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聊7.18大疆創新紐約新品發佈會背後的產業佈局

細聊7.18大疆創新紐約新品發佈會背後的產業佈局

2018年7月18日,美國紐約。無人機巨頭大疆創新將召開新品發佈會,就像猜測世界盃比分一樣,每次大疆新品發佈之前都會引來無數人的猜測。而這次媒體口徑出奇一致,預測到的新品是Mavic Pro第二代。相比今年一月份發佈的Mavic Air,已經面市兩年的Mavic Pro確實也到了換代的時間點。Mavic Pro是大疆創新對於小型無人機革命性產品,可摺疊,超強參數讓這款揣進口袋的無人機火爆一時。據外媒猜測,Mavic Pro第二代擁有1200萬像素索尼IMX226 CMOS傳感器,最高f/2.8的光圈,4K 60fps,無機械快門並且最高支持32分鐘的續航。在運動模式下,最高時速也從Mavic Pro的64.8公里/小時升級到了72公里/小時。對於這款小巧的無人機來說,無論拍攝還是操控我們幾乎不可能再苛求什麼了。

細聊7.18大疆創新紐約新品發佈會背後的產業佈局

Mavic Pro(發佈會)

細聊7.18大疆創新紐約新品發佈會背後的產業佈局

Spark(發佈會)

細聊7.18大疆創新紐約新品發佈會背後的產業佈局

Mavic Air(發佈會)

2016年9月28日Mavic Pro發佈,同年11月16日Phantom 4 Pro發佈。2017年5月24日Spark發佈,2018年1月23日Mavic Air發佈,緊接著5月9日Phantom 4 ProV2.0發佈,而這個七月我們又可能迎來一款新的小型無人機。這幾年大疆創新在消費級無人機市場持續發力,對於參數及行用類型和價格的細分已經基本佈局完成。從2999元-9999元,大疆讓每個消費能力階層都擁有屬於自己的無人機。從Spark的重在樂趣,再到Phantom 4 ProV2.0擁有專業級無人機的基本特性,大疆已經在內部循環中百花齊放。Inspire系列,禪思相機雲臺系列,如影三軸穩定器系列更是讓影像拍攝中不能沒有大疆的身影。

行業應用 柳暗花明又一村

這兩年消費級Mavic Air的智能飛行拍攝,Inspire+X7貼合主流電影的製作流程,還有地面穩定的Ronin2和Ronin S這些明星產品都讓大疆在航拍及雲臺穩定領域牢牢站住腳跟。而大疆也清楚,這個市場不可能無限大。只有從無人機主體出發,細分行業應用才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細聊7.18大疆創新紐約新品發佈會背後的產業佈局

行業應用板塊截圖

農業是大疆對於細分市場探索的先頭兵,2015年發佈的MG-1農業植保機成為大疆正式開拓農用無人機市場的標誌。MG-1是基於商用無人機控制系統研發的產品,八軸,荷載10KG。每小時作業量可以達到40-60畝,效率是人工噴灑的40倍。能自主設置航點,規劃作業區域,識別障礙物同時還能自動作業。讓農業植保用上高科技的同時,降低了使用難度。有了技術支持,找到很好的切入點讓大疆搭著“智慧農業”的春風得吃得喝。

細聊7.18大疆創新紐約新品發佈會背後的產業佈局

MG-1農業植保機在江西九江作業

大疆創新還聯合南方電網進行無人機電力巡檢,同時在安防,急救,運輸,建築,新聞直播,測繪等領域持續優化自己的產品。在藍海市場,不斷投下“重磅炸彈”。

黑飛不斷 中國市場何去何從

黑飛不斷,監管困難,解鎖禁飛區的方式是一山更比一山強。“成都雙流”,“重慶事件”。經過媒體發酵這些黑飛事件矛頭都指向了大疆,哪怕實查後兩個事件的主要飛行器是固定翼。樹大招風的大疆創新從2015年開始就和民航局溝通,並設計限飛區保證航空安全。

細聊7.18大疆創新紐約新品發佈會背後的產業佈局

大疆創新官網中北方各地限飛區域

細聊7.18大疆創新紐約新品發佈會背後的產業佈局

大疆創新官網中南方各地限飛區域

大疆在關鍵區域設置的限飛區,很大程度上保證了航空以及無人機的飛行安全。並且對成都雙流機場黑飛事件,懸賞100萬元收集線索。這些都證明了大疆希望從自身做起,規範無人機安全飛行市場。但身為一個常年居住北京的無人機發燒友,我對於北京的限飛有苦難言。雖然北京六環以外,風景秀麗。但如果想拍攝美景還需要長途跋涉,而且在北京進行航拍你就幾乎告別一些城市感覺的景色了。大疆的限飛區規避了一些重大黑飛事件的發生,可以有效控制自己龐大的消費級無人機飛行安全。但我覺得,有效的疏導和政策的規範才是安全飛行的未來。大市場帶來的大問題,不能只靠一家公司完成,也不能只用限飛一種方式完成。除了商業應用,航拍更多給用戶帶來的是新鮮的樂趣,切勿讓樂趣遠去。

細聊7.18大疆創新紐約新品發佈會背後的產業佈局

DJI Inspire+X7拍攝於密雲

細聊7.18大疆創新紐約新品發佈會背後的產業佈局

DJI Inspire+X7拍攝於密雲

大疆傳媒 站在內容生產的制高點

細聊7.18大疆創新紐約新品發佈會背後的產業佈局

大疆傳媒是大疆創新旗下的全資子公司,打開官網首頁我們可以看到琳琅滿目的電影海報。在導航欄中有航拍服務,最美中國,定製設備和航拍培訓等選項。在我看來,大疆傳媒的創立初衷像是一個“衍生產品”。有了無人機領域的地位,自然在航拍內容生產端也要佔據一席之地。而中國首部VR全景航拍紀錄片《最美中國》,則是最讓這家公司津津樂道的作品了,確實用航拍和VR的視角去拍攝紀錄片本來就是一次創新。不僅是對設備的創新,更是對應用層面的嚴苛考驗,這個工作由集廠商和內容創作者於一體的大疆傳媒來完成再合適不過了。我在去年10月份也採訪到了大疆傳媒CEO喬巖,他把自己定位為內容創作者,導演出身的他對於航拍創作十分專注,對於規範專業航拍市場信心滿滿。也許是因為定位專業視頻創作市場,大疆創新的Ronin2也進入到了大疆傳媒的“管轄範圍”,他們為Ronin2提供技術服務。進入電影行業,大疆傳媒憑藉資源不斷向劇組推進Ronin2的使用。有了不錯的內容生產和“天(無人機航拍)地(RONIN2)一體”的應用推廣,大疆傳媒在航拍培訓上的助力更是讓自己充實圓滿。系統的課程設置,大疆的強力背書,結業時的慧飛UTC合格證,都讓大疆傳媒在這項業務上如魚得水。

2017年的世界無人機發展大會上,大疆創新副總裁徐華濱發佈了“從娛樂到生產力,無人機未來發展趨勢”的講話。從最初的人人享受無人機樂趣,再到成為生產力工具,也讓大家看到了無人機大佬的發展方向。引用大疆官網的slogan——未來無所不能,希望我們的未來科技相伴,創新隨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