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 紀念餃子的發明人醫聖張仲景 走進南陽醫聖祠

冬至 紀念餃子的發明人醫聖張仲景 走進南陽醫聖祠

12月22日,冬至,民間有吃餃子的習俗。

冬至 紀念餃子的發明人醫聖張仲景 走進南陽醫聖祠

相傳,餃子是醫聖張仲景發明的。醫聖故里河南南陽,每年冬至,民眾會自發組織紀念醫聖張仲景。

冬至 紀念餃子的發明人醫聖張仲景 走進南陽醫聖祠
冬至 紀念餃子的發明人醫聖張仲景 走進南陽醫聖祠

東漢末年的醫聖張仲景是中國醫學史上很重要的人物。他醫術高明,不管什麼病他都能手到病除。人們都稱他為“神醫”。

冬至 紀念餃子的發明人醫聖張仲景 走進南陽醫聖祠

有一年冬天的時候,張仲景從外地行醫歸來,一路上看見了很多窮苦百姓因為缺少棉衣,身上、臉上特別是耳朵都生了凍瘡。有的人甚至耳朵都變黑,潰爛了。張仲景看到這種情況,感民生之艱,非常痛心。

冬至 紀念餃子的發明人醫聖張仲景 走進南陽醫聖祠

一到家,張仲景就立馬和他的弟子們,一起在空地上搭了個棚子,支上大鍋,裡面放了些羊肉、辣椒、姜、胡椒、茴香和皂角等驅寒藥材一起放進鍋裡熬。熬好後撈起來打碎,再用麵餅做成的很薄的那種麵皮包成耳朵的形狀下鍋煮。張仲景叫它“祛寒嬌耳湯”。

冬至 紀念餃子的發明人醫聖張仲景 走進南陽醫聖祠

冬至那天,棚子周圍擠滿了人。張仲景和他的弟子們,給每人一碗祛寒湯、兩個嬌耳。說來也怪,人們喝了祛寒湯,吃了嬌耳後,覺得雙耳發熱全身暖哄哄的。不到半個月耳朵就全好了。

冬至 紀念餃子的發明人醫聖張仲景 走進南陽醫聖祠

後來每到冬至這天,人們就仿照嬌耳的樣子包餃子吃。一方面人們說是吃了冬至的餃子就不會凍耳朵了,另一方面這也是為了紀念醫聖張仲景的善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