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興號”項目獲第五屆中國工業大獎,看看它如何誕生髮展的


復興號動車組列車,是中國標準動車組的中文命名,由中國鐵路總公司牽頭組織研製、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的動車組列車。英文代號為CR,高於CRH系列。三個級別為CR400/300/200,數字表示最高時速,而持續時速分別對應350、250和160,適應於高速鐵路、快速鐵路、城際鐵路。

2017年7月27日,中國鐵路總公司安排“復興號”在京滬高鐵開展時速350公里體驗運營,共計300餘人參加了此次活動。圖為復興號中國標準動車組

2018年12月9日,“復興號”中國標準動車組項目獲第五屆中國工業大獎。12月24日,時速350公里17輛長編組、時速250公里8輛編組、時速160公里動力集中等多款“復興號”新型動車組首次公開亮相。

復興號由中國鐵路總公司主導,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技術牽頭,中國中車旗下四方股份、長客股份、唐車公司及相關企業設計製造,西安交大、北京交大、中國科學院等高校科研單位技術支持,針對中國高鐵運營特點,制定中國標準。歷經3年研製,全面採用自動化設計,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的中國標準動車組。

復興號試驗速度可達時速400公里及以上,與“和諧號”相比,復興號設計壽命更長,車內隨時充電、連WiFi。最關鍵的是,票價不變。“復興號”CR400系列動車組的成功研製和投入運用,對於中國全面系統掌握高鐵核心技術、加快高鐵“走出去”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2018年2月2日,浙江寧波開往上海虹橋的“復興號”高鐵,乘客合影留念。

2017年6月25日,中國標準動車組被正式命名為“復興號”,於26日在京滬高鐵正式雙向首發。一個形似“飛龍”,一個神似“金鳳”,分別擔當G123次和G124次高速列車。它們共同迎來了一個時代:中國標準動車組時代。

2017年7月27日,中國鐵路總公司安排“復興號”在京滬高鐵開展時速350公里體驗運營,通過全面系統的科學論證和綜合評估,一致認為,京滬高鐵滿足按設計速度350公里/小時運營要求。

2017年8月21日起,“復興號”動車組列車將擴大開行範圍,京津冀地區首次安排開行22.5對“復興號”動車組列車,通達北京南、天津、北京西、石家莊等10個車站。

英文代號是如何命名的,2017年1月3日,國家鐵路局正式向四方和長客頒發了中國標準動車組“型號合格證”和“製造許可證”。中國標準動車組也正式獲得型號命名。

其中四方生產的“藍海豚”命名為CR400AF,長客生產的“金鳳凰”被命名為CR400BF,正式摒棄CRH的命名序列。原有的CRH序列名稱將不再用於中國標準動車組,但是否繼續保留和諧號名稱用於後續新車型,則暫無明確的官方消息。

2018年7月1日,北京動車段南所,G7次長編組“復興號”列車準備駛向北京南站。列車員閆蘭芳給9車廂座位上插上國旗。

該車有“CR400AF”和“CR400BF”兩種型號。 字母:CR是China Railway的縮寫,即中國鐵路; “A”和“B”為企業標識代碼,代表生產廠家,A代表藍海豚配色、B代表金鳳凰配色;F為技術類型代碼,表示動力分散式機車,區別於:“J”代表動力集中電動車組,“N”代表動力集中內燃動車組。

圖為2017年9月21日,南京,一列“復興號”動車組駛離南京南站。

新命名規則在2016年11月底由鐵總黨組會議確定,未來中國動車組將採用CR400/300/200命名,分別對應160、250和350三種持續時速等級,數字代表最高時速,例如,400代表最高速度可達400km/h及以上,持續運行速度為350km/h。

三種時速滿足不同的市場需求,中國高速鐵路主要是時速350、250兩種,中國快速鐵路是時速200和160兩種。三種時速列車可以滿足這四種時速需求,CR200可以兼容快速鐵路兩種時速。

“復興號”已有“CR400AF”和“CR400BF”兩種型號。中國鐵路總公司表示,今後還將根據運輸市場需求,逐步研發CR300和CR200系列的中國標準動車組。 鐵總負責人表示,未來還將在“復興號”中國標準動車組平臺基礎上圍繞安全、經濟、舒適、節能、人性化等方面持續開展科技創新,研製不同速度等級、適應不同環境需求的自主化、標準化動車組系列產品。

復興號”是中國鐵路總公司組織國內企業、高校和科研機構,按照時速350公里運營研發製造的中國標準動車組,集成了大量現代高新技術,其安全性、經濟性、舒適性以及節能環保等性能有較大提升。“復興號”構建了體系完整、結構合理、先進科學的技術標準體系,涵蓋了動車組基礎通用、車體、走行裝置、司機室佈置及設備、牽引電氣、制動及供風、列車網絡標準、運用維修等10多個方面,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大量採用中國國家標準、行業標準、中國鐵路總公司企業標準等技術標準,同時採用了一批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具有良好的兼容性能,在254項重要標準中,中國標準佔8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