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景視頻拍攝的工作流程

全景視頻拍攝的工作流程

360°全景視頻的整個拍攝錄製流程與傳統的視頻拍攝流程並沒有太大的區別。同樣從劇本的編寫開始;接著繪製相關分鏡亦或是尋找一些參考的素材;隨後對拍攝計劃進行技術點剖析,最終分析出拍攝的可行性;分析之後決定拍攝的方式、設備、地點和時間;隨後正式拍攝,拍攝完後整理素材和備份素材,並進入到後期處理環節。

由於360°全景視頻的特殊性,所以要求360°全景拍攝者自始自終都得有360°全景的思路,這才是360°全景視頻拍攝的核心關鍵。

全景視頻拍攝的工作流程

(圖為360°全景視頻拍攝錄製流程圖)

全景視頻拍攝的工作流程

劇本/腳本的研究

在我們支起全景相機之前,第一步應該弄清楚的是,究竟要拍什麼?拍攝的重點在哪裡?哪一個是不能有切縫的核心目標?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直接影響到最終成像的效果。

現階段的360°全景錄像機,由於其結構的原因,導致沒有辦法做到所有鏡頭都在同一個圓心——會導致視差(parallax)問題的出現——正是因為這個視差問題的存在,所以我們必須要去正視它,必須在拍攝前就想好劇本/腳本。而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劇本/腳本。

全景視頻拍攝的工作流程

(圖為360heros.com全景支架產品圖)

如果劇本設定要拍一片一望無際的大草原,沒有明顯的前中後景之分。三腳架所在的位置是一片雜草,光影簡單,沒有非常大的後期修補的工作量,那麼是否可以在全景相機架設完之後就可以直接開拍?

如果劇本是要拍一個熱鬧的集市場景,人來人往的畫面,是否需要考慮畫面主體以及過縫和安全距離的問題?

如果劇本要求拍一個衝浪的運動鏡頭,手持自拍杆,畫面不停抖動,甚至還有浪花打在相機鏡頭上。我們又該如何應對?

全景視頻拍攝的工作流程

(圖為GoProVR視頻截圖)

全景視頻拍攝的工作流程

準備相機與支架

在瞭解要拍什麼之後,接下來要做的就是準備全景相機和全景支架。各種各樣的全景相機均有不同的優缺點,瞭解每一種全景相機的特點,有利於提供更多全景拍攝的選擇,優化整個拍攝方案。

本刊之後會以GoPro全景相機、強氧科技第三代三目全景相機、強氧科技第三代七目3D全景相機為實例,進行三種全景相機拍攝縫合全過程的詳細介紹和講解。

全景視頻拍攝的工作流程

全景視頻拍攝的工作流程

全景視頻拍攝的工作流程

(圖為GoPro系列全景相機、強氧科技第三代三目全景相機和強氧科技第三代七目3D全景相機)

不管是什麼相機,拍攝前最重要的是要確認所有的相機參數和設置統一。包括但不限於分辨率(Resolution)、幀數率(fps)、感光度(ISO)、顏色模式、是否魚眼等等。一旦全景相機中有一臺相機拍攝設置有誤,或者與其他相機參數設置不一樣,就很可能會導致縫合的時候出現問題,嚴重的甚至導致縫合失敗變成廢片。

設置完每個相機的獨立參數之後,將相機按照編號對應全景支架編號安裝。

全景視頻拍攝的工作流程

(圖為GoPro hero 3 參數設置細節圖)

全景視頻拍攝的工作流程

準備三腳架或手持杆

準備好相機和支架之後,根據拍攝需求,將支架搭載在三腳架、手持杆、飛行器、托盤吸盤等支撐設備上。需注意,不管是什麼支持設備,都應當將全景相機組的支架鎖死,避免發生旋轉晃動的情況。因為一丁點的畫面搖晃都會對後期縫合造成影響。

全景視頻拍攝的工作流程

(圖片來源於淘寶喜樂仕Selens)

全景視頻拍攝的工作流程

開機拍攝

當全景相機、全景支架和支撐設備都準備好後,接下來就是準備開機錄製了。無論是藍牙還是WIFI的無限遙控的方式,亦或手動開機手動開始錄製的方式,都是沒有問題的。

全景視頻的錄製原則是儘可能的減少相機與相機之間開始拍攝的時間差。一方面統一的時長讓編輯素材更加的方便;另一方面全景相機的同步也是建立在時間軸大體長度一致的基礎上,如果機位與機位之間拍攝時長相差太大,同步起來就會有一定的問題。

全景視頻拍攝的工作流程

(圖為GoPro遙控器官方樣式圖)

全景視頻拍攝的工作流程

記錄同步

當全景相機(相機組)開始錄製的時候,就要進入一個同步(Sychronization)的環節。這個環節有別於傳統影視拍攝錄製——實際上傳統影視也存在同樣的環節——傳統影視使用場記板來拍出清楚的響聲以便剪接時製作聲畫同步。

全景視頻錄製的同步是指在所有視頻裡留下一個標記(Mark),這個標記可以是聲音(Sound)、閃光(Flash)或者畫面(Motion),後期縫合的時候,對所有全景視頻素材進行同步。

同步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一旦缺少這個環節,會導致畫面難以縫合及縫合效果較差。

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我們建議採用多種同步方式同時進行。

全景視頻拍攝的工作流程

(圖為場記板特寫圖)

全景視頻拍攝的工作流程

全景監看

在360全景視頻的拍攝過程中,能否做到和傳統攝影一樣的實時監看呢?

目前來說,幾乎沒有設備可以做到實時的360全景監看。以GoPro為例的全景相機,我們在拍攝錄製視頻或者進行全景測試時,使用較多的是手機App來連接(GoPro)相機進行單個的畫面監看,這種情況下可以觀看到其中一個鏡頭,能夠大體確定主體目標是否完整的出現在鏡頭裡面。這對於後期處理來講,也是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的。

360全景實時監看是如此重要,以至於本刊連載會推薦使用VR直播軟件Vahna來做實時的360全景監看方案。好處在於能夠實時看到展開的全幀圖,以及對人物移動過縫等問題的發現和修正。甚至可以在透視圖裡面直接控制主視角,觀看接近最終的體驗。同時,新版本的Vahana也支持Oculus、HTC Vive等VR眼鏡的直接輸出,方便在VR眼鏡裡面進行觀看和檢查。缺點則是工程較為複雜,成本較高,需要提前做好非常多的準備工作。

全景視頻拍攝的工作流程

(圖為Vahana實時縫合畫面)

全景視頻拍攝的工作流程

整理素材

360全景視頻拍攝錄製完畢之後,將進入後期縫合前的最後一個工作——整理視頻素材。由於360全景視頻的特殊性:素材多、體積大,所以素材整理就顯得異常重要。

360全景視頻素材的整理遵循以下幾點原則:

(1)單個場景機位的,拷貝原始素材時,按照相機編號命名。

(2)多個場景機位的,先按照場景命名,再按相機機位編號命名。

(3)整理好素材後務必做二次備份甚至多次備份。

全景視頻拍攝的工作流程

(圖為GoPro相機未整理前的素材文件夾預覽截圖)

全景視頻拍攝的工作流程

(圖為GoPro相機整理好的素材文件夾預覽截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