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樹人教育扶貧計劃”走進古藺鐵廠小學

“四渡赤水,就發生在這裡。大家看著書裡33頁,紅軍爺爺當年翻過這些大山,多難。今天,我們能坐在教室裡學習,正是因為他們當年不畏艱苦,奮戰到底奪下勝利換來的。雖然今天我們這裡還很貧困,但是在我們生活的這片土地上,只要我們好好學習,學習好傳承好不畏艱苦的紅軍精神,自強、獨立的為夢想努力,這一切就會改變。”昨(15)日,在烏蒙山扶貧連片開發區、國家級扶貧縣——古藺縣皇華鎮鐵廠小學,這堂紅色記憶振奮人心的本土優秀文化公益課,深深敲擊著孩子們的內心。

“立德樹人教育扶貧計劃”走進古藺鐵廠小學

“立德樹人教育扶貧計劃”走進古藺鐵廠小學

“立德樹人教育扶貧計劃”走進古藺鐵廠小學

“立德樹人教育扶貧計劃”走進古藺鐵廠小學

讓孩子們從小立下志向,在本土優秀文化中吸取力量讓內心生髮夢想,努力學習。長大後走出大山,再回來建設家鄉。這就是“立德樹人教育扶貧計劃”找根烏蒙山區,發揮文化育人功能智力扶貧的實踐。課堂上,孩子們認認真真聽著,不斷舉手向老師提問。“老師,四渡赤水是有四次從這裡渡口過嗎?”“當年紅軍從這裡是怎麼過去的?我們這裡都發生了哪些事?”孩子們不斷提問,老師耐心解答著。在這堂課程中,記者注意到竟然還有幾十封來自天立附屬幼兒園的家書,“認識你,很高興!”三歲半的白翰澤小朋友把城裡小家的愛讓老師們帶到了這裡。拿到禮物,五年級二班的鮑俊宇很開心。“這個禮物我好喜歡,我要給他寫封信。”在現場記者看到,這些家書有的是寫在親自做的中國結卡片上,有的是附在自制的筆筒上。“你好親愛的小夥伴,我收到你的信好開心。我這裡的大山很漂亮,綠綠的,我也很想跟你做好朋友。”孩子們趴在桌上開心的寫著,憧憬著小夥伴們收到家書時開心的模樣。

“立德樹人教育扶貧計劃”走進古藺鐵廠小學

“立德樹人教育扶貧計劃”走進古藺鐵廠小學

採訪中,記者瞭解到這次“立德樹人教育扶貧計劃”烏蒙山區智力扶貧暖冬行,也是匯聚了社會各界愛心力量。除了天立學校附屬幼兒園外,還有天立早教、瀘州市青少年宮、海底世界等單位和企業的愛心人士參與到此次活動中。志願者羅朗告訴記者:“參加到“立德樹人工程”扶貧扶智公益中,我覺得收穫特別多。我們人人都是“立德樹人工程”的踐行者,只要我們每個人都獻出一點愛,就會讓這個大山裡的孩子感到更多溫暖。讓他們有更多力量和勇氣走出去,為夢想努力。”

“立德樹人教育扶貧計劃”走進古藺鐵廠小學

“立德樹人教育扶貧計劃”走進古藺鐵廠小學

“立德樹人教育扶貧計劃”走進古藺鐵廠小學

“立德樹人教育扶貧計劃”走進古藺鐵廠小學

“立德樹人教育扶貧計劃”項目辦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年,我們還將在烏蒙山區持續開展扶貧扶智行動。通過國學經典與本土優秀文化結合,城市與鄉村家書鏈接,形成文化在無數個學校、家庭中的交融。在這種特有的文化氛圍中,讓孩子們相互交流、學習、傳承國學經典和本土優秀文化。”下一步,“立德樹人教育扶貧計劃”將力爭覆蓋到更多貧困地區,助推山區扶智脫貧。

“立德樹人教育扶貧計劃”走進古藺鐵廠小學

“立德樹人教育扶貧計劃”走進古藺鐵廠小學

“立德樹人教育扶貧計劃”走進古藺鐵廠小學

“立德樹人教育扶貧計劃”走進古藺鐵廠小學

“立德樹人教育扶貧計劃”走進古藺鐵廠小學

據悉,為進一步助推脫貧攻堅工作,今年在古藺縣政府以及社會各界力量共同推進下,“立德樹人教育扶貧計劃”已在烏蒙山區紮根開展了多次扶貧扶智行動。作為省委省政府22個重點扶貧項目之一,2018年“立德樹人教育扶貧計劃”就已在古藺縣建設了全國首個立德國學書院,通過“基地+本土讀本+多所實驗學校+N個村社國學堂”模式,探索全國第一個公益智力扶貧產業體系。該產業體系不僅能發揮本土優秀文化作用,挖掘、傳播、傳承,助推當地文旅產業發展。還能發揮文化育人功能,通過村社國學堂解決守土兒童假期最後一公里文化短板狀況,讓更多山區孩子跟城區孩子一樣享受到優質教育、文化資源。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本土優秀文化的共同滋養下,茁壯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