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的選題是一門複雜的學問

文章的選題是一門複雜的學問


一篇文章的選題好壞往往決定了這篇文章最後的命運。一個俗不可耐的選題如何獲得期刊認可,順利見刊呢?在文章選題的時候,我們應該注意哪些內容?

1

文章選題一定要與所投刊物的辦刊宗旨、定位、風格一致

首先,每一個學術期刊都有它的辦刊宗旨、定位、個性、特色,沒有個性和特色的刊物是沒有生命力的。如果一家刊物的定位是學術類刊物,而你投給它的是工作指導性或娛樂性文章,或者是詩歌、散文、小說,那編輯看一看題目就用不著再往下看了。

所以,作者在投稿時,一定要提高投稿的自覺性。最好先找要投稿的刊物翻一翻,瞭解它開設有哪些欄目,是否刊發自己所投這類稿件。或者從網上進入該刊物的網頁,現在一般刊物都有自己的網頁,可以看看“稿約”或“投稿須知”。如果不發這類文章,而去投稿,豈不是浪費時間?

其次,期刊分專業性學術刊物和綜合性學術刊物。它們的讀者定位是不同的。一般來說,綜合性學術刊物要求選題宏觀一些,不太歡迎有過於繁瑣的數學計算、過於明細的圖表公式的文章;而專業性學術期刊,選題可以專深一些。這樣,才能做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第三,不要一稿多投,也不要一投多稿。有的作者可能是做什麼課題,課題完成後,可能會有一組文章,少則兩篇,多則四五篇。有的作者也就一股腦塞給一家刊物。編輯收到這樣的稿件會反感,會覺得你在粗製濫造,或者作者不珍惜自己的勞動成果。要知道,一種學術刊物一年一般不會刊發同一作者兩篇文章。一次投多篇文章並不會增加“命中率”。

2

選題大小要適中,不宜過大也不宜過小選一個大題目,只可能是大題小做或大題大做

大題大做不是學術期刊上一篇論文的容量所能承載的,可能要做成一篇博士論文或寫成一部書。如果大題大做還非得要做成學術期刊論文,那就只能是天馬行空,面面俱到,面面不深。如果大題小做,則只能是蜻蜓點水,泛泛而談,也會缺乏深度。

現在令學術期刊編輯頭疼的是,很多作者選題太小。題目太小,小題大做,涉獵面不寬,沒有普遍意義,價值不大。有的學科,如,文史哲,選題都比較小。相當大數量的投稿不被錄用主要原因在於選題太小。

3

選題不要湊熱鬧,也不要報冷門

首先,熱鬧的選題,寫文章的人多,可供參考的材料多,但創新的空間較小。如果沒有新意、沒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就不要跟風,不要人云亦云,不要七拼八湊,不要低水平重複。

其次,每一學術期刊都希望自己刊物發表的論文有良好的社會反響。現在學術評價、學術期刊評價都比較強調引用率和轉摘率,故太冷門的選題,一般刊物都不願意發表。

4

選題不要功利性太強

論文是學者做學問連續性與階段性統一的結果,與此相聯繫,選題也應該是短期與長期的統一。不能學風浮躁,不要急功近利,不要為了寫文章而寫文章,不要為了課題結項、職稱評定、職務晉升、科研績效考核、學位答辯而去湊數。現在社會,除了“學而優則仕”外,還有“仕而優則學”、“富而優則學”,有的人發表文章,就是為了名利雙收,附庸風雅,就是要做“學者型官員”、“學者型企業家”,給自己的人生再增添一道所謂美麗的光環。

選題要依據自己的知識積累、興趣、愛好。很多大學者往往都是從一個問題(譬如博士論文的選題或者課題)深入下去的,一個選題往往是以後甚至一輩子學術研究的生長點。科研不要東一榔頭西一棒子,這樣,形成不了自己的相對固定研究領域和研究特長。

有的作者喜歡選熱門的、比較短期話題,寫一篇文章,這個問題就沒有再研究的必要和可能了,就不得不放棄,長此以往,一輩子也沒有一個屬於自己的“領地”。有一些高校教師之所以一輩子沒有大的建樹,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現在一些年輕的學人思想活躍,喜歡在學術領域中搞“圈地運動”,也反對這種搶佔山頭的做法。

5

選題要有新意

評價學術論文的標準最根本的就是要看創新程度。選題應儘量選取前人和別人沒有研究和涉獵過的課題,也就是說,選題要有創新性。當然也可以舊題新做、舊話新說,這也是一種創新。現在是信息化時代,只要進入中國學術期刊網,輸入關鍵詞檢索,相關問題的文章就都可以看到。

研究者可以利用它,學術期刊編輯更是經常查詢。研究者利用它是收集資料,編輯利用它是看投稿是否有新意,是否抄襲。只要一查詢,就會一目瞭然、心中有數。如果選題沒有創新性,只是舊題舊做、舊話舊說,低水平重複,那就只能是學術垃圾。


我司提供論文代發服務有:職稱論文發表、畢業論文發表 、教育論文發表 、醫學論文發表 、會計論文發表 、工程論文發表 、經濟論文發表等代發論文服務

我個人朋友圈會定期分享各省市評職稱論文的最新政策,職稱晉升技巧,如果您需要可加我微信或關注我司公眾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