是消費金融市場中的優質群體,其增長潛力超過市場整體增速。

天亮了?這家公司在美國上市,次日暴漲30%!

中國消費金融市場貸款餘額

上圖為中國中國消費金融市場貸款餘額,可以看出,無論是2017年之前近30%的年增速,還是2017年之後近20%的增速展望,消費金融的增速都遠高於一般行業,這塊的蛋糕規模極大。

在行業未來仍處於高增長的基礎上,再加上樂信的高學歷優質客戶群體,因此股價在上市第二天大漲32%也就很高解釋了。

2016年,是金融監管的大年,之前幾年各種牛鬼蛇神紛紛踏入互金領域引發的種種亂象已經讓互聯網金融被貼上了“跑路、龐氏騙局、倒閉、逾期、失聯”的標籤。

從這一年開始,為了跟名聲不佳的P2P切割,似乎所有的互聯網金融公司,都開始自稱為科技金融公司了。

但光自己這麼說,市場就認同嗎?從趣店來看,其15倍的市盈率和美國其他金融公司並無明顯差別(摩根大通16倍,富國銀行13倍等)。所以美國市場給趣店的估值,是按照金融機構來的,而非這些企業最早所說的科技機構。

而作為所謂的“金融科技企業”,樂信跟“高利貸”真正切割了嗎?

樂信的分期樂商城,在2017年前三季度的整體實際年化利率為25.3%,顯著低於互聯網金融行業平均水平,平臺所有產品及服務的分期年化利率均在36%以下,早於監管政策之前已經合規。客觀來說,樂信不太受此次新政的影響。

儘管很多互金公司現在稱自己為“科技金融公司”,但新名號之下的招股書,本質卻還是離不開小額信貸。

我們以最近的四份招股說明書為例(樂信、趣店、和信貸、拍拍貸),來看一看這些互金公司的數據:

天亮了?這家公司在美國上市,次日暴漲30%!

樂信招股說明書

天亮了?這家公司在美國上市,次日暴漲30%!

趣店招股說明書

天亮了?這家公司在美國上市,次日暴漲30%!

和信貸招股說明書

天亮了?這家公司在美國上市,次日暴漲30%!

拍拍貸招股說明書

翻看招股說明書,這幾家公司本質業務的表述,基本都是小額貸款公司,核心業務能力也大同小異,跳不開在線借貸的框框。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樂信

25.55億

43.39億

39.88億(前9個月)

拍拍貸

1.97億

12.09億

17.33億(前6個月)

趣店

2.35億

14.43億

32.84億(前9個月)

和信貸

2897萬

7875萬

1.58億(前6個月)

四家公司營收數據(單位:人民幣)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樂信

-2.33億

5.77億

16.35億(前9個月)

拍拍貸

-7214萬

5.01億

10.49億(前6個月)

趣店

-2.33億

5.77億

9.74億(前9個月)

和信貸

-206萬

2032萬

5156萬(前6個月)

四家公司盈利數據(單位:人民幣)

不難看出,這幾家公司都是從2016年開始,營收和盈利都取得了跨越式的大幅度增長,不過從招股說明書裡可以看到,後三家都把核心業務轉移到了現金貸。

以趣店為例,趣店單獨推出借貸產品來分期,同時,和支付寶合作並在其首頁增加了來分期的入口,這一舉措直接使得趣店流量翻了4倍。在轉型主做現金貸之後,實際上將近50%的年化借貸費率,終於讓趣店在16年轉虧為盈。

但正所謂名滿天下,謗亦隨之。在高利潤和高增長事實下面,現金貸行業暴露出的最根本問題是:變相的高利貸極容易引發種種社會問題。

互金平臺之所以招致媒體的口誅筆伐,原因是他們出生就帶著“原罪”:通過砍頭息等方式,榨取著低學歷、缺錢用戶的價值。

而很多現金貸的用戶只關心自己能不能借到錢,而對費率、個人信息的暴露沒有任何感知,這也正中了現金貸公司的下懷。

幾乎可以肯定的是,為了積累用戶,前期所有的平臺都是以高利率覆蓋高壞賬的,而這些數據並不會在招股說明書中反應出來。

還是以趣店為例,逾期費(penalty fee)的收入如下:

天亮了?這家公司在美國上市,次日暴漲30%!

上圖來自趣店的招股說明書

可以看到,相比16年將近2000萬的逾期費收入,2017年上半年僅有283萬,顯然有了大幅度的下降。但逾期費短期下降這麼多,似乎很不被人信服。趣店招股說明書中是這樣解釋的:a lower delinquency rate of recent vintagetransactions(最近交易的逾期率降低)

儘管逾期費顯著下降,但對於這些剛登陸美股市場的國內互金公司來說,未來仍然面臨幾個嚴峻問題:

1. 監管日益嚴格。17年銀監會已經連下好幾個政策,對現金貸做了明確監管,未來只會嚴而不會松;

2. 正規軍進入無徵信人群。銀行,消費金融公司以及三大巨頭(微信、支付寶和京東)都提供了相對其他平臺極低的費率,如何保持用戶的持續增長,是互金公司們需要面對的問題;

3. 多頭借貸佔比極高。根據目前的數據來看,大約60-70%的現金貸用戶都存在多頭借貸,當借款需求人數趨於飽和,壞賬率一旦突破某個值之後,這些互金公司距離危險境地也就不遠了;

4、國內互金企業相繼赴美上市只是一個開始。未來,還有很多的未知的同行會登陸美股,競爭、廝殺、只會越來越慘烈。

互金行業,表面大批赴美上市、風光無限,實則監管趨嚴、暗流湧動,如何在監管與盈利之間尋求平衡,決定了相關公司的生死存亡。

未來,有的公司會成長為巨頭,有的公司則會快速隕落,在這場群雄逐鹿的廝殺之中,誰將笑到最後?我們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