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紹百新編越劇《王陽明》的吐槽

关于绍百新编越剧《王阳明》的吐槽

先聲明,紹百三花都是我很欣賞的越劇演員,今年年初在上海看到的花飛的《孔雀東南飛》是我觀劇人生中現場感覺最佳的一次演出,我對那次演出有多高的讚美,就對這次的新編有多深的厭惡。這個劇就是花費重金精心製作的一坨屎,演員功底再好也拯救不了的一坨屎,讓人看了只想開罵。

全場演出正經唱段沒幾段,唱詞和唸白之詰屈聱牙可算是拔了頭籌,幸虧我提前做了些功課才敢去的,現場第一次聽就能全部聽懂的人必須得是心學專家。

開場就是奧運會開幕式的架勢,穿得灰不出溜的心學子弟團團圍坐,一起吟誦“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場地還是帶雙層轉盤的,一邊吟詩一邊轉。就問這麼高大上的場地你怕不怕!這個盤不但能轉中心還能上升,整個演出演員基本上沒怎麼用臺步,站在轉盤上全員實現回轉壽司式自動行走。

自從戲曲引入話劇導演以來,改變上下場用話劇的追光暗場擺造型來削弱戲曲演員的基本功,改變戲曲唸白用話劇的唸白削弱戲曲的表演力,改變戲曲傳統服裝道具用各種逼真而尷尬的道具來削弱戲曲程式動作和身段,再加上編劇在唱腔用詞上的不懈“努力”來削弱戲曲的唱腔流派,你們可真是一門心思的想讓戲曲死得更快些啊。

全劇王陽明自己反覆唸了好幾遍的“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這大概是編劇想強調的主題,但分明有更為人所知也更通俗易懂的“知行合一”這四個字在,為什麼要舍簡取繁呢?想上來先把觀眾嚇唬住?反正縱觀全劇,感覺編劇也不知道自己在胡扯些什麼鬼,哪裡體現人心惟危?哪處體現道心惟微?演員奮力記住那些繞口令一般的唱詞已經用光全部能量,就別提什麼表演了,偉光正的喊口號罷了。

場地後方還出來四個舉牌子的——“陽明書院”——看到後面才知道,只要換場地就會有牌子出來提示地點。把換場提示搬到舞臺上這是有病吧?尤其是後面有一處即將奔赴龍場驛站,剛剛死裡逃生的王大人飽含深情的大喊“龍場驛站”!暗場下。到這裡但凡是個正常人也都知道下邊要換到龍場了,居然還是出來四個牌子告訴你這裡是龍場。我看這就是錢多了燒的吧?不如安排二三十個舉牌子的,每次引經據典的時候用牌子提示一下出處,更有助於提示劇情呢。

從陽明書院倒敘回最初王大人剛成親後去拜訪老師的場景,在牌子的引導下,小師妹代表隊隆重登場。婁家可真是家大業大,出來一大群不知是學生還是丫鬟,關鍵一定不能好好站著,或站或蹲高低錯落地擺造型,主家的待客規矩看來是完全沒有的。

感謝吳素英,她真的是個好演員,她抓住全劇僅有的兩次出場機會盡力展現出了一個戲曲演員的基本素質,第一次登場寥寥幾句臺詞就演出了小師妹的天真爛漫,贏得唯一一次全場觀眾的開心笑聲,下半場再次登場,在轉盤上以輕盈優美的半圈圓場提醒我這真的是戲曲演出,不是後現代集體舞文藝晚會。

小師妹和師兄接續前面的主題熱烈討論了一下為什麼一心向聖的人還會寫“憶與美人別,惠我雲錦裳。錦裳不足貴,遺我冰雪腸。”這種情愛詩詞,引出了萬物大美的人生大道理。

在小師妹仰慕的目光中心靜如水的王大人果斷離開了婁諒書院,畫風一轉就到了劉瑾的官衙。牌子又來了,上來五個人卻只露出四個字“X大監禮司”。這是啥子部門?第五個牌子終於醒悟過來,把舉反了的牌子翻過來,連起一看,哦,“司禮監大堂”。只是司禮監三個字還能當它是牌匾,連大堂兩個字都寫出來,這到底算個啥?

