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是种大自在》——被我们忽视的沉默

《孤独是种大自在》——被我们忽视的沉默

林清玄林老在书中写道:“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常常被人当做夸赞的话,表面上是赞扬“一鸣”的惊人,实质上却在阐释沉默的“不鸣”所蕴含的深厚,所谓“每鸣必有所指”的意思。

看到此处,没有继续看下去,合上书想了想,似乎自己以往在看到这句话,或是写下这句话时,所有的关注点,都放在了“一鸣惊人”上,似乎那一种出乎所有人预料,惊动于世的景象,让人有一种大快人心的感觉,至于前半句的“不鸣则已”,当真只是顺带着写写而已,从未去思考过它的含义,从未去想过这两句话之间的因果关系。

在这个做什么都快的时代,似乎这样的沉默和积淀在一点一滴的被摒弃,因为耗时太长,因为很容易不为人所知。于是乎,我们学会了还未行动,便先大肆传扬造势,有所斩获时,便开始向众人展示着自己的成功,分享着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但,事事变化瞬息万千,在我们一味地只顾“跑得快”的过程中,我们可能忽视了隐患,可能忽视了小结和改进,可能忽视了一切潜在的不利因素,最重要的,可能忽视了在这个过程中,自己应该得到的提升。

《孤独是种大自在》——被我们忽视的沉默

我们太需要做出一些成绩了,因为成绩的获得,意味着别人的赞赏、内心的成就感、自我价值的体现都会随之而来。但是,我们忘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道理;我们忘了“若非一番寒彻骨,焉得梅花扑鼻香”的艰辛;我们忘了“沉浸浓郁,含英咀华”的境界。我们太看重得与失,名与利了,忘记了“跑得快”不等于“跑得远”。

近一年多来,自己一直沉浸在各级别的竞赛之中,脑子里想的都是如何在下一场表现得更加优异,但是,却从未认认真真在一场竞赛之后,好好静下心来分析自己的得与失,从未总结过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反倒是一次次的侥幸晋级,让自己误以为自己很厉害,实则只是个华而不实的人。职业中所有领域的业务技能,每一样都不差,但是没有一样是精通的,似是而非的结果,往往就是时而信心百倍,时而自我怀疑。

《孤独是种大自在》——被我们忽视的沉默

期待着未来有那么一天,自己能成为那个“一鸣惊人”的人,所以,从现在开始,要学会“不鸣则已”,少一些废话,多一些学习;少一些浮躁,多一些沉淀;少一些自负,多一些谦逊。未来不知道是否可期,但至少自己会喜欢这个“不鸣则已”,在沉默中奋进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