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逆湯”回陽救逆之大方


“四逆湯”回陽救逆之大方

四逆湯、逆,有違逆之意;四逆,指四肢自指(趾)端向上逆冷,直至肘膝以上。四肢為諸陽之本,三陰三陽之脈相接於手足。一旦陽衰陰盛,少陰樞機不利,陽氣不達於四肢,則形成四肢厥逆之候。本方解四肢厥逆,使陽氣舒展而達四肢,故名四逆湯。 本方為回陽救逆的代表方劑。除四肢厥冷外,並伴神疲欲寐,下利清穀,舌淡苔白,脈微等全身虛寒證表現。

按照《傷寒論》的標準劑量,“四逆湯”是用:炙甘草30克,乾薑25克,生附子5-10克(或炮附子20-30克),六碗水,用小火煎1-1.5小時,煎成2碗,一天內服完。平時就可以按這個劑量服用

“四逆湯”對於中老年人的回陽作用很大,可常常用,但不可久久服。是藥三分毒。

“四逆湯”回陽救逆之大方

四逆湯標準配方 :

附子(制) 300g 乾薑200g 甘草(蜜炙) 300g

四逆湯的做法

以上三味,附子、甘草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時,第二次1.5小時,合併煎液,濾過。

乾薑通水蒸氣蒸鎦提取揮發油,另器保存,姜渣再加水煎煮1小時,煎液與蒸鎦分離揮發油的溶液合併,濾過,再與附子、甘草的煎液合併,濃縮至約400ml ,放冷,加乙醇1200ml,攪勻,靜置24小時,濾過,減壓濃縮成稠膏狀,加水適量稀釋,冷藏24 小時,濾過,加單糖漿300ml、防腐劑適量與上述揮發油,再加水至1000ml,攪勻,灌裝,熔封,即得。

用法與用量

口服,一次10,20ml,一日3次,或遵醫囑。

“四逆湯”回陽救逆之大方

四逆湯是用來排除體內寒邪的。寒邪排除了,才能達到身體健康的目的,才談得上養生。所以並不存在“養生的“四逆湯,只有”排病“的四逆湯,也就是說四逆湯是用來治病的不是用來”養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