針對起復被貶官員二人展開唇槍舌劍,劉瑾十分露骨地表明自己的權力不可動搖,可憐王大人都為官五六年了居然不知道劉瑾的權勢熏天,沒有任何後備手段的和人家硬剛,實在不值得同情。下場當然很慘,被責廷杖四十外加流放,這可不得了,呼啦啦上來一大群衙役,得有十幾二十個吧,充分體現了國家公務員隊伍人員冗餘嚴重、出工不出力的問題,幾個人在舞臺深處揮杖,王大人獨自在舞臺最前方隔空受罰,剩下的人負責排在王大人身後,把舞臺正前方的視線擋個嚴嚴實實,以達到讓一樓觀眾看不清後面衙役動作的演出效果。

王大人受罰後脫去官服身著血衣被貶去遙遠的龍場,行至江邊難掩心中鬱悶不禁歌以詠志。說實話這個劇到此為止的幾段唱腔設計還是在及格線水準以上的,此時月光清冷江岸荒涼,正與王大人有志難酬的心境相符,配合阿花深情的演唱應該是非常具有感染力的。

然而就在這時,呼啦啦又從兩側上來好多叢移動蘆葦小推車,這攪戲的力度比當初《屈原》裡面投江前跳出來的那群女鬼更上一層樓。

每叢蘆葦都是兩個人推上來的,推完了還就賴在那裡不走了,配合著王大人後面的唱腔走位這群蘆葦還會像小學運動會集體造型那樣排列組合變換姿勢!看得人心中真是一萬頭草泥馬奔騰而過,說是龍套吧明明是在推道具,說是道具吧卻又是穿著龍套服裝的人形物,居然還在臺上擺動作!還有表情!你特麼一群檢場的上來攪什麼戲啊!設計這玩意的是誰,請務必站出來接受我的敬意:您可真是大!傻!逼!啊!

在這眼花繚亂的蘆葦叢面前實在沒法認真感受王大人唱了些什麼,反正一樓觀眾連王大人到底躲在哪叢蘆葦後面都看不清。可憐我們再想聽到個正經點兒的唱段又要等好久。

劉瑾派來的兩個殺手和已經當了寧王妃的小師妹派來的兩個護衛為了王大人打了起來,也沒什麼對打動作,總算靠金蟬脫殼糊弄走了殺手,護衛表示自己就是龍場本地人,要護送大人直到驛站,恭喜王陽明喜提貼身護衛兩名。護衛還帶來了一份王妃的親筆信,王大人這裡的表演非常有問題,突然收到故人來信應該是半帶狐疑半帶驚喜吧,王大人卻非常誇張地驚呼了一聲,給人的感覺不是“啊小師妹居然還給我寫了信”的驚喜,而是“啊小師妹居然還會寫信”的驚嚇,這個.....

.

关于绍百新编越剧《王阳明》的吐槽

到了龍場,為什麼彝族族長對著未開化的族人都能說出“遍地餓殍”這麼文雅的演講詞這種小細節就不追究了。面對要被祭天求雨的危機,機智的王大人現場胡謅了一通周易混雜著跳大神通用語,居然真的恰好就下起了雨,不愧是聖人啊,跳大神都跳得這麼帥。其實族人集體舞也挺不錯的,放在音樂劇裡非常合適,哦不對我看的好像不是音樂劇。總之在這種狗屎運下王大人就被族長放了......等一下,那兩個號稱本地人的護衛似乎並沒有什麼作用啊......再等一下,族長就這麼兩句臺詞就退場了啊?你在臺上的時間還沒有蘆葦精多吧?

雖然是被放了但是不能留在山寨裡只能住山洞,王大人的小身子骨強撐到這裡終於撐不住了,被廷杖時沒事,被追殺時沒事,被祭天時沒事,現在萬籟俱寂無人干擾了,王大人終於能舒舒服服的......咦,躺了個殭屍?

畢竟不是所有人都熟知王陽明生平的,於是聽到前排觀眾開始熱烈討論“啊死了?”“不能吧這戲還沒完吧?”,正在一片疑惑中王大人他、他、他又坐起來了!於是後排觀眾也開始討論了“啊又活了?”“不見得,說不定是魂呢?”此時舞臺後方出現了巨大的儒釋道三聖的人形剪影,配合昏慘慘如地府般的燈光,鬼影曈曈之下要觀眾準確判斷此時王大人的生存狀態確實挺難的。

