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歲的金士傑再登杭州大劇院

都市快報記者 高華榮 攝影 毛若皓

67岁的金士杰再登杭州大剧院

“你剛才看到金士傑了嗎?”“金士傑是誰?”“就是老是演配角的那個,不知道他來杭州做什麼。”“我搜到了,他來演話劇哎!”週四,有朋友從臺北回到杭州,在飛機擺渡車上聽到了這段對話。金士傑要演出的,正是話劇《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早早就被告知,這是杭州大劇院2019年的“開門紅”——昨天和今天兩天演出,票賣得超好。這也讓杭州資深的演出業內人士有點困惑,畢竟這也不是新劇了。《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首演於2011年,去年(2018年)12月,劇組在上海的上劇場慶祝了滿250場的紀念。

上次金世傑和卜學亮搭檔來杭州大劇院,演的是《步步驚笑》,時間是2014年。昨晚在現場,看到金士傑的待遇根本不亞於流量明星。謝幕時,觀眾席上傳來了“金寶!金寶”此起彼伏的歡呼。這是臺灣戲劇圈同仁對金士傑的暱稱。

從《繡春刀》之後被影視劇觀眾貼上“老戲骨”標籤的金士傑,一直被戲劇圈的粉絲們惦記著,因為《暗戀桃花源》。從1986年首演到2006年,金士傑一直在演“江濱柳”一角。這兩年金士傑拍影視劇比較多,現在算是“迴歸”舞臺劇了。今年重新開啟巡演《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去年烏鎮戲劇節上,金士傑和他聯合創立的臺灣蘭陵劇坊演出了他們首演於1983年的作品《演員的實驗室》。這盤“回鍋肉”非但沒有被觀眾嫌棄,還贏得了劇評人“烏鎮戲劇節最好哭劇目”的點評。“我們今年也非常非常想引進這部戲的。”杭州演出公司的負責人告訴我,“但是檔期實在沒有了。”

《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改編自20世紀90年代的暢銷書《相約星期二》:體育專欄作家米奇畢業16年後,在電視裡發現自己當年的老師莫利教授成了“漸凍人”,生命只剩下幾個月的時間。在師徒相約的最後時光裡,莫利教授將自己對生活的經驗和感悟,再度傳授給了當年的學生。他們約定每個星期二“上課”,總共上了14個星期,莫利教授最終告別了這個人世。

金士傑飾演莫利教授,綜藝節目出身的卜學亮扮演米奇,整場戲異常“乾淨”,舞臺上只有兩個演員加幾個層層疊疊的鏡框、一個圓弧走道,以及簡單的桌椅、輪椅、病床、鋼琴。兩位演員的表演成為了最大的支撐點,特別是金士傑,要依靠非常細節化的表演,表演出漸凍人的感覺,他在之前採訪裡,稱之為“皮肉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