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百萬年薪加別墅要挖走的院士曾落選,回母校竟被門衛擋在門外

在所有湖南人中,現年86歲的馬克儉院士是在貴州大學工作時間最長的一位。

民企百萬年薪加別墅要挖走的院士曾落選,回母校竟被門衛擋在門外

作為一個岳陽人,他這輩子在家鄉榮家灣待了不到十年的時間,而在貴州待了60多年。

年少的時候,他曾在貴陽上過三年初中;大學畢業後,他前往貴州工作,一留就是60年。

他從出生開始,一路走來,既是不幸的,又是幸運的。

不幸的是,他3歲的時候,就失去了母親;幸運的是,他被外婆和舅舅家養大。

不幸的是,他童年的時候,由於戰火不斷、家園不寧而逃離他鄉;幸運的是,他頑強地活了下來。

不幸的是,他讀小學、初中的時候,教室外的世界不平靜;幸運的是,他上了好中學。

不幸的是,他從小過了不少苦日子;幸運的是,他初中畢業後就當老師教書,有了份工作。

苦的歲月,是窮孩子嘗過的滋味之一。

他小時候為了生計,曾到街頭當報童,賣過報紙。

為了有書讀,他進了有飯吃、免費讀的難民兒童教養院接受啟蒙教育。

為了改變命運,他當了兩年小學教師後,毅然選擇繼續學習文化知識,考上家鄉岳陽的高中。

為了把書念下去,他經常從住處走幾十里路到學校,連走幾個小時都不嫌累。

不幸的是,他比別人擁有更艱辛的求學歷程;幸運的是,他考上了湖大土木系王牌專業。

民企百萬年薪加別墅要挖走的院士曾落選,回母校竟被門衛擋在門外

大學畢業後,他去了貴州,這個他生命中曾經路過並熟悉的地方。

在貴州高校工作幾十年,他為自己的事業奮鬥了幾十年。

困難的時候,別人放棄了,他卻一直堅持下來。

在他40多歲時,他從工民建專業建築結構課程教師一頭扎進了建築空間結構領域研究。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他相信“勤能補拙”,把工作當成生活,終於在專業上闖出一番天地。

卓有建樹的他,在有限的時間內,把一張張紙圖紙轉化為現實中的一棟棟標誌性建築。

民企百萬年薪加別墅要挖走的院士曾落選,回母校竟被門衛擋在門外

他豐碩的成果,廣泛應用在全國各地的城市高樓、橋樑上。

他創新研發的新型空間結構體系在建築工程界大放異彩。

在混凝土網格式框架牆結構應用中,他突破傳統進行大膽革新,創建了運用分層分段澆製石膏和混凝土的新工藝,成功實現工業固體磷廢渣資源化,這一成果被媒體譽為“馬氏石膏房”。

事業成功的他,很快贏得了業內同行們的充分認可。

先是有南方某高校力邀他去擔任系主任,被他以“不願離開熟悉之地”這類理由婉拒。

後來又是沿海地區某民營企業對他許以高薪意欲“挖走”他,甚至承諾給他“百萬年薪外加一棟別墅”的優厚條件聘請他,也被他推卻。

按他的原話,在貴州,他熟悉這裡而不願離開,理由是“工資雖少,但幹得快活。”

這樣一位為貴州建築工程科技界做了傑出貢獻的教授,在2003年卻以一票之差落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民企百萬年薪加別墅要挖走的院士曾落選,回母校竟被門衛擋在門外

隨後幾年,他沒有止步,繼續前行,再創佳績,先後發明了“大跨度新型張弦空間桁架結構”、“大跨度短撐杆新型張弦桁架結構”等六種預應力鋼網格體系,並越來越多地應用於新型大跨度屋蓋結構建造中。

榮譽總是厚愛有突出貢獻的人,學術皇冠總有一天要戴在科研王者的頭上。2007年,他終於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成為新中國成立後貴州省第一位在本省工作的工程院院士。

當選院士後的第二年,他被母校湖大聘為客座教授、博導和雙聘院士。

民企百萬年薪加別墅要挖走的院士曾落選,回母校竟被門衛擋在門外

經常來長沙講學的時候,他站在嶽麓山下的千年學府,距離自己的老家岳陽僅有100多公里。

2012年的一天,他隨同一個岳陽籍的研究生開車直奔岳陽,不是去岳陽縣老家,而是去市區的岳陽市一中,這所他曾經就讀的高中。

民企百萬年薪加別墅要挖走的院士曾落選,回母校竟被門衛擋在門外

他們的車開到岳陽後,連岳陽樓都沒去,直接趕到母校大門口。

學校大概一般不接受陌生人的來訪。

傳達室一個門衛見到一輛不明來歷的車要開進來,習慣性地有禮貌攔住。

馬院士搖下車窗,溫和地告訴門衛:他是從這個學校畢業的老校友,想進去看看。

門衛拒絕了他,說是不行。

好在車內的學生趕緊提醒老師亮出證件,馬院士這才從包裡搜出院士證件給對方查看。

民企百萬年薪加別墅要挖走的院士曾落選,回母校竟被門衛擋在門外

門衛見狀,看了一眼就“識貨”,匆忙“識相”般去打電話向領導彙報。

沒多久功夫,學校的主要領導專程迎過來,一連幾聲熱情喊著“歡迎老校友!”

據馬院士後來自己說,第二年也就是2013年是母校校慶110週年,校方特意邀請他去參加慶典。

學有所成,術有專攻,業有大作,馬克儉院士無疑是幸運的。

這種幸運,是他自己努力爭取到的,也是他自己用聰明才智和時間、汗水創造出來的。

——END——


1、這個姓很孤獨:全國只有一個人姓,跟廚房某物同名,連家人都不姓

2、26歲,這個科學家當選院士,創造歷史!

3、這工作只招25歲以下的人,37歲的他應聘成功,成就北京第九景

4、繼吳昌碩之後,中國畫牡丹最佳,徐悲鴻和齊白石兩大師都給他站臺

5、中國有幾個武當山?多到你沒全部去過!

6、厲害:袁隆平3子都事業有成,博士兒子接班學農,博導兒媳不簡單

7、奇人:他只讀初中,19歲寫成國內第一本專業教材,20歲當教授

8、全世界軍銜最高的將軍科學家:他是中國院士中唯一的一位上將

9、湖南一個鎮了不起:曾有3所大學,當地成就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10、這位華人60歲開飛機,幫丈夫拿諾貝爾獎,是世界最大科學組織主席


1、馬克儉“用最少的錢蓋最好的房子”-文/彭新華-《湘潮》

2、馬克儉-文/陸青劍-《當代貴州》影響力雜誌2010年第1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