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村鄉:“溫暖星期一” 暖了群眾心

為了暢通信訪渠道,化解社會矛盾,從2015年開始,廣德縣盧村鄉一直堅持開展“溫暖星期一”活動。每到週一,鄉里的包村領導都會帶領聯繫村幹部到村裡開展接訪活動,村民們知道有鄉里的幹部在,所以有什麼難解決一點的矛盾都會趕著週一到村裡去。

“感謝鄉、村兩級領導,讓我們兄弟倆重歸於好,現在想想自己的行為,真是慚愧,我們保證以後再不做傷害兄弟感情的事情了”。說話的是廣德縣盧村鄉九龍村馮村組村民劉氏二兄弟。原來,二人因為宅基地劃界糾紛,關係鬧得很僵,現又因為一顆爭議區域內的香樟樹的權屬產生了矛盾。為了解決爭議,兩人趕在“溫暖星期一”活動時,來到該村便民服務大廳內,等待鄉包村領導調解。經調處,兄弟二人最終握手言和。

盧村鄉是山區鄉鎮,山林是群眾的主要生產、生活資料,涉及山林糾紛比較多。盧村鄉同溪村的村民熊某、汪某和許某曾因為一塊山林權屬發生爭議,汪某更是將一條山路圍擋封閉,不讓他人上山。為防止發生民轉刑案件,鄉、村兩級幹部立即將當事雙方約好,週一在該村的調解室組織雙方當面調處。原來,汪某的父親去世前送給熊某一塊林地,熊某在2003年的時候就把這塊林地與許某置換,而汪某由於長期在外務工,不知道父親把林地給了熊某,所以在看到許某採伐該林地竹木時即上前阻止,並封閉道路。經鄉、村兩級領導調處,講解法律法規,最終汪某遵循了其已故父親的諾言,拆除了山路圍擋,放棄這塊林地的經營權,經營權歸熊某所有,林地現階段由許某使用,三方和解。

依靠“溫暖星期一”信訪工作機制,近期盧村鄉又成功化解一起群體土地補償款糾紛。流經盧村鄉中明社區有條河叫無量溪河,2012年無量溪河治理項目是當年全縣重點工程,該項目在施工過程中,徵用了中明社區中下組的部分田地,土地補償款共計160多萬元,涉及該組100多名村民的切身利益。土地補償款發放到組後,按照村民自治條例,應由該組村民召開全體村民代表大會共同討論,形成分配方案,自主分配發放。但因多種矛盾,村民意見不統一,始終無法達成一致的分配方案,所以,這筆賠償款也就一直未發放到村民手中。這個糾紛也是鄉包村領導在“溫暖星期一”活動中獲悉,因為該糾紛比較複雜,涉及村民眾多,時間跨度較大,包村領導立即向鄉黨委書記作了報告,在黨委書記調度下,第一時間成立了由鄉分管副鄉長任組長,綜治辦、信訪辦、司法所、國土所、拆遷辦、派出所、中明社區等單位組成的中下村民組土地補償款糾紛調處工作組。經過工作組努力,鄉村兩級共同引導,根據村民自治條例,12月上旬,中明社區召開中下組全體村民代表大會,討論中下組土地補償款分配方案。經過討論,最終該組31戶村民,有27戶現場表決同意並簽名,符合法律程序,分配方案表決通過。方案經公示後,即可發放土地補償款,至此長達6年的土地補償款糾紛得到圓滿化解。

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社會矛盾也日益複雜,隨之而來的是信訪案件不斷髮生,如何使“楓橋經驗”落地生根,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矛盾不上交,就地化解”,盧村鄉分管副鄉長周基勝說:“要進一步大力宣傳‘溫暖星期一’這一為民服務的信訪工作制度,把平臺搭建好,讓群眾有利益表達的途徑,而且包村幹部必須進一步沉下身子,到聯繫村(社區)開門接訪。”他還說,“溫暖星期一”使得很多現場能解決的問題現場得到了解決,現場不能解決的,包村幹部梳理情況後報鄉綜治中心也得到了解決,針對情況特別複雜的矛盾,該鄉還成立了專項工作組,鄉黨委書記親自調度後最終獲得瞭解決。“溫暖星期一”活動開展以來,盧村鄉通過及時公開鄉包村幹部姓名、職務信息等方式,方便群眾日常聯繫,鄉村兩級幹部不推不靠、主動攬責。今年以來,盧村鄉共化解各類矛盾糾紛66起,真正做到了“矛盾化解在一線,溫暖了群眾心”。

(查未麗 董光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