在與古聖先賢的觸及靈魂的對話中,一群石頭精又登場了,照搬前面蘆葦精的路子,舉著石塊圍在王大人身邊擺造型,但平心而論這裡的表演就比前面有用的多,石頭們忽緊忽松陣形變化,明顯是為了體現此時王陽明破除心魔的掙扎,似乎可以接受?(畢竟我們是經歷了蘆葦精的人呢,還有什麼不能接受)。王大人這邊還是有些問題,三聖讓他向遠看,他卻分別看到的是劉瑾、殺手和族長,這豈不是越看越近嗎?原臺詞就是如此還是演員說反了?然後看啊看的,不知咋地王大人突然宣佈自己開悟了。這算啥?算了算了我等凡夫俗子是沒法明白其中到底發生了什麼,總之人家就是開悟了。伴著這激動人心的宣言,舞臺後排迅速衝出來三層服裝動作完全一致的心學弟子,佔滿了整個背景空間,這無限重複的人肉背景是……波普藝術?或是佛祖講經時背景裡填滿天空的五百羅漢?

畫風再變,劉瑾倒臺,陽明起復,大反派寧王終於登場。明朝的大臣們也是沒規矩的很,王府壽宴啊居然有站著溜達的有席地而坐的,可能以為自己是磕了藥的竹林七賢。要說寧王可真是節儉,坐的那個破木頭椅上光禿禿的連個靠墊都沒有,在自己的地盤上宣佈要造反時當場被一半的大臣反對,唉,這造反一看就成功不了。愣頭青王大人又自己衝出來救人,不出意外的又被囚禁,這劇情怎麼和之前這麼像呢?王大人這些年到底長進了啥?通過寧王之口我們得知小師妹這些年都心心念念著師兄,寧王可真是大人大量,居然毫無芥蒂,還想借此和王大人拉好關係,佩服佩服。

小師妹,現在已經是王妃了,腰上彆著一塊巨大的腰牌二次登場,聰明的觀眾們想必一眼就能識破她的心思,當然滿王府走來走去的侍衛必須都是瞎的,都說了這樣的造反成功不了嘛。師兄妹二人試探一番後各自表白了對國家的忠心,小師妹說我死不足惜,現在需要的是像師兄這樣能匡扶社稷的人啊!這話本身一點錯都沒有,我們都知道王陽明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馬上定乾坤,但是這劇裡完完全全沒體現啊,我們除了看到王大人和各種上級硬剛、反覆唸叨自己的心學體會之外,所有人對他的文章之好、兵法之妙一句都沒有提,被起復的原因看起來也是因為對家倒臺而不是靠自己的本事,怎麼就突然可以匡扶社稷了?

王大人靠著師妹送的腰牌順利逃跑,帶兵水戰鄱陽湖,以武戲見長的紹百其實是多麼適合表演這種場面啊,即使前面的唱段毫無唱腔特點,即使前面的劇情如此生硬無聊,如果能按傳統戲的方式好好開打,昏昏欲睡的觀眾一定會精神為之一振並報之以熱烈掌聲吧。但是不行,那樣太不能體現新編特色了,這燈光這配樂這群魔亂舞,我差點以為自己是在看寶塚,寧王踩著偽裝成水波的滿臺白綾出場的時候我幾乎以為他要開口唱《黑暗在擴散》了。成排的兵卒舉著船槳在白綾間做各種動作,怎麼看都像是船漏水了在舀水,而不是水戰。二人振奮精神的對唱總算是有了一點點越劇的意思,唱詞還用了頂針格,其中一句是什麼萬民塗炭落湯鍋?(前面幾個字記不清了),等一下,你不是文縐縐了兩小時嗎你倒是堅持到底啊,那應該是湯鑊吧,湯鍋是什麼鬼,煮麵條呢?

最後王陽明功成身退開課講學,人肉背景再次出現,王大人重申了一遍“允執厥中”的口號,這齣劇情平淡如白開水、舞美可笑如智障的倒黴新編劇終於結束了。本來中途起堂的就不少,第一輪謝幕沒結束,身邊的觀眾就走得差不多了,不過演員還是要堅持二次謝幕的,大幕再啟時還留在臺下觀眾更是少得可憐。

說不心疼演員是不可能的,但是看到這麼出色的演員總是把時間和精力用在這種狗屁玩意上,實在是太令人生氣了。新編戲的歪風固然是攔不住,反正我是再也不看紹百的新編劇了。

重複一遍,這劇就特麼的是一坨屎。

越劇相關文章鏈接:

关于绍百新编越剧《王阳明》的吐槽

文 | 無端

圖片源自網絡

您還可以閱讀以下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