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綿演講吳克群:要多少次暗夜哭泣,你方能面對生命中的難?

我有一個大學同學,她是一個風輕雲淡,凡事都能看得開,而且幽默細胞極其豐富的樂天派。她遇事超級淡定,就連體檢測心電圖,醫生給出的結論也是“心率過緩”。她酷愛排球運動,作為校排球隊的主力選手,代表學校參加了多次省級大型賽事。為了排球,逃過無數次課,甚至有一次聽說要點名,讓在教室的室友幫忙播放她錄好的音,結果立馬穿幫,成為點名史上的一段佳話。她掛過無數門考試,可是當她談論起她的辦公室補考經歷,仍然像是在說一個笑話,她說:我一個人在辦公室寫試卷,然後無聊,還燒了一壺水。

海綿演講吳克群:要多少次暗夜哭泣,你方能面對生命中的難?

幾個月前,我們成為了今年820萬高校畢業生的一分子。六月底,面臨被學校趕出宿舍的危險,被迫無奈,先找了一份輔導班老師的工作。之所以選擇這份工作,完全是因為,有住宿的地方。但後來我們發現,我們根本不適合當老師,不僅因為我們沒有經驗、沒有人教我們,最重要的是,我們無法成為人們傳統思想中那種“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的偉大形象,我們完全是站在現實的面前,被徹底擊敗的小丑。於是我們離開了那裡,騎上小電驢,開始追尋以後的人生。

海綿演講吳克群:要多少次暗夜哭泣,你方能面對生命中的難?

我們在那段時間裡,經常去一家小餐館吃飯。那是一對老夫妻開的店,不僅廚藝很溜,價格也很美麗。在那裡,我們經常談論關於以後的事。她說她一定要去上海,就算是死也要死在上海。我覺得這太瘋狂,為什麼人會有這樣篤定的信念。直到她和我談論起她的家庭以及她悲慘的童年生活。那時我才真正明白,選擇遠方,是為了逃離一些人和事。

海綿演講吳克群:要多少次暗夜哭泣,你方能面對生命中的難?

她和她父親的關係是童年回憶中最黑暗的部分。一個暴戾的男人,不喜歡講什麼道理,解決問題的方式簡單粗暴,不聽話,那就打。她的敘述裡,很大一部分都讓人覺得血淋淋的。皮帶、黑屋、暴雨、髒話、傷痕、罰跪...這些詞語充斥在她的童年記憶中,如果這記憶有顏色,我相信,那一定是灰色的。她說:每個人在本質上,都是憂傷的。

海綿演講吳克群:要多少次暗夜哭泣,你方能面對生命中的難?

看著坐在我對面的這個陽光、積極、樂觀的同學,聽著她的敘述,我逐漸明白:一個人表面有多平淡,內心就有多憂傷。她懂的太多,她顧及的也太多,她深知難過、焦慮、痛苦、難受、悲傷到底是何種感受,所以她選擇戴上樂天派的面具,為了讓周圍陷入痛苦的人或者和她有類似的過往的人,能夠暫時忘卻煩惱,並希望用她的快樂,感染身邊每一個人。

海綿演講吳克群:要多少次暗夜哭泣,你方能面對生命中的難?

我很喜歡李誕和大張偉這兩個能巴拉巴拉說個不停的人。李誕給人的感覺是,他太真實但他又太不真實。他說:我上綜藝不為別的,我就為了錢。他還說:我不做自己,要我做自己,我寧願去死。我從未見過這樣直接說出自己想法的人,毫不掩飾,不管別人怎麼想,實在太真實。但他在《吐槽大會》上的嬉笑怒罵,口吐蓮花,彷彿是換了一個靈魂,任人調侃。曾經李誕是一個完完全全的文藝青年,他對這個世界深惡痛絕,他曾整夜整夜不睡覺,喝酒,思考以後的人生。後來他選擇放下了,或者說,他選擇偽裝起自己,走進脫口秀世界,也就得到了解脫。

海綿演講吳克群:要多少次暗夜哭泣,你方能面對生命中的難?

大張偉也是這種為大家帶來快樂但內心佈滿傷痕的人。他在《幻樂之城》節目裡,大方承認:我不是什麼深刻的人。這句話讓許多粉絲動容:你嘴上說著不深刻,其實,你比誰都深刻。周國平在《周國平人生哲思錄》中寫:博大的深刻不避膚淺。走出深刻,這也是一種超脫。私下不出門、以書為伴都足以這證明他骨子裡是安靜的人,並不像他的歌那樣鬧騰。一曲《陽光彩虹小白馬》在火遍抖音,有多少人聽了這首歌之後,從絕望中被拉起,從痛苦中得到了救援,從悲傷中獲得了釋放?

海綿演講吳克群:要多少次暗夜哭泣,你方能面對生命中的難?

吳克群在演講中說到:喜劇的內核是悲劇。就像我朋友說的那樣:每個人在本質上,都是憂傷的。你表面上有多少次微笑前行,內心就有多少次淚流滿面。臉就像是屏幕,劃多了總會有傷痕,那你不如學著去面對,讓傷痕變成一道溫柔的微笑。

海綿演講吳克群:要多少次暗夜哭泣,你方能面對生命中的難?

世界以痛吻我,我卻要回報以歌。受過傷又如何,我,能夠,“笑出強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