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怒波:在下一個四十年,企業家的人生還有精彩的機會嗎?

黄怒波:在下一个四十年,企业家的人生还有精彩的机会吗?

7月,中信出版集團出版了《百歲人生:長壽時代的工作與生活》中文版。企業家黃怒波讀後感觸頗深,主動請纓撰寫書評,他認為,百歲人生意味著自己和中國企業家將迎來一個更加精彩的時代。

黄怒波:在下一个四十年,企业家的人生还有精彩的机会吗?

黃怒波(北京中坤投資集團創始人、董事長)

最近,在改革開放四十年的回顧與紀念之時,企業家群體都自覺不自覺地進入了一種人生的總結模式。每個人都必須面對這些問題:我是怎麼活過來的,我活得有意義嗎?以及,在新經濟、新時代到來之際,我會被“清零”嗎?在下一個四十年,我的人生還有精彩的機會嗎?

《百歲人生》這本書做了一切的解答。

第一,它指出,“這次不一樣了”,它要求我們從根本上“重新設計人生”。這個觀點是對的。當我們有了百歲人生的可能性時,企業家重新出發,肯定是這個社會進步的重大動力。要知道:在上一個四十年,中國民營企業是中國社會進步的積極推動者。

2017年私營企業累計登記有334萬戶;註冊資本為42146億元;從業人員達到4714萬人;總產值達到20173億元;實現的社會消費品零售額10603億元;出口創匯企業74443戶,出口創匯1749.68億。提出這些驚人的數據,不是想向社會和時代邀功請賞,而是想表明:企業家精神是一個積累和不斷增值的社會資產。我們這一代人,如果能在進入百歲人生的模式時,繼續保有破壞性創新的人生重新設計,將是中國社會繼續完善和進步的重大動力。活得更久,就意味著創造的更多。這是《百歲人生》給這一代企業家的提出的要求。

第二,這一代企業家,是中國改革開放的歷史中出現的新階層,是“新人”,他們促進了中國社會的過渡和轉變。《百歲人生》指出,“過渡會成為常態”,這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論點。

在改革開放四十年之際,企業家們都面臨著一個嶄新的“過渡”階段,“我們是誰”和“我們將變成什麼”,是不可迴避的終極問題。在感嘆企業家的四十年的精彩人生後,你是要在牆上掛上一幅“英雄到老終歸佛,名將還山不言兵”的條幅呢,還是要意識到:你將有一個“百歲人生”,因而,你也將有一個新的“成佛”、“名將”之可能。在這個意義上,《百歲人生》指出,我們要“獲取新知識,探索新的思維方式,從不同的角度看待世界”。這是個好主意。

當意識到我們能有一個“百歲人生”的時候,就應該立刻想到:我們的日子必將面臨著多種不確定性。而企業家們生存的模式就是要挑戰這種不確定性和過渡的風險與刺激。反過來說,這樣的“百歲人生”是好玩的,是可遇不可求的。所以,讓我們珍惜這種成為“常態”的人生“過渡”。

第三,中國的民營企業家,更像是“池塘裡的泥鰍”,是攪局者。他們的命運是夜不能寐,以命相搏,註定不是能躍龍門的“鯉魚”。從被動的意義上講,這是《百歲人生》提出的“溫迪妮的詛咒”所致。今天不努力,明天就會被市場淘汰、被競爭撕碎。那時,人生結局註定:你要麼跳樓,要麼坐牢。

從積極的一面,企業家們用不斷的涅槃和西西弗斯似的生存方式,來規劃了自己的、群體的存在方式。這就是,永遠保有創新的精神和挑戰的衝動。這是一種積極的破解“溫蒂妮的詛咒”的“百歲人生”態度。

在我們將要掀開下一個四十年的首頁的時候,我看到了在一個更加輝煌的時代生存和挑戰的重大意義。作為一個登山者,作為一個三次登頂珠峰,完成了全球七大洲的高峰登頂和徒步到達南、北極點的人士,我相信和提倡“登頂是為了活著回來,而不是征服”這一信念。也促使我從另一面來解讀這本書的意義:活著不是為了“活著”,而是為了生命的不斷更新和創造。我想,這就是這本書指出的百歲人生的生命意義。

現在,《百歲人生》已經是我的案頭之書了。夜深人靜之時,我會把它作為當天的最後的一次閱讀功課,然後帶著滿足和欣慰進入夢鄉。因為我知道,有可能,我會有一個百歲人生。那麼,也就意味著我還有再一次精彩的可能性。這使我感受到了人生的踏實,生存的意義和命運的可期待性。

好吧,在明天朝陽升起之時,我們去迎接那新的精彩的百歲人生吧。

黄怒波:在下一个四十年,企业家的人生还有精彩的机会吗?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美好家園》12月刊

文丨黃怒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