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減排成效在聯合國氣候大會獲多方點贊

第二十四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正在波蘭城市卡托維茲舉行。會議期間多位與會者表示,中國近年來應對氣候變化的努力和成效令人矚目,對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在2009年哥本哈根氣候大會上,中國提出到2020年單位GDP(國內生產總值)的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到2017年年底,中國已經提前三年超額完成這一目標,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了46%。

“中國已經提前3年完成了2020年的相關減排目標,中國在實現自身氣候目標的投入上讓人印象深刻。”第七十三屆聯合國大會主席埃斯皮諾薩(Maria Fernanda Espinosa)表示,“我相信中國的做法對很多國家都有啟發意義,更重要的是中國增強了人們對節能減排、控制氣候變化這一目標的信心。在氣候變化帶來的危機面前,在有些人依然對氣候變化無動於衷的時候,信心和責任尤為重要。”

“各方對於中國在全球氣候治理領域都寄予厚望。”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C)秘書處促進性對話(Talanoa Dialogue)團隊負責人克勞迪奧·福爾內向中新社記者表示,中國給氣候談判進程帶來大量正面推動力。他表示,中國政府大力推動節能減排不是為了作出一種姿態,而是基於推動自身發展模式向綠色轉型出發的。

自然資源保護協會中國項目能源、環境與氣候變化高級顧問楊富強表示,從2013年以來,中國減少煤炭消費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二氧化碳排放進入一個平臺波動期,5年排放增量幾乎為零,這表明中國的經濟發展正從高汙染、高碳排放、高投入、低效率的階段進入綠色、低碳、高質量的可持續發展階段。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氣候變化項目高級項目幹事哈格爾貝格(Niklas Hagelberg)向記者表示,中國在減排方面已經展現出巨大的進展,正走在世界的最前沿。他以電動汽車為例指出,中國的電動汽車擁有量佔世界所有電動汽車總量的一半,同時中國在可再生能源領域也是一個巨大的市場參與者。

在扮演減排“模範生”的同時,中國也將應對氣候變化的治理經驗分享給其他發展中國家。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C)秘書處執行秘書帕特里夏·埃斯皮諾薩(Patricia Espinosa)告訴記者,中國在氣候領域的巨大努力正在獲得越來越廣泛的認可:中國正在採取行動降低其自身的碳排放,並且在清潔技術領域甚至正在扮演全球領先者的角色。在此期間,中國還向世界不同國家分享其在節能減排領域的成功經驗。“我尤其要特別感謝中國領導層在制定未來若干年發展議程時,針對推進可持續發展和應對氣候變化展現了明確的決心和願景。”

代表發展中國家利益的第三世界網絡(Third World Network)氣候變化項目高級法律顧問、協調員米納克希·拉曼(Meenakshi Raman)向中新社記者表示,中國正在推動更多建設水壩的項目以幫助各個發展中國家解決能源短缺問題,“中國不僅僅降低了中國自身的排放量,還將這一經驗通過南南合作等途徑分享給其他發展中國家,這對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意義很大。”(記者 陳溯 彭大偉)


分享到:


相關文章: